Loading AI tools
中國古代藥學著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草綱目》是一部集中國16世紀以前本草學大成的著作,明代萬曆六年(1578年)定稿,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為醫學家、藥學家和博物學家李時珍。此著收錄於《四庫全書》,為子部醫家類。
《本草綱目》從完稿至刻印歷十餘年。李時珍到過蘄州、黃州和武昌,但沒書商願意承印。1579年,他前去南京六部直隸(簡稱南直隸、南京)尋求出版,但未獲成功。1590年,在獲得南京藏書家兼出版商胡承龍的贊助,得以刻印。然而,李時珍未及三年便卒於家,未能看到自己的著作問世。[1]
李時珍花費27年時間完成《本草綱目》,歷經三次改寫,至萬曆六年(1578年)定本。為了編纂《本草綱目》,李時珍參考800多種書籍,[2]多次去各地實地考察,採集樣本,耗費大量心血。[3]
《本草綱目》以宋朝唐慎微的《證類本草》為資料。趙學敏撰《本草綱目拾遺》,用意在拾遺補正《本草綱目》,其中新增716種藥材,補充161種藥物內容,糾舉錯誤34條。
《本草綱目》共52卷,載藥1892種(其中李時珍新增藥物374種。[4])書中附有藥物圖1109幅,方劑11096首(其中8000餘首是李時珍自己收集和擬定的),約190萬字,分為16部(水、火、土、金石、草、穀、菜、果、木、服器、蟲、鱗、介、禽、獸、人)60類。每種藥物分列釋名(確定名稱)、集解(敘產地)、正誤(更正過去文獻的錯誤)、修治(炮製方法)、氣味、主治、發明(前三項指分析藥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間流傳的藥方)等項。全書收錄植物藥有881種,附錄61種,共942種,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種,共計1095種,佔全部藥物總數的58%。李時珍把植物分為草部、穀部、菜部、果部、木部五部,又把草部分為山草、芳草、濕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雜草等九類。
《本草綱目》改進了中國傳統的分類方法,格式比較統一,敍述也比較有條理和精密,例如:把廣義的「蟲」藥擴充到106種,其中昆蟲藥為73種,分為「卵生」、「化生」和「濕生」三類。[a]對動植物分類學的發展有很大意義。
《本草綱目》糾正了前人許多錯誤之處,如南星與虎掌,本是同一種藥物,過去卻誤認為是兩種藥物;以前葳蕤、女萎認為是同藥,李氏經過鑑別則確認為不同藥物;蘇頌在《圖經本草》將天花、括樓分為兩處,其實是同一種植物;前人誤認「馬精入地變為鎖陽」、「草子可以變魚」,李時珍亦一一予以糾正之。並且在本書中還加入了許多新藥物。李時珍還通過自己經驗補充某些藥物的療效。本書還載敘大量寶貴的醫學資料,除大量附方、驗方及治驗病案外,還有醫學史料。另外李時珍駁斥陳藏器的《本草拾遺》,認為吃人肉療羸瘵有誤。
《本草綱目》也存在一些缺點和不足,如對於藥物的形態、產地等部分的記載還很簡單,繪圖也較粗糙。[5]甚至記錄「寡婦床頭塵土」、[6]「孝子衫」[7]等都能治病。又說魚網「可治魚骨哽喉,用其覆頸,或者煮汁飲之,或者燒灰水服,魚骨自下。」[8]又說不孕的夫妻於上元節「盜取富家燈盞,置於床下,可令人有子。」[9]。書中記載螢火蟲是從腐草化生,[10]這是沿續《禮記.月令》以降二千多年來的謬論。書中又取唐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說法:「日縊死繩主顛狂。」主張上吊死後的繩子拿來燒成灰,水服能治狂癲。對此,李時珍還表示:「觀此則古書所載冷僻之物,無不可用者,在遇圓機之士耳。」這些說法在科學上都是站不住腳的。
該書不能算是一部嚴謹的藥物學著作,[11]勉強可說是一部博物學著作,書中內容極為廣泛,在生物、化學、天文、地理、地質、採礦乃至於歷史方面有一定程度貢獻。[12]
《本草綱目》版本眾多,有「一祖三系」之稱。一祖即最早的金陵本,日後又有江西本、錢本、張本三個系統。《本草綱目》先後流傳到日本(1606年)、朝鮮、越南等地,1656年,波蘭人卜彌格(P. Michael Boym,1612年-1659年)將《本草綱目》譯成拉丁文本,書名《中國植物誌》(Flora sinensis),在歐洲維也納出版。1676年米蘭出版了意大利文譯本,1735年以後又被翻譯成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多種文字。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