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沙林(Sarin)是一種神經毒劑,透過抑制乙酰膽鹼酯酶來破壞神經系統的功能。沙林在人體中的降解速度很慢,具有累積毒性。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12月18日) |
沙林 | |
---|---|
IUPAC名 (RS)-2-(fluoro-methyl-phosphoryl)oxypropane | |
別名 | 甲氟膦酸異丙酯 |
識別 | |
CAS號 | 107-44-8 |
PubChem | 7871 |
ChemSpider | 7583 |
SMILES |
|
InChI |
|
ChEBI | 75701 |
性質 | |
化學式 | C4H10FO2P |
摩爾質量 | 140.09 g·mol⁻¹ |
外觀 | 無色水狀液體 |
密度 | 1.0887 g/cm³(25°C) 1.102 g/cm³(20°C) |
熔點 | −56 °C |
沸點 | 158 °C |
溶解性(水) | 易溶於水 |
蒸氣壓 | 197 Pa(20°C) |
危險性 | |
歐盟危險性符號 | |
警示術語 | R:R26/27/28 |
安全術語 | S:S13-S45 |
NFPA 704 | |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
藥學 |
藥學科學 |
藥理學 - 藥物化學 |
生藥學 - 天然藥物化學 |
藥劑學 - 藥物分析 |
臨床藥學 - 藥事管理學 |
相關職業 |
藥劑師 |
列表 |
合成藥物列表 |
其他 |
維基藥學專題 |
1938年,沙林由德國法本公司的研究者格哈德·施拉德(Gerhard Schrader)、奧托·安布羅斯(Otto Ambros)、G.李特爾(Gerhard Ritter)、范·德爾·林德(Van der Linde)首次發現[1],為研製新型殺蟲劑的副產物,這種毒劑就是以上述4個人的姓中的5個字母命名為「Sarin」。德國人很快發現這種毒氣的軍事價值,並投入生產,但是二戰期間並未使用。二戰後,這種毒劑才開始在世界範圍內生產。美軍代號GB,蘇軍代號P-35。
沙林有多種合成路線,從DC(甲膦酰二氯)出發合成沙林的反應如下[2]:
沙林可經由皮膚、眼睛接觸、呼吸道吸入或由口食入等途徑危害身體,抑制乙酰膽鹼酯酶活性,使乙酰膽鹼堆積,損害神經系統功能,其半數致死量(LCt50,大鼠,吸入)為26.2ppm(150 mg/m³)/10min,其立即威脅生命健康濃度(IDLH,大鼠,吸入)為0.0175 ppm(0.1 mg/m³)[3]。沙林毒氣的致死機理和其他神經類毒氣類似,通過妨害突觸間隙神經遞質的作用麻痹肌肉,包括呼吸系統所必需的肌肉,從而造成窒息。即使非致死劑量的沙林侵入人體,也會造成瞳孔縮小、視力困難、胸部緊塞、頭痛、噁心以及嘔吐等症狀,更大濃度時亦會使人暈眩、焦慮、心智損傷、肌肉痙攣、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沙林的吸入半致死數為35mg-min/m³(3ppm暴露2min)[來源可靠?]。可為病患注射阿托品以減輕繼發症狀,提高其存活率。應優先救治仍有心跳和脈搏明顯的患者。
可能的解藥: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