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厚昌(1911年9月29日—1992年2月10日),曾用名趙大年周柏生,男,江蘇無錫東亭鎮長大廈分水墩村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

九一八事變後,參加無錫職業青年業餘讀書會等進步團體,參加無錫地區的青年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8月參加革命。

1937年底隨「無錫抗日青年流亡服務團」至新四軍南昌辦事處,隨後被閩北特委派到「青年戰地服務團」做抗日宣傳工作。1938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8月,赴江南抗日游擊根據地,開展敵後武裝鬥爭和民運工作。歷任江南抗日義勇軍三路(葉飛部)連政治指導員、營政治委員,江陰民眾抗日自衛隊政治處主任,新四軍第六師江南保安司令部警衛一團政治處主任、團政治委員,澄錫虞中心縣委委員。參與開闢了澄錫虞根據地。1941年7月,日偽軍集中1萬餘兵力對蘇常太地區進行殘酷「清鄉」,隨軍渡江北撤蘇中三分區。1942年初,新四軍第六師師長譚震林指示澄錫虞中心縣委「設法渡江南下,重新打開澄錫虞地區局面」。為摸清敵情,率6名偵察員奉命渡江南下偵察。1942年5月澄錫虞中心縣委決定抽調2個排50餘人的兵力由包厚昌率隊赴江南展開游擊戰,並組織地方幹部30餘人隨軍南下恢復群眾工作。登岸後13天與日偽軍打了15仗,此後7個多月化整為零、分散行動,指戰員有的犧牲、負傷,也有的離隊甚至變節。1942年11月,包厚昌率僅有的一名排長和兩位偵察員再度北撤。1945年1月,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的號召,新組建的蘇中六地委和蘇中第六軍分區司令部決定,由地委委員兼軍分區司令員包厚昌[1]率部三下江南相機開展工作。1945年6月,為迎接抗日戰略大反攻,包厚昌奉命從蘇北帶一個主力連隊四下江南。澄錫虞、蘇常太地區的抗日游擊武裝則發展到1000多人,不久就迎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歷任蘇中一地委委員、蘇中軍區第一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華中十地委常委兼蘇常太工委書記,華中工委江南工作委員會副書記。1949年4月隨解放大軍渡江作戰,接管新解放的無錫市,任無錫市副市長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無錫市委常委、無錫市副市長,無錫市總工會主席,無錫市委副書記兼市長,無錫市委書記兼市長,無錫市委第一書記。[2]。1960年4月,升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處候補書記、副省長兼計委主任,發展了江蘇省「五小」農用工業。後升任省委書記處書記。文革後復出,任南京化工總廠黨委書記,儀徵化纖總廠籌建領導小組副組長。1979年2月起,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書記處書記,省政協第四屆委員會主席[3]

中共八大代表,全國總工會八屆執委會委員。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