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裂變(英語:spontaneous fission)是一種放射性衰變,只發生於高原子序化學元素。由於元素的核結合能原子量約為58個原子質量單位(u)時最高,因此更高質量的原子核可能會自發性地裂變為數個較小的原子核,以及一些單獨的核子

理論上質量數(A)大於等於93的β衰變穩定同量素英語beta-decay stable isobars都可以發生自發裂變(包括α衰變) ,因此理論上能夠自發裂變的最輕天然核種鈮-9393
41
Nb
)和鉬-9494
42
Mo
)。然而在自然界的鈮和鉬同位素中卻都沒有觀測到自發裂變的跡象。

目前只有在質量數232以上的核種中才實際觀測到自發裂變現象的發生。其中最輕的核種為釷-232232
90
Th
),其半衰期大於宇宙的年齡。釷-232是具有發生自發裂變的證據的最輕原始核種英語Primordial nuclide。釷-232、鈾-235235
92
U
)及鈾-238238
92
U
)雖然有極低機率發生自發裂變,但絕大多數時間都進行α衰變。因此這些核種的自發裂變幾乎可以忽略,只在使用衰變分支比計算元素的放射性時用到。鈾-238和鈾-235自發衰變時,衰變碎片會在含鈾礦物晶體結構中留下破壞的痕跡。這些痕跡稱為「裂變徑跡」,是放射性定年法裂變徑跡定年法的基礎。

鋦-250250
96
Cm
)是已知最輕的以自發裂變為主要衰變模式的核種。至於最容易進行自發裂變的元素主要為原子序數為100以上的人造錒系元素錒系後元素,例如等。

要計算一種原子核是否能自發裂變,並其發生時長足夠短以允許現行方法進行觀測,能用以下公式約算:

[1]

其中Z為原子序而A為原子量

顧名思義,自發裂變產物與人工核裂變所產生的相同。但是正如其他形式的核衰變,自發裂變是由於量子穿隧效應,而不像人工核裂變需要以中子或其他粒子撞擊來誘發。自發裂變和誘發裂變一樣產生中子,因此如果達到了臨界質量,自發裂變能夠初始自我維持的連鎖反應。另外,明顯發生自發裂變的放射性核種能作為中子源。例如-252(半衰期2.645年,自發裂變分支比約為3.1%)便有此應用。所產生的中子能用以檢查航空行李中是否藏有爆炸品,或測量高速公路及建築物土質的濕度。

如果自發裂變所減少的原子核數量是可忽略的,那該過程能準確地模擬為卜瓦松分佈。在這種情況下,短時段內發生自發裂變的機率與時長大約成正比。

自發裂變率

自發裂變率:[2]

更多資訊 核種, 半衰期 ...
核種 半衰期 每次衰變的裂變機率 每次衰變的中子產數 每克每秒的中子產數
235U 7.04x108 7.0x10−11 1.86 1.0x10−5
238U 4.47x109 5.4x10−7 2.07 0.0136
239Pu 2.41x104 4.4x10−12 2.16 2.2x10−2
240Pu 6569年 5.0x10−8 2.21 920
250Cm 8300年 0.80 ? ?
252Cf 2.638年 3.09x10−2 3.73 2.3x1012
關閉

事實上239Pu無可避免地會含有一定量的240Pu,因為239Pu在製造時會吸收一顆額外的中子。因為240Pu有高自發裂變率,因此它是必須移除的污染物。武器級的鈈樣本中有不超過7.0%的240Pu。

甚少使用的槍型核彈的臨界接入時間大約為1毫秒,而在這段時間內發生自發裂變的機會需要很小,所以只能使用235U。幾乎所有核彈都用內爆法。

自發裂變在原子核進行超形變時會發生得更快。

歷史

最先發現的裂變反應是由中子引發的裂變。由於宇宙射線能製造中子,所以很難區分由中子引致的裂變和自發裂變事件。用厚厚的一層岩石或水可以有效地遮蔽宇宙射線。自發裂變在1940年由蘇聯物理學家格奧爾基·弗廖羅夫和Konstantin Petrzhak[3][4]在觀察莫斯科地鐵Dinamo站中位於地下60米的鈾時發現。[5]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