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逃出紐約》(英語:Escape from New York)是一部1981年美國反烏托邦科幻動作片,由約翰·卡本特執導,卻·羅素主演。
逃出紐約 Escape from New York | |
---|---|
![]() 電影海報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約翰·卡本特 |
監製 | 賴瑞·法蘭科 黛博拉·希爾 |
編劇 | 約翰·卡本特 尼克·坎斯托 |
主演 | |
配樂 | 約翰·卡本特 艾倫·豪沃思 |
攝影 | 狄恩·康德 吉姆·盧卡斯 |
剪接 | 陶德·拉姆齊 |
製片商 |
|
片長 | 99分鐘 |
產地 | 美國[1][2] |
語言 | 英語 |
上映及發行 | |
上映日期 |
|
發行商 | AVCO Embassy Pictures[1] |
預算 | 600萬美元[3] |
票房 | 2520萬美元[3] |
前作與續作 | |
續作 | 《逃出洛杉磯》 |
各地片名 | |
中國大陸 | 紐約大逃亡 |
香港 | 逃出紐約 |
臺灣 | 紐約大逃亡 |
卡本特於1970年代中期開始撰寫本片的劇本,由於《月光光心慌慌》的成功,使得他得以開始製作電影;成本只約600萬美元,票房卻達到成功的2050萬美元。[3][4]。編劇尼克·坎斯托先前曾與卡本特共同在《月光光心慌慌》中合作創作恐怖殺人魔「米高·邁亞斯」(Michael Myers)。
《逃出紐約》於1981年7月10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贏得了普遍好評與成功的票房[3]。電影提名了四項土星獎,其中包括最佳科幻電影和最佳導演。《逃出紐約》後來成為了一部邪典電影,並於1996年推出了續集《逃出洛杉磯》。
1988年,美國犯罪率上升400%,紐約市淪為重刑犯監獄,已變成廢墟;前往美蘇限武談判的美國總統專機又因激進份子挾持、蓄意墜毀於市內致使美國總統遭綁架。使得重刑犯大蛇·普利斯金(卻·羅素 飾)被要求將功贖罪,潛入紐約於二十四小時內救出總統,否則動脈內的微形炸藥會爆炸。片中充斥許多光怪陸離的劇情發展,對於紐約市物質文明發達形同美國社會拜金主義縮影,卻也製造出不少畸形社會現象予以深刻批判。
《逃出紐約》於1981年7月10日在紐約和洛杉磯上映[1],在夏季,美國票房總計2520萬美元[3]。
電影獲得的評價以正面居多。爛番茄基於53篇評論上,新鮮度高達86%,IMDb平均得分6.9/10[5]。多數影評人稱讚《逃出紐約》採用的骯髒都市的背景和充滿娛樂性的驚險動作是相當古怪、有趣的,且也認為該片有着B級片風格的優勢。卻·羅素的演出獲得了好評,使得羅素為此成名。
續集《逃出洛杉磯》於1996年推出,約翰·卡本特和卻·羅素都回歸分別擔任導演和主演。
2007年3月13日,宣佈了謝拉·畢拿即將在未來的《逃出紐約》重拍版中擔任全新的大蛇·普利斯金一角,但似乎很多影迷不會認同寇特以外的演員[6][7][8]。截至2008年6月一直流傳着這個傳言,佐斯·布連對此事和大蛇的發展也有參與,這在「開發地獄」中結束。2010年,根據紐約雜誌,計劃重回正軌,一個新的重寫。負責《華爾街之金融大鱷》的Allan Loeb表示出了其腳本。據報導,2013年3月24日,英國演員積遜·史達頓和湯·哈迪是符合大蛇這個角色的影星。
該項目因後來長期無消息被認為已取消。2015年10月12日,宣佈《路德探長》的創作者尼爾·克羅斯將為電影撰寫劇本[9]。
2016年12月1日,據TheWrap報導,二十世紀霍士將重拍本片,打算將《逃出紐約》拍成類似《猿人襲地球》風格的電影,但紐約不再是一座高戒備監獄而是座綠意盎然、充滿未來科技的美麗城市,世界其餘的地區則處於危機狀態;此外,大蛇將會有本名和頭銜:「羅柏·大蛇·普利斯金上校」(Colonel Robert Snake Plissken)[10]。2017年3月,據傳,羅拔·洛迪格斯有望執導該重拍電影。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