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一軍寧夏馬鴻賓回族武裝。[1]

歷史

1928年秋,寧夏「二馬」馬鴻賓馬鴻逵部歸順馮玉祥國民軍。1929年5月,南京國民政府召開軍事編譴會議,寧夏「二馬」叛馮投蔣。1930年中原大戰後,馬鴻賓部被改編為新編第7師、馬鴻逵部被改編為第35師。1933年,寧夏「二馬」奉命對調部隊番號,馬鴻賓部的新編第7師改稱第35師。[2]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馬鴻賓第35師擴編為第八十一軍,隸屬國民革命軍第十七集團軍

  • 軍長馬鴻賓
  • 第35師:馬鴻賓兼任師長,副師長馬騰蛟
    • 第103旅:旅長馬玉麟
      • 第205團:副團長韓哲生。二營長王五典。
      • 第206團:團長張海祿
    • 第104旅:旅長馬培清
      • 第207團:
      • 第208團:團長馬鍾。
  • 獨立第35旅:馬獻文任旅長。

1938年5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任命馬鴻賓為綏西防守司令,率該軍進駐綏西地區抗日,駐中公旗的烏布浪口、四義堂、烏蘭腦包、烏鎮一帶。馬鴻逵撥出的騎1旅、騎2旅,分駐五原狼山,歸馬鴻賓指揮。[3]馬鴻逵還派遣1個警備旅駐磴口縣三盛公為預備隊。1939年4月,馬鴻賓升任第十七集團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1940年2月1日五原戰役中,205團堅守司儀堂陣地、208團堅守烏布浪口陣地。整個五原戰役,35師犧牲1000餘人,傷2000餘人,其中凍傷者就達700餘人。第208團團長馬鍾戰後被馬鴻賓派人押往黃渠橋軍法懲處。[4]1940年5月該軍從綏西移防伊克昭盟北部達拉特旗的黃河南岸,擔任河防守備,被當地人稱為「寧夏西軍」。[5]收復了伊克昭盟灘地及沙窩地區。1942年初,進駐在包頭南的大樹灣桃力民

1943年底,綏西防務全部由傅作義部負責,該軍撤回寧夏中衛

  • 獨立第35旅擴編為暫編第60師:馬獻文任師長
  • 第35師,馬惇靖任師長;
  • 直屬騎兵團:團長馬文祥,副團長卡得雲

1945年9月,馬鴻賓辭軍長,馬惇靖繼任軍長。1946年改為整編第81師。

  • 師長馬惇靖
  • 副師長馬忠
  • 整編第35旅:馬惇靖任兼任旅長;
  • 暫編第60旅:1947年初,暫編第60旅改番號為整編第228旅。馬獻文任旅長。

1947年5月,整81師參加隴東三邊戰役,被殲滅1個團。

1948年9月,整編第81師恢復第八十一軍番號。[6]

  • 第35師,師長馬惇靖/馬奠邦
  • 第228師,馬獻文任師長。1949年改番號為第294師,師長馬紹翰
  • 第358師,1949年增編。師長馬明德。

1949年9月寧夏戰役中,遭解放軍沉重打擊後,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馬鴻賓率領在寧夏中寧地區起義,接受解放軍改編。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