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糜蛋白酶原(英語:Chymotrypsinogen),也叫胰凝乳蛋白酶原,是糜蛋白酶的無活性前體(酶原),糜蛋白酶是一種消化酶,可將蛋白質分解成更小的肽。糜蛋白酶原是由245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單一多肽鏈。[1]它在胰腺的腺泡細胞中合成並儲存在腺泡細胞頂端的膜結合顆粒內。顆粒從細胞中釋放出來是被荷爾蒙信號或神經衝動所刺激,顆粒溢出到通向十二指腸的導管中。[2]
糜蛋白酶原在進入消化道之前必須處於非活性狀態。這可以防止對胰腺或任何其他器官的損害。它被另一種稱為胰蛋白酶的酶激活為活性形式。這種活性形式稱為π-糜蛋白酶,用於製造α-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切割糜蛋白酶原中精氨酸-15和異亮氨酸-16之間的肽鍵。這會在π-糜蛋白酶分子中產生兩個肽,它們通過二硫鍵結合在一起。一種π-糜蛋白酶通過破壞亮氨酸和絲氨酸肽鍵作用於另一種。活化的π-糜蛋白酶與其他π-糜蛋白酶分子反應,裂解出兩個二肽,即絲氨酸-14-精氨酸-15和蘇氨酸-147-天冬酰胺-148。[3]該反應產生α-糜蛋白酶。[4]α-糜蛋白酶的產量會受到諸如苯丙酸鹽等抑制劑的影響,也受pH、溫度和氯化鈣的影響。[5]
可以使用熒光探針6-對甲苯胺基萘磺酸(TNS)研究活化過程。 TNS與胰凝乳蛋白酶原形成共價鍵,並且當鍵在胰蛋白酶存在下斷裂形成胰凝乳蛋白酶時,熒光增加。[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