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捷克男子网球运动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艾雲·蘭度(捷克語:Ivan Lendl,1960年3月7日—),已退役的捷克裔美國男子網球運動員,單打最高世界排名第一,八座大滿貫得主,國際網球名人堂成員。
國家/地區 | 捷克斯洛伐克(1960–1992) 美國(1992–) |
---|---|
居住地 | 美國康涅狄格州戈申 美國佛羅里達州維羅海灘[1] |
出生 | 捷克奧斯特拉瓦 | 1960年3月7日
身高 | 1.88米(6英尺2英寸)[2] |
轉職業年 | 1978 |
退休年 | 1994 |
持拍 | 右手持拍(單手反拍) |
職業獎金 | $21,262,417美元 |
名人堂 | 2001 (名人堂網站) |
單打成績 | |
職業戰績 | 1068–242(81.53%) |
冠軍頭銜 | 94(網球史上第四) |
最高排名 | 1(1983年2月28日) |
大滿貫單打成績 | |
澳網 | 冠軍(1989、1990) |
法網 | 冠軍(1984、1986、1987) |
溫網 | 亞軍(1986、1987) |
美網 | 冠軍(1985、1986、1987) |
其他大型單打賽事 | |
ATP總決賽 | 冠軍(1981、1982、1985、1986、1987) |
雙打成績 | |
職業戰績 | 184–139(56.97%) |
冠軍頭銜 | 6 |
最高排名 | 20(1986年5月12日) |
大滿貫雙打成績 | |
澳網 | 第三圈(1984) |
法網 | 四強(1980) |
溫網 | 第二圈(1985) |
美網 | 第三圈(1980) |
團體成績 | |
台維斯盃 | 冠軍(1980) |
蘭度是極少數在能同時在硬地場和泥地場取得輝煌成績的球員,堪稱網球史上最佳傳奇之一。同時,蘭度也是網球史上至今唯一一位在單項大滿貫賽事連續8年男子單打決賽者(1982–1989年美國網球公開賽)。蘭度與同時代的另一位天王巨星麥根萊之間的較量是網球史上最偉大的對手組合之一,兩人在ATP單打比賽(包括Grand Prix和WCT)交手達36次(蘭度21:15麥根萊,是網壇三巨頭任何兩人對決之前ATP單打對賽最多的組合,現為第四位)。而兩人也基本瓜分1980年代世界男子網球壇的江山,其中麥根萊稱霸上半期,而蘭度則稱霸下半期,但事實兩人年齡只相差一歲多。
蘭度曾是前英國網球球王梅利(和蘭度一樣,梅利也是連續在首四個大滿貫男單決賽均落敗的球員)的恩師,梅利生涯的5大里程碑的飛躍均師從蘭度。
個人生活方面,蘭度或許也是一位「小球天才」,因為他的高爾夫球也打得不錯,他的雙胞胎女兒伊莎貝爾·蘭度也是高爾夫球精英。
蘭度是80年代最佳男子網球員,他是唯一一名球員在整個80年代每一年都能保持ATP單打年終排名前十,他在職業生涯共奪得94項ATP認可賽事男單冠軍(基本都在1980年至1989年取得的),當中包括8個大滿貫賽事和5個年終賽,並曾在1985–1987年和1989年四度年為ATP年終球王;由於他無論在泥地場和硬地場都有輝煌成績(無論泥地〈紅土、綠土〉或硬地賽男單冠軍均超過20個,泥地法網或所有硬地大滿貫男單冠軍各自是三個或以上),所以被公認為當代的「泥地王」和「硬地王」。而且因為他在整個80年代參賽量驚人,1980–1982年三季中的每一季參賽均超過100場,1982、85-87、89年五季中的每一季均至少74勝並有90%以上勝率,而被公認為「鐵人」。
早在1978年,蘭度已奪得法網和溫布頓男子青少年組單打雙料冠軍。同年,他也獲得ITF少年組男子世界冠軍,成為首個獲此殊榮的男網運動員。瑞典球王波格(同年這兩項大滿貫的成年組男單冠軍)更曾預言他將來必成大器。
1978年轉為職業球員的他,在1979年布魯塞爾站打入其處子男單決賽,更在1980年侯斯頓站首奪男單冠軍。1980年代初,蘭度已奪得多次ATP巡迴賽單打冠軍(1984年法網前夕,蘭度已奪得40項冠軍,包括1981和82年兩次年終大師賽)。1981–1982年,他和這兩年的年終球王約翰·麥根萊的對賽成績更達到7:0全勝(包括1981年法網和年終大師賽,以及1982年美網和年終大師賽),成了後者剋星,但他卻在這兩次大滿貫男單決賽中失利,他分別敗於麥根萊的前期宿敵波格和干納斯。
國家隊方面,蘭度也曾率領捷克斯洛伐克男子網球國家隊奪得1980年台維斯盃和1981年世界團體盃。
1982年,連同WCT賽事在內,蘭度贏了15站巡迴賽男單冠軍(包括年終大師賽,這個也是他生涯奪得男單冠軍數目最多的賽季),雖然他缺席了溫布頓,但他在美網殺入決賽,不過不敵30歲東道主老將兼三屆盟主干納斯。當年要不是ATP不承認WCT的比賽成績,蘭度早在1982年已經可以登上世界第一。1983年2月,蘭度首登ATP男單世界第一名,不過因為沒有贏過任何大滿貫男單錦標,換來的是外界質疑。該年他分別打入美網和澳網男單決賽,不過分別敗於干納斯和韋蘭特,仍與大滿貫無緣,這是他生涯早年連續4次在大滿貫決賽中失利(1981年法網、1982年美網、1983年美網、1983年澳網)。1983–1984年,麥根萊繼續強勢,而蘭度每每遇到麥根萊卻連續敗北,麥根萊在1984年頭42場連勝的當中五個比賽(包括在1984年初舉行的1983年年終大師賽、1984年的費城、布魯塞爾、森林小丘WCT、世界團體盃)的單打賽事中,均在決賽完勝蘭度,此時麥根萊已變成蘭度的剋星。
1983–1984年法網前夕,不止是麥根萊的巔峰,更是蘭度的惡夢:連續遇麥根萊不勝。1984年作為發球上網的麥根萊,突破性首次打入法網男單決賽,蘭度作為當年最強的泥地場高手之一,也在四強擊敗1982年冠軍得主韋蘭特,打入決賽,這意味「蘭度-麥根萊」這個宿命對決無可避免。
由於當時25歲的麥根萊已是五個男單大滿貫得主兼世界第一,而蘭度卻在前四次大滿貫男單決賽中失利,即使作為泥地高手的他,也在法網男單決賽比賽初段因心情緊張而失準。尤其是蘭度只比麥根萊年輕一歲,若蘭度再於大滿貫決賽受挫,極可能改寫網壇歷史~蘭度長期無大滿貫而最終殞落,麥根萊繼續稱霸80年代中後期。
在法網男單決賽的比賽中,麥根萊一開始雖領先蘭度兩盤(比分6-3, 6-2),但蘭度在這之後決定增加上旋高吊球跟反拍穿越球的比例,同時間、疲勞與脾氣失控(比如在第三盤1-1蘭度發球0-30時犯下一記失誤後走向場邊對攝影機的耳機警示[3])擊潰了麥根萊的狀態,使得蘭度最終倒趕三盤以比分 6-4, 7-5, 7-5帶走勝利,麥根萊個人生涯最長的連續42場單打不敗紀錄亦被終結。這場比賽也是麥根萊距離法網男單冠軍最近的一次。在麥根萊的自傳中形容這次的失利是最痛苦的一次輸球,並稱之為職業生涯的影子來作為無法趕走的印象。
1984年無疑是「麥根萊年」(溫布頓及美網男單決賽分別完勝干納斯和蘭度兩位最大競爭者),但蘭度在這次法網男單決賽以盤數3-2反勝麥根萊並首奪大滿貫錦標後,漸漸建立信心和扭轉對陣後者的不利局面,也埋下了一年後取代麥根萊的伏線。
1985年初,男子網球壇也開始進入了蘭度獨霸的年代,當年作為蘭度早年第二宿敵的干納斯已32歲,之前兩人的對陣紀錄是較干納斯年輕7.5年的蘭度輸多贏少,包括1982年和83年兩次美網決賽,但進入1985年之後,干納斯面對蘭度強大的正手只能完全倒下來,蘭度在男單比賽逢遇干納斯必勝(蘭度對干納斯17連勝),而兩人的對陣紀錄也在1985年開始剛好逆轉。不過,於同年在泥地場舉行的世界團體盃賽事中,蘭度和梅奇日領銜的捷克斯洛伐克隊,被干納斯和麥根萊聯手的美國隊打敗,失落冠軍。
同年,蘭度再次殺入法網決賽,這次對手是上年四強的手下敗仗兼1982年盟主韋蘭特,比賽結果是蘭度衛冕失敗。這一年,蘭度其實贏下不少比賽,積分暴漲以致他也能挑戰世界第一的麥根萊,但在兩站的夏季北美硬地賽(史卓頓山和蒙特利爾)男單比賽決賽中,蘭度接連被麥根萊擊敗,導致蘭度重登世界第一的時間延遲。
1985年美網決賽,又是上屆決賽兼早前兩站的夏季北美硬地賽決賽的翻版,不過這次結果完全相反,蘭度直落三盤擊敗比賽中沒精打采、東道主衛冕冠軍兼世界第一的麥根萊,並首奪美網冠軍。麥根萊自這次失利後,在巡迴賽表現不佳兼多次缺席,再沒有重登世界第一和奪得男單大滿貫,相反蘭度越戰越勇,美網奪標後重登世界第一,又連續在美網之後四站巡迴賽(史特加室內賽、悉尼室內賽、東京室內賽、溫布萊)奪得男單冠軍,之後僅在當時仍在季尾舉行的草地澳網四強敗於最後冠軍艾特堡,更在季末的年終大師賽決賽打敗新冒起的同年溫布頓男單冠軍碧加,奪得冠軍,牢牢保持年終世界第一。1985年的法網、溫布頓、澳網男單冠軍則分別由較蘭度年輕至少4年的韋蘭特、碧加、艾特堡瓜分奪得,不過1985–1987年這三年的男子網球壇,基本都是蘭度天下。
80年代中後期,蘭度取代了約翰·麥根萊,統治了男子網壇。他可以說是約翰·麥根萊皇朝的終結者。
1986和1987年,是蘭度獨孤求敗的兩年,這在兩年中,蘭度均輕鬆在法網、美網、年終大師賽三個大賽(1986法網、美網及年終大師賽男單三項決賽分別擊敗瑞典的波恩佛斯(Mikael Pernfors)、同胞梅奇日和德國金童碧加; 1987年則在這三項賽事的男單決賽對高峯期宿敵韋蘭特三連殺。)和年終世界第一榮譽均成功掄元,兩年勝仗均達74場,合共17個男單錦標,落敗場數均是個位數,唯一的遺憾是他在這兩年均打入溫布頓男單決賽,卻接連敗於衛冕的碧加和發球上網高手卡殊,奪得亞軍,這個在網球壇可算是最高榮譽的比賽也是蘭度輝煌職業生涯中唯一未能夠征服的大型賽事。
雖然在巔峰期,蘭度在職業賽得意,然而在這段期間,他和國家發生矛盾~ 他曾在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政權反對下參加在南非舉行的一項網球賽事,被勒令禁止出外參賽,然而已身在異鄉的他在1986年正式移居美國,並自此拒絕再代表國家參加比賽,於是他被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共產政府和網球協會指為叛徒。
1987年,蘭度在法網、美網、年終大師賽決賽三遇韋蘭特,巔峰的蘭度順理成章對後者三連殺。也激發起了後者在1988年的三滿貫傳奇。
1985–1987年的蘭度處於頂峰,贏下了多個重要獎項,頻密無休的比賽卻換來疲勞和傷患,問題在1988年爆發。1988年,蘭度接連在澳網(當時已改期至年初並增加獎金吸引好手參與,令其變回名乎其實的「四大滿貫」之一)、法網、溫布頓失利,相反他上季的手下敗將韋蘭特連贏澳網、法網,後者的排名也直線上升,大有追過蘭度之勢。1988年美網,這兩位前二種籽也在決賽相遇,韋蘭特在馬拉松式的五盤大戰擊敗蘭度,粉碎蘭度四連霸美夢。韋蘭特因首奪美網而積分暴漲,取代蘭度成為世界第一。事實上,蘭度當年雖然只有三個冠軍(現在來說三個都是1000大師賽級別),但仍然保持第二,成績不算太差,只是和他前三年巔峰比,成績確下滑了一大截,尤其是對手韋蘭特一年創造三滿貫傳奇,是1980甚至1990年代其他球王都無法做到的紀錄。
不過,蘭度自1985年美網至1988年澳網,已經連續十次在大滿貫男單比賽打入四強,這個紀錄要到費達拿打入2007年澳網男單四強後(第十一次)才被改寫,足見當時蘭度的大賽成績非常穩定強大(若將大滿貫+年終賽計算,連續次數更達13次,當然,後來的費達拿在這個統計更達22次)。
比蘭度年輕四年的韋蘭特自1988年奪得三滿貫後,出人意表的幾乎再沒有任何佳作。在1989年澳網第二圈,衛冕的韋蘭特被籍籍無名的Ramesh Krishnan擊敗,而蘭度卻在賽事中奪冠~決賽打敗同胞兼漢城奧運會男單冠軍梅奇日。一來一回,韋蘭特積分暴跌而蘭度積分上升,導致韋蘭特坐了世界第一皇座只有短短20週,蘭度自此輕鬆重登世界第一。憑借1989年的澳網和其他9個男單冠軍,以及溫布頓四強和美網亞軍,足以令蘭度繼1985–1987連續三年後,再奪得年終世界第一,而他輸的所有比賽,擊敗他的球員剛好全數成了賽事最後冠軍。但事實上,蘭度當時已接近三十歲,這個年紀是大多數天王天后級球員下滑的界線,蘭度也不例外,當年球壇也開始成年輕人天下:他在法網十六強被年輕他12年的張德培以盤數3比2反勝並最終奪冠。在溫布頓男單四強和美網男單決賽,均被比他年輕7.5年的老對手碧加擊敗,後者最終成了當年唯一男單大滿貫的雙冠王,同時碧加也成了蘭度在大滿貫的剋星。在年終大師賽四強,蘭度也敗於比他年輕近6年的艾特堡,後者最終擊敗碧加奪冠。
蘭度在1985–1987年和1989年這四年登上年終球王寶座(ATP球王週數共270週,至今仍為歷來第4位,僅次於389週的迪祖高域、310週的費達拿和286週的森柏斯;連續球王週數最長達157週,至今也是仍為歷來第3位,僅次於連續237週的費達拿和連續160週的干納斯)。
1990年澳網男單決賽,蘭度和艾特堡首兩盤打成一比一,但後者因傷主動退出,蘭度成功衛冕,不過這也是他最後一個大滿貫男單冠軍。作為衛冕年終第一的蘭度,此時已經30歲,雖然手握8個男單大滿貫錦標,當中3個法網正是他善長的泥地場舉行,就是欠缺草地場的溫布頓冠軍,結果他為了當年的草地賽季和爭取溫布頓男單冠軍,作出一個驚人決定~放棄當年整個泥地賽季,專心為溫布頓備戰,由於當時他和碧加及艾特堡的世界第一之爭非常激烈,放棄自己善長的泥地賽即意味自己在衛冕年終世界第一的機會大減。
蘭度是底線進攻型球員,發球上網的技術不及麥根萊、艾特堡及碧加等這類草地賽專家,所以正當各路群雄在法網廝殺,自己就專心在草地上苦練發球上網以爭取個人首個溫布頓男單冠軍。
皇后會盃網球賽是溫布頓的熱身賽,當年作為衛冕冠軍的他,在四強及決賽分別遇到麥根萊和碧加這兩位草地專家(兩人都曾在溫布頓男單三奪冠軍),憑藉早早在草地場備戰,蘭度輕鬆擊敗他們,成功衛冕這項草地賽事冠軍。溫布頓大會又尊重原有世界排名系統,把他列為一號種子,但抽籤結果是他可能會在四強遇上另一位草地專家艾特堡。
有驚無險,蘭度和艾特堡都殺入四強,意味雙方必須爭取唯一一個決賽席位。四強比賽中蘭度雖然經常上網,打高位截擊也不差,但艾特堡以嫻熟的半截擊戰術 (低位截擊),令蘭度以直落三盤1-6、6-7、3-6敗陣下來。艾特堡在決賽也驚險擊敗碧加奪冠,令他的世界排名績分追近蘭度,由於蘭度放棄泥地賽季保分戰,加上艾特堡在當年越戰越勇,最終蘭度在當年8月讓出世界第一予艾特堡,艾特堡最後成功當了1990年年終世界第一,其後又在1991年衛冕皇座。相反,已達而立之年的蘭度再沒有回到世界第一。
1990年美網,蘭度在八強的五盤大戰中,被東道主球手森柏斯擊敗,連續打入美網決賽的紀錄鎖定在八次(1982–1989,至今仍然是最長紀錄),後者最終奪得其首項大滿貫男單冠軍。
1991年澳網,蘭度在四強以五盤大戰殺退兩屆盟主艾特堡,但在決賽不敵年輕的碧加,宣告衛冕失敗。已經31歲的他,比賽狀態不斷下滑,更在1991–1992年多次硬地大滿貫不敵年輕的艾特堡。
1992年,他正式加入美國籍。
1993年,他在巡迴賽奪得兩個男單冠軍~慕尼黑站(決賽擊敗東道主球員、1991年溫布頓男單冠軍史迪治)、東京室內賽(決賽擊敗美國新秀托馬田),使他連續在14個賽季(1980–1993)都獲得過至少一項巡迴賽男單錦標。
1994年,蘭度打入了其個人最後一個巡迴賽~悉尼站,他在決賽以直落兩盤6–7, 4–6敗於世界第一的森柏斯。無獨有偶,在澳網男單16強比賽,蘭度也敗於後者,後者最終奪冠並完成男單大滿貫三連霸(1993年溫布頓、1993年美網、1994年澳網)。作為80年代第一霸主蘭度,在生涯末期接連敗於90年代第一霸主森柏斯,也預示眾80年代天王宣告落幕,新一代上位的局面。
1994年夏季,他在曾是自己多次打入決賽的美網男單賽事於第二圈止步。當年的12月21日,接近35歲高齡的蘭度宣告因長期背傷關係,正式告別職業網球壇。
他早期生涯的1978–1984年,主要對手有干納斯、波格、麥根萊和韋蘭特,因為他和前三者先後壟斷網壇連續十四年(1974–1987年)而被稱為「網壇四大金剛」。在84年法網前一共贏過40個ATP官方認可賽事男單冠軍,卻在前四次大滿貫失利,但隨着84年法網決賽反勝麥根萊,奠定日後將後者打下神壇,長期佔據世界第一的基礎。
1985年–1990年夏季,蘭度大多數時間穩佔世界第一,其中包括7奪大滿貫男單冠軍和3奪ATP年終賽冠軍。當時年老的干納斯和被耗盡的麥根萊仍有一定戰力,比他低半代的韋蘭特、艾特堡、碧加和柏·卡殊處於上昇期,及後美國四大天王(森柏斯、阿加斯、古里亞、張德培)皆冒起,以及其他如梅士達、伊雲尼斯域等也開始冒出頭,這個偉大又充滿競爭對手的年代,主角仍是蘭度。
他總共奪得94項ATP巡迴賽單打冠軍(ATP史上認可單打冠軍第四最多,包括8項大滿貫錦標),並且是自公開賽年代(Open Era)以來唯四位至少在連續14個球季每季均獲得至少一項ATP巡迴賽單打冠軍的球員(於2015年被瑞士球員費達拿打破,後來的迪祖高域和拿度更到達17年和19年的紀錄)。生涯單打成績為1068勝242負,勝率為81.52%,獲得獎金共21,262,417美元。
與個性張揚、行為不覊的老對手約翰·麥根萊相反,蘭度的性格內歛、低調,而且打球缺乏激情,也許是他不受球迷歡迎的原因,另外他是男單六個大滿貫以上得主中,唯一一位大滿貫男單冠軍數目比亞軍少的球員,加上從來沒有稱霸溫布頓,也直接影響他在網球GOAT級別比評的地位。
他連續4年打入法網決賽(1984–1987年)並3次奪標,連續8年打入美網決賽(1982–1989年)並3連冠,連續9年打入年終大師賽決賽(1980–1988年)並5次奪標。
自入籍美國後,蘭度定居於美國康涅狄格州。和老對手約翰·麥根萊不同,退役後的他甚少公開參加有關網球事業, 反而醉心打高爾夫球。僅在2005年美網男單決賽後,他為冠軍費達拿和亞軍阿加斯頒獎。
及後,由於年輕球員梅利和他早期生涯相似~在首四個大滿貫男單決賽落敗,使他感同身受,所以決定出任後者的教練。
蘭度兩度成為英國球手梅利的教練,蘭度在2011年12月31日至2014年3月19日首次任教梅利,期間奪得過三項重要男單冠軍(2012年倫敦奧運會、2012年美網、2013年溫布頓),2016年6月12日,蘭度再次執教梅利,結果後者獲得溫布頓男單冠軍,以及在里約熱內盧成功衛冕奧運網球男單冠軍。
蘭度是一名以侵略型底線型球員,右手為正手,反手以單手拍。1980年代,他和碧加是力量型網球代表。
他的特點是擁有良好體能和鬥志,正手力量強勁,而且打球十分科學化。他的發球雖然強勁,卻穩定性略嫌不足,反而穩定而強大的底線抽擊能力、正手和Inside out才是他的致命武器。他在跑動中擊球。
另外,他重視科學化和體能訓練,無論在場內經常研究對手的特點並做筆記,他又有長期僱用自己專用的穿拍師,比賽前更自備木屑、滑石粉去汗和防滑。他使用無塗層的天然腸線(張力一般是72-72.5lb),每次比賽前均帶備多支新穿線的球拍並以膠袋密封,比賽每次換球的時候都會更換新球拍以保持腸線的張力和手感。他被認為是第一個真正意義的職業網球員,他很多職網上的細節在當時來說是十分新穎,更被後世多名職網球員效法和採用,所以蘭度被公認為「現代網球之父」。
他的特點是頭腦冷靜,不會在比賽中情緒激動。因為他來自華約國家捷克斯洛伐克,職業生涯處於在美蘇冷戰的年代後期,他在美國不受大眾的歡迎。《體育畫報》曾形容他說:「冷酷、堅硬、無情,蘭度是一台打球的機器。」 老對手約翰·麥根萊經常說他只是一枱機器、打球欠缺激情和枯燥無味,認為觀眾不會歡迎一枱機器成為世界第一。事實他很少和對手或裁判發生衝突,甚至有球迷向他喝倒采,他的情緒仍不受波動。他認為:「如果觀眾為我喝彩,我會擊敗對手以回報觀眾;如果觀眾為我的對手喝彩,我會更加努力擊敗對手以「回報」觀眾。」1984年美網準決賽,蘭度對陣澳洲名將柏·卡殊,觀眾席上有人不斷地向他喝倒采,甚至有人站起來大喊「艾雲滾回去!」,蘭度依舊面無表情,直至把柏·卡殊擊敗,然後以一個冷漠的背影離開賽場。
泥地、室外硬地和室內賽場(硬地或地毯)等場地是底線進攻型的他最善長比賽的場地。由於他在草地亦常用發球上網戰略,故他在草地場亦有77%獲勝率,他於1986及87年連續在溫布頓網球錦標賽決賽中落敗而獲得亞軍,他在兩屆決賽分別敗於兩位以發球上網為主的網球運動員碧加和柏·卡殊。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
1984 | 法網 | 泥地 | 約翰·麥根萊 | 美國 | 3–6、2–6、6–4、7–5、7–5 |
1985 | 美網 | 硬地 | 約翰·麥根萊 | 美國 | 7–61、6–3、6–4 |
1986 | 法網 | 泥地 | 波恩佛斯 | 瑞典 | 6–3、6–2、6–4 |
1986 | 美網 | 硬地 | 梅奇日 | 捷克斯洛伐克 | 6–4、6–2、6–0 |
1987 | 法網 | 泥地 | 韋蘭特 | 瑞典 | 7–5、6–2、3–6、7–63 |
1987 | 美網 | 硬地 | 韋蘭特 | 瑞典 | 67–7、6–0、7–64、6–4 |
1989 | 澳網 | 硬地 | 梅奇日 | 捷克斯洛伐克 | 6–2、6–2、6–2 |
1990 | 澳網 | 硬地 | 艾特堡 | 瑞典 | 4–6、7–63、5–2(艾特堡因傷中途退出) |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
1981 | 法網 | 泥地 | 波格 | 瑞典 | 6–1、4–6、6–2、3–6、6–2 |
1982 | 美網 | 硬地 | 干納斯 | 美國 | 6–3、6–2、4–6、6–4 |
1983 | 美網 | 硬地 | 干納斯 | 美國 | 6–3、62–7、7–5、6–0 |
1983 | 澳網 | 草地 | 韋蘭特 | 瑞典 | 6–1、6–4、6–4 |
1984 | 美網 | 硬地 | 約翰·麥根萊 | 美國 | 6–3、6–4、6–1 |
1985 | 法網 | 泥地 | 韋蘭特 | 瑞典 | 3–6、6–4、6–2、6–2 |
1986 | 溫布頓 | 草地 | 碧加 | 西德 | 6–4、6–3、7–5 |
1987 | 溫布頓 | 草地 | 柏·卡殊 | 澳洲 | 7–65、6–2、7–5 |
1988 | 美網 | 硬地 | 韋蘭特 | 瑞典 | 6–4、4–6、6–3、5–7、6–4 |
1989 | 美網 | 硬地 | 碧加 | 西德 | 7–62、1–6、6–3、7–64 |
1991 | 澳網 | 硬地 | 碧加 | 德國 | 1–6、6–4、6–4、6–4 |
^ 註解A:為超9賽(共22項冠軍)
^ 註解B:為超9賽(共10項亞軍)
# - 決賽戰至6-0、1-0,因受炸彈恐嚇而取消,蘭度和對手干納斯獲判「雙亞軍」。
## - 決賽戰至6-7、4-1,因天雨影響而取消,蘭度和對手麥根萊獲判「雙亞軍」。
除了職業賽事成就突出外,蘭度曾協助捷克斯洛伐克贏得1980年台維斯盃冠軍。
蘭度對多位曾奪得ATP世界排名第一的球員有較佳對戰成績 :
年份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
ATP男子單打 年終世界排名 |
74 | 20 | 6 | 2 | 3 | 2 | 3 | 1 | 1 | 1 | 2 | 1 | 2 | 5 | 8 | 19 | 54 |
球王任期 | 前任球王 | 繼任球王 | 連續週數 | 累積週數 |
---|---|---|---|---|
1983年2月28日 - 1983年5月15日 | 干納斯 | 干納斯 | 11週 | 11週 |
1983年10月31日 - 1983年12月11日 | 約翰·麥根萊 | 約翰·麥根萊 | 6週 | 17週 |
1984年1月9日 - 1984年3月11日 | 約翰·麥根萊 | 約翰·麥根萊 | 9週 | 26週 |
1984年6月11日 - 1984年6月17日 | 約翰·麥根萊 | 約翰·麥根萊 | 1週 | 27週 |
1984年7月9日 - 1984年8月12日 | 約翰·麥根萊 | 約翰·麥根萊 | 5週 | 32週 |
1985年8月19日 - 1985年8月25日 | 約翰·麥根萊 | 約翰·麥根萊 | 1週 | 33週 |
1985年9月9日 - 1988年9月11日 | 約翰·麥根萊 | 韋蘭特 | 157週 | 190週 |
1989年1月30日 - 1990年8月12日 | 韋蘭特 | 艾特堡 | 80週 | 270週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