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日語:板橋/いたばし Itabashi */?)是東京都板橋區的地名、町名[2][3]。本項主要記述現行行政地名的板橋一丁目-四丁目。
Quick Facts 板橋, 國家 ...
Close
板橋區全域已實施住居表示。
「板橋」是舊中山道宿場等的歷史地名、橋樑名、車站名、東京都自治體名。
- 中山道整備、宿驛傳馬制度確立(江戶時代初期)以前-板橋鄉 (日本)。
- 中山道宿場時代(江戶時代)-板橋宿。
- 舊中山道橋樑-板橋 (石神井川)。
- 鐵路車站-板橋站。
- 東京都自治體-板橋區。
- 1932年板橋區成立時,舊板橋町大字下板橋地域重編為(舊)板橋町一丁目〜十丁目,與現在的板橋一丁目〜四丁目不同。(舊)板橋町一丁目相當於現在的板橋一丁目〜二丁目,(舊)板橋町二丁目相當於現在的大山東町、大山金井町等,(舊)板橋町三丁目相當於現在的熊野町、中丸町、南町等,(舊)板橋町四丁目相當於現在的幸町、大山西町等。
- 板橋作為自治體名,也是這一帶的代表地名。志村、上板橋、赤塚地區等地都可見到企業分店以「板橋」命名。
位於板橋區東南部。北鄰仲宿與加賀,東接北區瀧野川,南連豐島區池袋本町,西通大山金井町、大山東町與冰川町。東邊為板橋區-北區界,南邊為板橋區-豐島區界。町域中央有國道17號(中山道),東邊有東日本旅客鐵道赤羽線(通稱埼京線),西邊有東京都道317號環狀六號線(山手通)通過。石神井川流經板橋四丁目東北部。板橋區役所等多所公家機關坐落町內。
依據2014年(平成26年)1月1日的公告地價,板橋2-14-6的住宅地價為41萬8000日圓/m2。[4]
廢藩置縣實施前,此地屬武藏國豐島郡下板橋宿、瀧野川村與金井窪村各一部分。是中山道板橋宿中最靠近江戶的平尾宿地區,設有與川越街道分岐的「平尾追分」。
- 14世紀(室町時代初期):觀明寺創建。
- 1602年(慶長7年):德川家康下令整備中山道,板橋宿為中山道的江戶日本橋側第一宿。
- 1602年(慶長7年):德川秀忠來到此地迎接入府江戶的加賀藩前田利光(後前田利常)。
- 1604年(慶長9年):在中山道日本橋起點二里地點設置平尾一里塚。
- 1635年(寛永12年):實施參勤交代制,加賀藩等30藩利用中山道入府江戶。
- 1639年(寛永16年):川越城主松平信綱下令修建川越街道為中山道脇往還,本地設置平尾追分。
- 1679年(延寶7年):加賀藩主、金澤城主前田綱紀拜領現在的加賀一丁目、二丁目與板橋三丁目、四丁目部分土地,下屋敷約6萬坪。最盛期達21萬坪。
- 1696年(元祿9年):開鑿千川上水。
- 1868年(慶應4年):新撰組局長近藤勇在下總國流山被捕,羈押至官軍總督府所在的板橋宿。近藤勇居留在平尾宿脇本陣(豐田家)約20日,之後在現北區瀧野川斬首[5]。
- 1871年(明治4年):編入東京府。實施大區小區制。
- 1872年(明治5年):廢止傳馬、宿驛制度。開設板橋郵便取扱所(現板橋郵便局)。
- 1874年(明治7年):開設第九大區四、五小巡査屯所。1881年改稱板橋警察署。
- 1878年(明治11年):依郡區町村編製法設置北豐島郡,為東京府北豐島郡下板橋宿、瀧野川村、金井窪村。北豐島郡役場設於本地。
- 1884年(明治17年):舊板橋宿大火,現在的本町、仲宿地區全毀。
- 1885年(明治18年):日本鐵道品川線品川 - 新宿 - 赤羽開通,板橋站開業。1906年國有化,1909年成為山手線。
- 1888年(明治21年):東京府第一條府道王子新道開通。
- 1889年(明治22年)4月1日:市制町村制施行,下板橋宿瀧野川村、金井窪村、中丸村合併成立板橋町。本地為東京府北豐島郡板橋町大字下板橋、大字瀧野川、大字金井窪。
- 1909年(明治42年)12月:國有鐵道(當時由鐵道院管轄)山手線電氣化。
- 1914年(大正3年):東上鐵道池袋 - 田面澤(たのもさわ。現在的埼玉縣川越市)間開通,板橋町大字瀧野川的下板橋站開業。
- 1918年(大正7年):板橋乘合自動車(戰後整合為國際興業巴士)開設巢鴨站-板橋站間的路線,是現在板橋區內第一條路線巴士。
- 1920年代,巴士路線終點自板橋站延長至志村兵器庫前(現在北區西丘,國際興業巴士赤羽營業所附近)。
- 1923年(大正12年):王子(王志とも)乘合自動車商會(戰後整合為國際興業巴士)開始運行王子站 - 板橋役場 - 志村戶田橋間的路線巴士。
- 1924年〜1925年(大正14年):進行山手線池袋 - 赤羽間複線化工程。
- 1926年(大正15年):廢止北豐島郡役場。
- 1928年(昭和3年):東京府立第九中學校(現東京都立北園高等學校)開校。
- 1928年(昭和3年):町內的千川上水暗渠化。
- 1929年(昭和4年)5月:東京市電氣局營運開通巢鴨車庫 - 下板橋(後都電志村線)的路面電車路線。開設板橋局站(板橋郵便局。後板橋站前),下板橋站(後板橋五丁目)。行經巢鴨站、水道橋、大手町往日比谷的舊24系統開始營運。東武東上線電氣化。
- 1932年(昭和7年)10月1日:板橋區成立,此地屬東京府東京市板橋區(舊)板橋町一、二、五、六、八丁目(1943年8月1日東京都制施行)。開設板橋區役所、板橋消防署。
- 1933年(昭和8年):中山道新道(國道17號)開通。
- 1935年(昭和10年):東武東上線複線化,下板橋站移至現在的豐島區池袋本町四丁目。
- 1940年(昭和15年):現在的東京都道317號環狀六號線(山手通)開通。
- 1943年(昭和18年):遊郭新藤樓休業,板橋遊郭廢止。
- 1944年(昭和19年):都電志村線延長至志村(之後的志村坂上),開設板橋區役所前站。
- 1945年(昭和20年)4月13日:美軍轟炸機B29轟炸東京。
- 1962年(昭和37年):谷端川暗渠化。
- 1965年(昭和40年)1月1日:實施住居表示,(舊)板橋町一、二、五、六、八丁目重編為(新)板橋一丁目〜四丁目。
- 1966年(昭和41年)5月28日:都電志村線廢止。
- 1968年(昭和43年)12月27日:都營地下鐵6號線開通,新板橋站與板橋區役所前站開業。
- 1972年(昭和47年):國鐵將赤羽線定為正式路線名稱[6] 。
- 1977年(昭和52年)8月19日:首都高速5號池袋線北池袋出入口 - 高島平出入口間開通。
- 1978年(昭和53年):廢止都營巴士、國際興業巴士共同運行的東55系統,中山道板橋區役所 - 西巢鴨間運行的路線巴士消失。
- 1986年(昭和61年):東武東上線廢止貨物業務。
- 1999年(平成11年):板橋站廢止貨物業務。
- 2002年(平成14年):首都高速中央環狀線王子線開通,開設板橋JCT。
來自區內石神井川的橋樑「板橋」。地名最早出現在約800年前的鎌倉時代。
- 國際興業巴士
- 板橋站、板橋一丁目、板橋四丁目
- 板橋區役所、大山東町(舊稱:板橋電話局前)
- 池20:往高島平操車場、往池袋站西口
- 池21:行經舟渡町往高島平站、往池袋站西口
- 行政
- 板橋區役所
- 板橋消防署
- 板橋警察署
- 板橋年金事務所
- 教育
- 板橋區立板橋第二小學校
- 板橋區立板橋第四小學校
- 板橋區立板橋第五中學校
- 東京都立北園高等學校
- 公園
- 南板橋公園
- 谷端川兒童遊園:位於1962年暗渠化的舊谷端川上的遊步道公園。
- 神社、寺院、教會
『角川日本地名大辭典 13 東京都』,角川書店,1991年再版,P795
『いたばしの地名』板橋區教育委員會,1995年,P189-190
一般認為斬首場所是「板橋刑場」,但沒有資料佐證,因此也有可能是在鈴森、小塚原等幕府公認常設刑場處刑。
之前已是該路線的通稱名。1985年開業的「埼京線」也是通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