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殺(英語:Roadkill)指的是道路上的動物機動車輛的碰撞或碾軋而死亡的現象。

Thumb
美國南卡羅萊納州170號公路上因交通意外致死的一隻白尾鹿屍體
Thumb
大型野生動物比如這隻容易因交通致死
行車記錄儀拍攝的汽車夜行撞死鹿的影片

這些事故可能造成野生動物的死亡,也可能造成司機或道路管理部門的經濟上的損失,並涉及到交通安全野生動物保護的問題。在人類活動增加,對某區域進行道路建設,車輛增加,與在當地生活的野生動物的活動區域重疊後,交通導致動物死亡的現象就會增加。

路殺是全球脊椎動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美國佛羅里達州35%的美洲獅死於路殺[2]。據估計, 加拿大每年約有1,380萬隻鳥死於路殺[3];美國則達到了8,900萬至3.4億隻[4]

faviconfavicon
4 sources

名稱

英語中,這類撞(壓)死的動物的情況稱為「roadkill」(在臺灣有使用簡稱RK者),中文可直譯為「路殺[5]、「路死[6]等。

faviconfavicon
2 sources

歷史

20世紀初期,在大多數工業化的第一世界國家,隨着內燃機汽車的使用,馬路上的動物屍體成為常見的景象。

歐洲北美洲鹿是最可能導致車輛損壞的動物。

在澳大利亞,為防止動物損壞車輛,有的車主會裝上車前格柵護欄英語bullbar

原因

Thumb
交通標誌經常用於警告動物經常出沒的地區。這些標誌並不是總會起作用,圖中標誌的右邊遠端即有一隻因交通致死的鴯鶓
Thumb
雪羊曾經必須穿過2號美國國道到達峽谷另一側的鹽舔食處英語salt lick。現在它們可以通過這些橋下的岩石通道(圖中樹蔭遮蔽處)到達那裏

不少公路的擴充是建立在改變和分隔野生動物棲息地之上的,這限制了野生動物的活動範圍,導致廣泛的野生動物因交通致死現象。[7]

漫不經心地駕駛、不注意其他事物在車輛路徑中的運動、以過高的速度行駛,都會導致出現更多的動物因交通致死現象。[8]

1996年加拿大安大略的一項研究發現,許多爬行動物在車輛輪胎通常不經過的地方被碾殺,由此推斷一些司機故意軋死爬行動物。[9]:138為了驗證這個假設,2007年的研究發現,2.7%的司機有意地擊中研究者偽裝成蛇和海龜的誘餌。[9]研究者觀察到有的司機加速或變道以撞上誘餌。[9]:142男性司機比女性司機更頻繁地撞上誘餌。[9]:140–141

用作車輛駛離馬路時提醒司機之用的路肩震動帶英語rumble strip,有的是使用道路用鹽鋪成的。動物可能會把它當成鹽舔食處英語salt lick而被吸引而來進行舔鹽行為。[10][11][12]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6 sources

後果

車輛與動物的碰撞可能有許多負面後果:

  • 受到車輛撞擊的動物的痛苦和死亡
  • 車輛乘客的受傷或死亡
  • 家畜寵物的損失
  • 危害瀕危物種
  • 車輛損壞
  • 經濟損失(清理、修理車輛等)
  • 不雅觀的場景,可能會影響旅遊業[13]
favicon
1 sources

防止

Thumb
美國佛羅里達州國道46號一段橋下的野生動物通道。注意通道兩側還加裝了引導用的柵欄

屍體處理

從公路上清除動物屍體對於公共安全至關重要。[14]清除屍體可以消除屍體對馬路駕駛者的干擾和生物性危害[15]儘快移除屍體也可以防止其他野生動物進入道路試圖食用屍體,或是防止同類動物試圖取回它們同伴的屍體。[8]有時,人們並不清除動物屍體,而是將其轉移到附近給其他野生動物食用,但不會放置於水域附近以防水被污染。[14][15]用木屑覆蓋屍體可以幫助分解,同時掩蓋氣味。[14]

faviconfaviconfavicon
3 sources

食用

某些交通致死的動物,可能會被當成食物。甚至有專門描述如何食用交通致死動物的菜譜書。不過食用交通致死動物被一些人認為不安全。[16]

favicon
1 sources

參見

外部鏈結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