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菲律宾首都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尼拉(菲律賓語:Maynilà, 發音:[majˈnilaʔ];英語:Manila),又稱岷里拉,馬尼剌(閩南語白話字:Bîn-lí-la),正式名稱為馬尼拉市(Lungsod ng Maynila)是菲律賓的首都,位於菲律賓的最大島—呂宋島馬尼拉灣的東岸;其中巴石河流經城市中部,將城市其分為南北兩區。作為全國最重要的經濟、文化、教育、工業、政治及金融中心[1]。截至2020年,馬尼拉都會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市區人口約為1,846,513人,馬尼拉也是該國第一個特許城市,由1901年7月31日的菲律賓委員會第183號法案被指定。[2][3]
馬尼拉 Maynilà Manila | |
---|---|
首都、高度城市化的城市 | |
馬尼拉市 Lungsod ng Maynilà(他加祿語) City of Manila(英語) | |
綽號:"Perla del Oriente (Pearl of the Orient)"; "Queen of the Orient"; "The City of Our Affections"; "City by the Bay"; "La Insigne y Siempre Leal Ciudad (Distinguished and Ever Loyal City)" | |
格言:Linisin Ikarangal ang Maynila | |
馬尼拉大都會地圖,圖中顯示馬尼拉市位置 | |
坐標:14°35′45″N 120°58′38″E | |
國家 | 菲律賓 |
地區 | 首都區 |
政府 | |
• 市長 | 伊斯科·莫雷諾 |
• 副市長 | 瑪麗亞·希拉·拉科納-潘甘 |
人口(2010年) | |
• 首都、高度城市化的城市 | 1,652,171人 |
• 市區 | 21,951,000 |
• 市區密度 | 15,400人/平方公里(40,000人/平方英里) |
• 都會區 | 11,855,975 |
• 都會區密度 | 18,567人/平方公里(48,090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菲律賓標準時間(UTC+8) |
網站 | http://www.manila.gov.ph/ |
在同屬此都會區的眾多城市中,僅奎松市人口多於馬尼拉市。馬尼拉之名在西班牙殖民時,因雙方語言不通的誤解而命名為:Maynilad,起源於他加祿語:May是這裏有的意思,他加祿語:nilad(瓶花木屬)是一種生長着白豔花朵、可作為染料的濕地樹,許多觀賞過的人們都以「那些白色的花開着,便像一雙雙亮晶晶的眼睛」形容它,兩字合起來為他加祿語:Maynilad,本意為他加祿語的這裏有白色的花。[4][5]她所屬的這個都會區,菲律賓官方稱為馬尼拉大都會(Metro Manila),一般外國人和非定居者通常簡稱以馬尼拉。全區由17座城市和直轄市所組成。並因應菲律賓國會中的代表權和市議會議員選舉而分為6個政治區。依照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所公佈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馬尼拉被列為屬於Alpha−級別的國際都市。[6][7]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將馬尼拉排在世界第79位。[8]
在西班牙入侵之前的呂宋島處在蘇祿王朝的統治下,一個名為Maynilà的古老政體曾在馬尼拉所在的地區發展,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258年。然而,該政體最後一位羅闍蘇萊曼三世在邦庫賽戰役中被擊敗後,一座名為聖地亞哥堡的堡壘直接建在舊 Maynilà 遺址之上。最終在1571年6月24日,西班牙征服者米格爾·洛佩斯·德萊加斯皮建立了馬尼拉,並在隨後成為菲律賓殖民地的行政中心,與宿霧、那牙和伊洛伊洛成為西屬東印度群島菲律賓的皇家城市之一,今天該城市依然保存許多殖民時期的歷史遺跡。
此章節需要擴充。 |
在宋代稱為蒲哩嚕,最早見宋代《諸番志》:「蒲哩嚕與三嶼聯屬,聚落差盛,人多猛悍,好攻劫。海多鹵股之石,搓牙如枯木芒刃,銛於劍戟,舟過其側,預曲折以避之。產青琅玕、珊瑚樹,然絕難得。風俗博易,與三嶼同」[9]。16世紀中葉,馬尼拉只是一個在帕西河(Pasig River)岸邊、信仰著回教的小漁村。 《島夷志略》作麻里魯,《南海志》作麻里蘆《東西洋考與《順風相送》作麻里呂,《粵海關志》作眠唎喇國,海島逸志作呅哖犖,《呂宋記略》作岷里臘。
1570年,西班牙人抵達馬尼拉。1595年,西班牙人公告馬尼拉成為菲律賓群島的首都。1789年,西班牙允許外國商船運載亞洲的商品到馬尼拉,此前西班牙不准外國人在菲居留與經商。1834年9月6日,西班牙宣佈開放馬尼拉為國際自由商港,並逐步取消排外條例。此後外商紛紛進入馬尼拉[10]。1898年美西戰爭,西班牙戰敗,馬尼拉改由美國治理。
1942年1月2日,馬尼拉在太平洋戰爭中被日軍所據。1945年2月23日美軍奪回了這座城市,不過未能阻止馬尼拉大屠殺。在二次大戰攻防期間,菲律賓大部份的城市都被摧毀,但戰後也大部份迅速被重建。
1975年,馬尼拉和周圍城市組成馬尼拉大都會。今日的馬尼拉被「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絡」評為世界級城市,並且是全球第二十四大消費都市。
馬尼拉被歸類於柯本氣候分類法下的熱帶乾濕季氣候。和菲律賓的其他地區一樣,馬尼拉全境位於熱帶,四季如夏。由於其緯度接近赤道,氣溫的變化範圍相當狹小,鮮少到達20 °C(68 °F)以下或38 °C(100 °F)以上。然而其濕度相當高。在十二月下旬至五月有顯著的旱季,其餘時間則為較為氣溫較為溫和的雨季。在雨季時每天的降雨量常大量集中於短暫的時間內,鮮少下一整天的雨。颱風在六月到九月的期間來襲,並會在城市的部分地區造成水災。[11]
馬尼拉 | ||||||||||||||||||||||||||||||||||||||||||||||||||||||||||||
---|---|---|---|---|---|---|---|---|---|---|---|---|---|---|---|---|---|---|---|---|---|---|---|---|---|---|---|---|---|---|---|---|---|---|---|---|---|---|---|---|---|---|---|---|---|---|---|---|---|---|---|---|---|---|---|---|---|---|---|---|
氣候圖表 | ||||||||||||||||||||||||||||||||||||||||||||||||||||||||||||
| ||||||||||||||||||||||||||||||||||||||||||||||||||||||||||||
|
馬尼拉 (1971-200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C(°F) | 29.5 (85.1) |
30.5 (86.9) |
32.1 (89.8) |
33.5 (92.3) |
33.2 (91.8) |
32.2 (90.0) |
31.1 (88.0) |
30.6 (87.1) |
30.9 (87.6) |
30.9 (87.6) |
30.7 (87.3) |
29.7 (85.5) |
31.2 (88.3) |
日均氣溫 °C(°F) | 26.5 (79.7) |
27.2 (81.0) |
28.5 (83.3) |
29.9 (85.8) |
30.0 (86.0) |
29.2 (84.6) |
28.5 (83.3) |
28.1 (82.6) |
28.2 (82.8) |
28.2 (82.8) |
27.1 (80.8) |
26.2 (79.2) |
28.1 (82.7) |
平均低溫 °C(°F) | 18.5 (65.3) |
20.8 (69.4) |
25.9 (78.6) |
26.2 (79.2) |
26.7 (80.1) |
26.2 (79.2) |
25.8 (78.4) |
25.5 (77.9) |
25.5 (77.9) |
25.5 (77.9) |
24.9 (76.8) |
23.9 (75.0) |
24.6 (76.3)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20.3 (0.80) |
9.1 (0.36) |
12.5 (0.49) |
22.7 (0.89) |
165.2 (6.50) |
267.0 (10.51) |
433.5 (17.07) |
491.7 (19.36) |
330.3 (13.00) |
270.9 (10.67) |
130.3 (5.13) |
75.4 (2.97) |
2,228.9 (87.75) |
平均降雨天數 | 3 | 2 | 1 | 3 | 7 | 15 | 17 | 20 | 18 | 14 | 10 | 6 | 116 |
月均日照時數 | 186.0 | 223.8 | 217.0 | 270.0 | 217.0 | 150.0 | 124.0 | 124.0 | 120.0 | 155.0 | 150.0 | 155.0 | 2,091.8 |
數據來源1: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12] | |||||||||||||
數據來源2:Hong Kong Observatory,[13]BBC Weather (sunshine data)[14] |
馬尼拉位於呂宋島西部,馬尼拉灣東岸、帕西河的入海口,帕西河橫貫全城;位於納沃塔斯市、加洛坎市之南;奎松市之西南;仙范、曼達路永市之西;馬卡迪市之西北;巴薩市之北。
除了港區(Port Area)地區外,馬尼拉每一個市轄區均有教堂,其中有些教堂已成為區內市民的專屬禮拜教堂;和馬尼拉大都會內眾城比鄰。菲律賓總統府馬拉坎南宮亦位於馬尼拉市,發揮着總統辦公室和總統官邸的中樞功能。
馬尼拉市轄16區,僅港區早期非歸於本市轄境;市內的帕西河南北兩岸各劃8個市轄區:
帕西河以北的轄區
帕西河以南的轄區
姓名 | 政黨 | 就任 | 離任 | |
---|---|---|---|---|
Arsenio Lacson | Nacionalista | 1952年1月1日 | 1962年4月15日 | |
自由黨 | ||||
Antonio Villegas | 自由黨 | 1962年4月15日 | 1971年12月30日 | |
Nacionalista | ||||
Ramon Bagatsing | 自由黨 | 1971年12月30日 | 1986年5月[a] | |
KBL | ||||
Mel Lopez | UNIDO | 1986年5月 | 1992年6月30日 | |
林雯洛 | PRP | 1992年6月30日 | 1998年6月30日 | |
Lito Atienza | 自由黨 | 1998年6月30日 | 2007年6月30日 | |
林雯洛 | PMP | 2007年6月30日 | 2013年6月30日 | |
自由黨 | ||||
埃斯特拉達 | PMP | 2013年6月30日 | 2019年6月30日 | |
Isko Moreno | NUP | 2019年6月30日 | 2022年6月30日 | |
Aksyon | ||||
Honey Lacuna | Aksyon | 2022年6月30日 | ||
Lakas–CMD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