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紋銅戈是成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1976年出土。
蠶紋銅戈 | |
---|---|
名稱 | 蠶紋銅戈 |
器型 | 戈 |
材質 | 銅 |
長度 | 25.2cm |
寬度 | 6.3cm |
紋飾 | 獸面紋、蠶形圖像 |
年代 | 戰國 |
發掘於 | 1976年 |
發掘地點 | 成都市交通巷 |
現存於 | 成都博物館 |
基本概況
戈身呈長三角形,戈身為長三角形,鋒部較圓,本部略曲,上有三個不規則的圓形穿。長方形內上有一尖桃形穿。內有一小缺口。[4][5]
銅戈上的紋飾均是中國先秦時代流行的紋樣,採用拍壓、刻劃、彩繪等技法裝飾在銅戈上。援部(考古專業習慣稱戈身前半部分為援,後半部分與木柄連接的地方稱為內,援靠近內的部分稱為本,本與內上的圓孔稱為穿,援的最前端稱為鋒)兩面均飾以雲雷紋、竊曲紋、環帶紋等多種紋飾,構成一幅變形獸體圖案,獸頭口內有一圓孔,並吐出長舌形成援脊。內部正反兩面均飾有蠶形圖像,其四周環以雲雷紋、竊曲紋等紋飾。[2][3][4][5]
出土情況
1976年7月,成都印刷二廠在交通巷修建宿舍時,發現了一座戰國墓葬。文物保護考古部門在發掘後,出土了一批青銅器,主要有銅戈四、銅矛一、銅刀一、銅勺一。本件蠶紋銅戈即是四件銅戈之一。[4][5]
銅戈出土時器型較完好,其表面黑中泛白,僅有少量銅鏽。[4]
歷史探源
銅戈表面的蠶紋,實證了先秦時期蜀地人民種桑養蠶、從事紡織的悠久歷史。[2][3]
該件銅戈上的蠶紋,具有很明顯的地方特色,其上的蠶紋與中原地區殷商飾於青銅器上的蠶紋不同,亦與江蘇地區出土的黑陶器上的蠶紋有區別。後兩者的蠶紋應是僅僅做裝飾用,而前者的蠶紋極有可能與原始社會的氏族崇拜具有一定的聯繫。
蜀國的「蜀」字,最早見於甲骨文中,即「蠋」(野蠶)。《韓非子·說林》載:「蠶似蠋」。《詩經》:「蜎蜎者蠋,蒸在桑野」。《說文解字》:「蜀,葵中蟲也,上目象蜀頭形,中象其身蜎蜎」。由此,有學者認為蜀人崇拜蠶,以蠶為圖騰和部落的守護神。[4][5]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