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認同是個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源自個人認知上屬於特定社會群體之成員身份。[1][2]

社會認同理論引入了社會認同的概念,作為解釋群體間行為(英語:intergroup behaviour)的一種方式。[3][4][5] 社會認同理論探索「內群體」和「外群體」現象,並基於該觀點,即身份是透過以相對或靈活的方式定義的差異過程構成的,這取決於一個人所從事的活動。[6] 該理論被描述為根據感知到的群體地位差異、感知到的這些地位差異的合法性和穩定性,以及感知到的從一個群體轉移到另一個群體的能力來預測某些群際行為。[4][5] 這與社會認同理論被用來指代關於人類群體認同的一般理論化的場合形成鮮明對比。[7]

約翰·特納 (John Turner) 等以自我歸類理論的形式發展了相關之理論[1][5][8],建立在社會認同理論的見解之上,以對自我和團體過程進行更通泛的描述。[3][5]

社會認同理論表明,如果一個組織可以改變他們的自我認同或他們的部分自我概念,這些自我概念源自對群體的了解和對群體的情感依戀。[4]

社會科學家 威廉·格雷厄姆·薩姆納
社會生物學家 Henri Tajfel

理論

社會認同理論指出,人類的社會行為受到他人的行為和當代的社會標準而異。社會認同是個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源自相關社會群體的感知成員身份。 正如社會心理學家Henri Tajfel和John Turner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最初提出的一樣,[9]社會認同理論引入了社會認同的概念作為解釋群體間行為的一種方式。[10][11]社會認同理論被描述為一種基於感知到的群體狀態差異,感知到的合法性和狀態穩定性的穩定性以及感知從一個群體遷移到另一群體的能力的理論來預測某些群體間行為的理論。這與「社會認同理論」一詞用於指代人類社會自我的一般理論形成對比。而且,儘管一些研究者已經如此對待它,社會認同理論從未打算成為社會分類的一般理論。正是由於對社會認同理論範圍有限的認識,約翰·特納及其同事才以自我歸類理論的形式發展了堂兄理論,正是基於對社會認同理論的洞察力來實現的。對自我和群體過程進行更一般的描述。[12] 社會認同理論認為,組織可以改變個體的行為,只要它能夠改變其對群體的知識和情感依戀所產生的自身身份或部分自我概念。[10]

歷史背景

20世紀20年代末,集體主義的觀點幾乎從主流社會心理學中消失,與此同時,第一個社會認同理論的正式聲明發報中,Tajfel寫了對當時的社會現象的看法:

「在罷工行動中使我們了解到社會分類仍然是一個浮擺不定的概念。社會行為與社會分類並沒有直接明確的連結。而怎樣的社會分類又會較突出或不顯著?到底什麼樣的社會現況促使這個情形呢?通過階級制的社會分類,導致社會氛圍不佳,使得大眾感到他們是在與其他群眾長期衝突,而大眾的心理轉變,也會因為穩定的社會制度到不穩定的社會制度而起著變化。

因此,在部分社會認同理論反映了大眾對重建一個更集體的自我和社會群體的社會心理願望。」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