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奇卡拉(俄語:Махачкала́羅馬化Makhachkala阿瓦爾語МахIачхъала)是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的首府,東臨裏海。2002年人口462,412人。2010年人口572,076人。[1]

快速預覽 馬哈奇卡拉Махачкала, 國家 ...
馬哈奇卡拉
Махачкала
The Government Building of Dagestan
Dagestan State Russian Gorki Drama Theater
Cathedral of Our Lady of the Dormition
The Grand Mosque of Makhachkala
Aerial view of Makhachkala and the Caspian Sea
自上而下,從左到右:馬哈奇卡拉景觀、達吉斯坦政府大樓、達吉斯坦國家俄羅斯高爾基劇院、聖母安息大教堂、馬哈奇卡拉大清真寺、馬哈奇卡拉裏海鳥瞰圖
馬哈奇卡拉 Махачкала旗幟
旗幟
馬哈奇卡拉 Махачкала徽章
徽章
馬哈奇卡拉 Махачкала在歐洲俄羅斯的位置
馬哈奇卡拉 Махачкала
馬哈奇卡拉
Махачкала
在俄羅斯的位置
坐標:42°58′57″N 47°30′18″E
國家 俄羅斯
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
面積
 • 總計466.3 平方公里(180.0 平方英里)
人口(2010年)
 • 總計572,076人
 • 密度1,227人/平方公里(3,178人/平方英里)
關閉

1844年沙俄在那裏建立要塞,原名彼得羅夫斯科耶Петро́вское)以紀念彼得大帝在1722年視察當地。1857年設市,改名為彼得羅夫斯克港Петро́вск-Порт)。1921年再改名至今。可薩人第二個首都薩曼達爾在此地。

歷史

馬哈奇卡拉的前身是Tarki鎮,現在是其附近的郊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 15 世紀,甚至可能更早。現代城市馬哈奇卡拉始建於1844年,當時是一座堡壘。1857年授予城鎮地位。[2]這座城市的俄文名稱是彼得羅夫斯科耶—以俄羅斯沙皇彼得大帝於1722年在波斯戰役期間訪問該地區的名字命名。然而,在當地的庫米克人中,它被稱為Anzhi-Qala,珍珠堡壘(Qala意為堡壘,而Anzhi在庫米克)。獲得城市地位後,彼得羅夫斯科耶堡壘於 1857 年更名為彼得羅夫斯克港,有時簡稱彼得羅夫斯克。[3] 1894年,一條鐵路線將這座城市與弗拉季高加索(今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和巴庫(今阿塞拜疆)連接起來,但1904年的一份報告詳細描述了瘧疾和城市內的水源不適宜飲用。[4]

1919年1月,俄羅斯內戰期間,英國皇家空軍第221中隊駐紮在彼得羅夫斯克。3月,第266中隊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兩個中隊都參與了對阿斯特拉罕和其他地方的布爾什維克部隊的轟炸行動。1919年8月,兩個中隊都從彼得羅夫斯克撤出。[5] 1920年春天,紅軍進入了這座城市。[4]

作為蘇維埃革命的一部分,與君主制或宗教有關的地名發生了變化,因此在1921年5月14日,彼得羅夫斯克以達吉斯坦革命者馬戈茂德-阿里·達卡達耶夫俄語Дахадаев, Магомед-Али(化名馬哈奇)的名字重新命名為馬哈奇卡拉 。同一天,它成為新成立的達吉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的首都。[4]這座城市在1970年5月14日的地震中遭受了重大破壞。[6]

該地區被用作蘇聯時代的海軍測試站,在附近的卡斯皮斯克(42.896598°N 47.681274°E )附近留下了一座奇怪的海上堡壘。[7]

國際危機組織2013年的一份報告將這座城市描述為「一座擁有近100萬人口的城市,由於建設熱潮、飛漲的土地價格、用於重建、基礎設施、交通、住房、法院和行政服務。但即使是短暫的訪問也暴露出嚴重的問題,包括骯髒的街道、破舊的建築物、公用設施不足、施工繁忙、缺乏規劃和公共交通組織不善」。

經濟

最重要的工業部門是煉油廠,以及機械工程和紡織廠。許多行政和教育機構都設在該市,包括俄羅斯科學院的一個區域研究中心,擁有大約20個研究部門。該市也是該地區的媒體中心。許多報紙都在馬哈奇卡拉出版,包括《達吉斯坦真理報》和《伊斯蘭阿薩拉姆報》 。此外,幾個地方電視台也設在該市。

事件

馬哈奇卡拉靠近戰鬥地區,因此它和周邊地區有大量的安全服務存在。2011 年 11 月 25 日,馬哈奇卡拉發生抗議,多達 3,000 人參加,要求停止安全部門的非法活動。[8]

2011 年 12 月 15 日,俄羅斯調查記者兼獨立Chernovik報紙的創始人加吉穆拉特·卡馬洛夫(Gadzhimurat Kamalov)在一場明顯的暗殺中被槍殺。[9]

2023年8月14日,馬哈奇卡拉一座加油站發生爆炸,造成至少35人死亡、110餘人受傷。[10]

faviconfavicon
3 sources

人口

根據202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該市主要民族有阿瓦爾人(25.03%)、庫梅克人(18.55%)、達爾金人(15.12%)、列茲金人(13.58%)、拉克人(11.58%)、俄羅斯人(5.78%)、塔巴薩蘭人(2.24%)、魯圖爾人(1.18%)、諾蓋人(0.99%)[11]

favicon
1 sources

氣候

馬哈奇卡拉有一個寒冷的半乾旱氣候,夏季溫暖、相對乾燥,冬季涼爽相對潮濕。高加索強雨影與西伯利亞高能從西藏和蒙古高原的源頭自由向西移動,使氣候相當乾燥,儘管整個冬季經常陰天,這是由於相對較低的緯度和靠近裏海的俄羅斯標準非常溫和。夏季陽光充足,但也很乾燥,因為該地區受到來自印度季風的急劇下降的垂直速度的影響,而最大的降雨發生在9月至11月的秋季。1987年10月245毫米或9.65英寸是最潮濕的月份,而 1958年2月、1974年10月和1986年4月沒有降水。

自 1882 年有記錄以來最冷的月份是1929年2月,月平均氣溫為-9.5°C或14.9°F,而最熱的月份是2010年7月和2014年8月,平均氣溫分別為27.1°C或80.8°F,儘管2017年8月9日是最熱的一天,達到40.2°C或104.4°F。最冷的夜晚是2012年2月9日,當時溫度降至-26.9°C或 -16.4°F,打破了1888年12月28日創下的-26.5°C或-15.7°F的紀錄。

更多資訊 馬哈奇卡拉(正常天氣平均溫度取用數據為1991–2020年數據,極端天氣平均溫度取用數據為1882年至今的數據), 月份 ...
馬哈奇卡拉(正常天氣平均溫度取用數據為1991–2020年數據,極端天氣平均溫度取用數據為1882年至今的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17.8
(64.0)
20.9
(69.6)
28.8
(83.8)
33.5
(92.3)
35.1
(95.2)
36.8
(98.2)
39.5
(103.1)
40.2
(104.4)
35.0
(95.0)
28.9
(84.0)
23.1
(73.6)
19.9
(67.8)
40.2
(104.4)
平均高溫 °C(°F) 4.1
(39.4)
4.6
(40.3)
8.6
(47.5)
14.4
(57.9)
20.9
(69.6)
26.5
(79.7)
29.3
(84.7)
29.3
(84.7)
24.3
(75.7)
17.9
(64.2)
10.7
(51.3)
6.0
(42.8)
16.4
(61.5)
日均氣溫 °C(°F) 1.0
(33.8)
1.4
(34.5)
5.2
(41.4)
10.3
(50.5)
16.5
(61.7)
22.0
(71.6)
24.8
(76.6)
24.9
(76.8)
20.3
(68.5)
14.2
(57.6)
7.4
(45.3)
2.9
(37.2)
12.6
(54.7)
平均低溫 °C(°F) −1.7
(28.9)
−1.5
(29.3)
2.3
(36.1)
6.9
(44.4)
12.8
(55.0)
17.7
(63.9)
20.6
(69.1)
20.6
(69.1)
16.6
(61.9)
10.7
(51.3)
4.2
(39.6)
0.0
(32.0)
9.1
(48.4)
歷史最低溫 °C(°F) −25.1
(−13.2)
−26.8
(−16.2)
−13.5
(7.7)
−5.1
(22.8)
0.0
(32.0)
5.8
(42.4)
9.7
(49.5)
8.0
(46.4)
0.7
(33.3)
−6.6
(20.1)
−19.7
(−3.5)
−26.5
(−15.7)
−26.8
(−16.2)
平均降水量 mm(吋) 36
(1.4)
28
(1.1)
23
(0.9)
19
(0.7)
34
(1.3)
27
(1.1)
22
(0.9)
29
(1.1)
51
(2.0)
38
(1.5)
46
(1.8)
38
(1.5)
391
(15.4)
平均最大雪深 cm(吋) 2
(0.8)
2
(0.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4)
1
(0.4)
2
(0.8)
平均降雨天數 11 10 12 11 12 11 9 10 11 13 13 12 135
平均降雪天數 9 10 4 0.2 0 0 0 0 0 0.1 3 6 32
平均相對濕度(%) 84 83 83 79 76 71 70 72 75 80 83 85 78
月均日照時數 74 71 105 171 246 278 282 270 194 151 81 67 1,990
數據來源1:Погода и Климат[12]
數據來源2:NOAA (sun, 1961–1990)[13]
關閉

友好城市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