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塔尼爾·瓦利希(Nathaniel Wallich,1786年1月28日—1854年4月28日),又譯納薩尼爾·瓦立池,出身丹麥植物學家外科醫師。起初他在靠近加爾各答的丹麥殖民地工作,後來加入了不列顛東印度公司。他參加了加爾各答的植物園之建立,並發表許多植物學名,日後許多動植物學者研究他大量的收藏時,常援用他的名字作為命名他所採集的新種類。

快速預覽 納塔尼爾·瓦利希, 出生 ...
納塔尼爾·瓦利希
Thumb
出生1786年1月28日 編輯維基數據
哥本哈根 編輯維基數據
逝世1854年4月28日 編輯維基數據 (68歲)
倫敦 編輯維基數據
母校
職業植物學家、蕨類植物學家、真菌學家、外科醫師 編輯維基數據
僱主
  • Acharya Jagadish Chandra Bose Indian Botanic Garden 編輯維基數據
兒女喬治·查爾斯·瓦利希、Hannah Sarah Wallich 編輯維基數據
關閉

生平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11 sources

出生

瓦利希出生於哥本哈根,原名納坦·本·烏爾夫 (Nathan ben Wulff),父親烏爾夫·本·瓦利希 (Wulff ben Wallich 或作 Wolff Wallich) 是一名於十八世紀末期從漢堡西部小鎮亞爾托納移居至哥本哈根定居的商人。後來他改名為納散·瓦利希,成年後名為納塔尼爾·瓦利希[1]

favicon
1 sources

求學

瓦利希曾於亞伯丁大學求學[2],並於1806年取得了哥本哈根皇家外科醫學院學位[3] ,並於同年年底被指定至當時丹麥位於孟加拉的殖民地塞蘭坡,當時稱為弗雷德里克斯納戈雷 (Frederiksnago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4]),擔任外科醫師[3]。瓦利希曾向植物學家馬丁·瓦爾學習植物學。1807年4月他乘船出發前往印度,繞過非洲南端,於11月抵達塞蘭坡

faviconfavicon
3 sources

加爾各答時期

由於當時丹麥是和拿破崙掌政的法國結盟,所以許多殖民地被英國攻陷,包括了處於外圍的塞蘭坡亦落入英國軍隊控制,瓦利希被關入監獄,1809年由於其學歷,被假釋放出[3][5]。稍後被指定擔任在加爾各答東印度公司植物學家威廉·盧克斯堡 (William Roxburgh) 的助手[3]。由於極差的健康狀況,迫使他在1811年至1813年曾到較溫暖的毛里裘斯,在那裏他繼續他的研究工作[3]

1813年之前,他在植物學上的造詣便已聞名[6],更展現了對印度當地的植物相植被極大的興趣,曾到過尼泊爾緬甸、西印度等地採集,並成為加爾各答亞洲學會會員,並曾於1814年2月2日致函至學會委員會建議成立一個博物館。1814年8月起,瓦利希的名字出現在東印度公司的名單上,擔任助理外科醫師,直到同年12月退休下來,前往擔任博物館負責人[6][3]

學會接受了他的請求並成立博物館,在籌備期間,他奉獻其個人服務與部份植物採集收藏給博物館[6]。於是亞洲學會指定瓦利希為榮譽館長,稍後瓦利希成為亞洲學會東方博物館 (現為印度博物館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之負責人,於1814年6月接管博物館,博物於此時啟用[6]。在他的領導與其私人採集者的努之下,博物館迅速發展起來。大部份瓦利希的私人採集者都是歐洲人,但有一名印度人,巴布·蘭卡瑪·森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abu Ramkamal Sen),他最初是個採集者,後來當上了亞洲學會的祕書[6]

瓦利希幾乎一抵達加爾各答便涉入了東印度公司加爾各答的植物園,自1817年起則成為植物園正式成員,直到1846年退休為止。

1822年,他曾經受好友斯坦福·萊佛士囑咐,到新加坡為當地設計植物園,但由於不明原因,他於隔年返回加爾各答

瓦利希自1828年至1849年間,做了大量的採集工作,製作了一份俗稱《瓦利希目錄》[7]的植物名錄,收錄了超過 20,000 份標本資料,標本的來源為瓦利希的採集品,同時還包括了同時期的採集者,如盧克斯堡、戈麥斯 (Gomez)、威廉·格里菲斯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永久失效連結]等人的採集品。每份標本的採集者皆明白記載於這份目錄之中。目前瓦利希個人收藏的標本在英國邱植物園標本館(K)中獨立存放,稱為瓦利希標本館 (K-WALL)。除了這些收藏,瓦利希把標本的複份寄送給約瑟夫·班克斯爵士 (Sir Joseph Banks),這個部份亦在邱植物園標本館中,但不在瓦利希標本館中。瓦利希的採集品除了典藏於邱植物園,其複份亦廣泛送至其他標本館[8]

瓦利希亦出版了二部重要的書籍《尼泊爾植物圖志》(Tentamen Floræ Nepalensis Illustratæ, vols I-II, 1824-1826) 以及《亞洲珍稀植物》(Plantæ Asiaticæ Rariores, vols I-III, 1830–1832)[9],並繼續從事植物探險的工作。瓦利希最大的貢獻之一是他經常幫助抵達加爾各答,欲前往喜馬拉雅山區的植物採集者。三卷的《亞洲珍稀植物》書中的繪圖,由加爾各答植物園僱用畫家完成:Gorachand146幅,Vishnupersaud109幅,(懷特所僱用的)Rungiah1幅,其餘的圖版則由John Clark與格里菲斯(3幅)完成。書共印刷了250套,其中40套由東印度公司購買。[9]

1835年,瓦利希、格里菲斯、約翰·麥克蘭被指派前往阿薩姆,評估開闢園的前景。茶業委員會的這項任務中,瓦利希與格里菲斯的關係起了變化,瓦利希控告格里菲斯私佔了他的植物採集品,而格里菲斯則抱怨,「如我不斷所說的,根本不可能跟這樣的人共事,他是個脆弱、偏見與虛榮的綜合體。」瓦利希強烈地被討厭著,這可由約翰·麥克蘭在加爾各答博物期刊所發表的文章,以及格里菲斯重新設定了植物園見得一斑。[9][10]

1837年至1938年之間,瓦利希擔任加爾各答醫學院 (Calcutta Medical College) 的植物學教授,同時是哥本哈根大學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榮譽博士,並為丹麥皇家科學暨文學院 (Royal Danish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Letters) 院士。

1842年,瓦利希前往非洲南端 (the Cape),稍後便回到歐洲。在他不在的期間,格里菲斯被提名管理植物園,在由馬六甲前往加爾各答就任的期間,Joachim Otto Voigt (1795–1843)曾接掌一小段時間。

瓦利希對印度藝術歷史亦感到興趣。在擔任第一任亞洲學會東方博物館(今日印度博物館)館長期間,雖未能成功,但曾嘗試讓印度藝術家能簽署藝術工作。[11]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7 sources

退休

瓦利希於1846年退休,1847年至倫敦定居,直到七年後過世,被葬在布倫特區的Kensal Green墓園。

家人

瓦利希有一子一女,喬治·查爾斯·瓦利希(George Charles Wallich, 1815–1899)與漢那·莎拉(Hannah Sarah)。

在植物學上的貢獻

瓦利希曾被要求把加爾各答植物園裏的標本運回英國,那些年中,他發展出了一些創新的方法,包括把種子存放黑糖中運送,還有他曾創下在瓦德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發明之前,把最多活體標本運回英國的記錄。

他的標本保存在瓦利希標本館,是邱植物園標本館中最大館藏者。其他的部份,則被收藏在加爾各答印度中部國立標本館 (CNH,標本館代碼CAL)[12],約有20,500份標本。[13] 印度中部國立標本館是1795年由威廉·盧克斯堡博士所創建,瓦利希為其續任者,並大大地擴展了標本館的規模。[12]

瓦利希最大的貢獻之一是他經常幫助抵達加爾各答,欲前往喜馬拉雅山區的植物採集者。他所採集的標本除了印度尼泊爾,還包括馬來西亞緬甸、以及南非[8]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7 sources

著作

瓦利希在植物學上的著作,其地理涵蓋範圍包括印度尼泊爾丹麥毛里裘斯新加坡、以及南非[8]

  1. 《瓦利希目錄》:目錄的全名《Numerical list of dried specimens of plants in the Museum of the Honl. East India Company /which have been supplied by Dr. Wallich, superintendent of the botanic garden at Calcutta》,這份手寫目錄共有306頁,分為二個部份:第1頁至268頁為瓦利希標本編號1至7683,第二部份為269頁至305頁,是他在倫敦林奈學會發表東印度公司標本館的標本目錄,305頁至306頁則為瓦利希與喬治·邊沁的補遺及勘誤。通常被稱為《瓦利希目錄》,其新種植物的記錄皆為無效發表,這些裸名由G. Don合法化,G. Don亦收錄了己為邊沁, D. Don,以及 Royle所合法化的學名[14]
  2. 《亞洲珍稀植物》:全名《Plantae Asiaticae Rariores: or, Descriptions and figures of a select number of unpublished East Indian plants》三卷,含12部份,分別自1829年至1832年出版,其共同作者還有邊沁, Martius, Meisner & Nees等人,由倫敦Treuttel and Würtz出版,含300幀平版印刷畫,第1至295為植物圖版,296至300幀為地圖。[15]
  3. 《尼泊爾植物圖志》:全名《Tentamen Florae Napalensis Illustratae Consisting of Botanical Descriptions and Lithographic Figures of Select Nipal Plants. Calcutta and Serampore》,含二部,第一部圖版1至25,1824年出版;第二部圖版26至50,1826年出版。[16]
Thumb
選自《亞洲珍稀植物》的圖版10:女王鬱金 Curcuma cordata (Curcuma petiolata)

favicon
3 sources

紀念瓦利希的動植物學名

部分以瓦利希命名的動植物:

faviconfavicon
2 sources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