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学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董楚平(1934年5月3日—2014年11月2日),原名董昭壽,中華人民共和國學者、前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1934年出生於浙江玉環,2014年於浙江杭州去世,享年81歲[1]。曾任國際越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副會長,1993年獲國務院突出貢獻證書與特殊津貼[1]。
董楚平於1934年4月3日出生在浙江省玉環縣坎門鎮教場頭(今玉環市坎門街道解放路)[2]。1948年1月考入溫州中學,1949年4月因病休學,回家鄉配合地下黨開展工作。9月轉入玉環縣立初級中學(今楚門中學),10月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並任該校團支部書記。後保送到溫州師範學校,任學生會宣傳部部長、校團總支代書記。後當選為平陽縣人民代表。1955年1月,董楚平被分配在溫二中等學校工作。8月,進私立建華中學任教(今溫州實驗中學)1956年,將自己的第一篇論文寄給時任《人民日報》總編輯鄧拓,指出斯大林著作的漏洞,獲得賞識被發表在《歷史研究》雜誌。1957年在反右中被劃為「右派」,降薪二級,先後下放工廠、農村。1958年7月起,在溫州玻璃廠進行勞動改造,半年後又被下放溫州瞿溪鎮埭頭村從事田間勞作;一度被關進牛棚養豬。期間他頂着「右派」帽子把自己有關於聞一多詩歌的論文寄給時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何其芳,受到賞識後論文發表在《文學評論》雜誌上。[3][2]
1961年開始,轉到當時溫州郊區的永強中學任教歷史,在永強任教時間長達20年,將永強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1],任教期間利用業餘時間完成了《楚辭譯註》初稿,改革開放以後終於得以付梓。改革開放初期,在《光明日報》發表《生產力是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開闢了「關於歷史發展動力問題的討論」專欄,隨後在《歷史研究》雜誌發表13篇有關農民戰爭的論文,在當時引起了轟動,極大促進了歷史研究領域的撥亂反正工作。1980年開始調任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居杭州市朝暉路中山花園。任職期間曾主持召開首屆國際百越文化學術研討會,應邀赴日本福岡學術交流,赴東京學習院大學講學,赴香港參加亞非學術大會,曾任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副會長(1992年當選)、中國徐福會理事、浙江省中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收藏協會副會長等職。[3][2]
此外,董氏研究涉略廣泛,對先秦文化尤其感興趣,在復旦大學朱維錚教授引導下進入吳越文化研究領域[4]。其作品涉及歷史學、文學、古文字學、訓詁學等領域,通過發表《屈原個性研究》《吳越文化新探》《中國創世神話鈎沉》等作品,奠定了他在楚辭研究、吳越文化研究、中國古代神話研究等方面的地位,被中國科學院歷史所楊向奎教授稱為「學術奇才」。[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