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福建話拼音泛指流通於東南亞(包含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1]等)閩南裔華人所使用的閩南語拉丁化書寫,廣泛作為文字並用於書面文中。這類拼音不僅侷限在福建話族群使用,更有許多詞彙藉着拼音化融入當地語言中[2]。這類拼音書寫方式深受殖民母國語言的影響,如新加玻和馬來西亞深受英語正寫法的影響,而印尼則受荷蘭語正寫法影響[3]。這類拼音缺乏統一原則,系統性與規則性較如白話字等拼音方式薄弱,彼此之間也存在差異,但仍有一定規則性。這類拼音多見於地名、人名、商號等[4]。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 (2018年4月1日) |
分類
歷史上,印尼曾受荷蘭長期殖民,因此無論印尼語或印尼福建話的拼音系統都深受荷蘭語正寫法的影響。許多閩南裔印尼作家曾大量創作華人馬來語小說,許多福建話人名或詞彙都藉由荷式拼音保存在這些作品中。人名方面,許多閩南裔人物都以福建話拼寫自己的名字,如郭德懷(Kwee Tek Hoay)、趙雨水(Tio Ie Soei)、李金福(Lie Kim Hok)等等。而許多小說也都以福建話作為著作名稱,例如《七粒星》(Tjhit Liap Seng)、《薛寶玉》(Sie Po Giok)等等。隨着部份華人與印尼人長期融合,不少印尼語已參雜了福建話詞彙[2][5]。而在棉蘭地區,仍有相當比例的福建話被應用在生活與工作場合中[6]。
閩南語漳州方言曾隨着明清時代的中菲通商與移民,進入呂宋島[1]。1592年左右,西班牙傳教士高母羨著《漢語基督教教義書》閩南語版本問世,該書以閩南語漢字寫成,稍晚於閩南本土的《荔鏡記》[1]。17世紀,當地西班牙人曾編撰西班牙語-漳州方言用詞對譯本,名為《漳州話詞彙》,收錄近2000個詞彙[7][8]。1617年,也有《旅菲律賓唐人話字匯》出版問世[1]。
音標系統
新馬式拼音 | 白話字 | 舉例 |
---|---|---|
A | A | Ang Mo Kio |
B | B | Lim Boon Keng |
Ch | Ch | Lee Choon Seng |
Ch | Chh | Chua Chu Kang |
Ck | K | Khoo Teck Puat |
D | T | Astro Hua Hee Dai |
E | E | |
Ee | I | Chee Soon Juan |
Ew | Iu | |
G | G | Goh Keng Swee |
Gh | Ghee Hin Kongsi | |
H | H | Kwek Hong Png |
I | I | |
J | Ch | |
K | K | Kwa Geok Choo |
Kh | Goh Keng Swee | |
Kh | Kh | Eric Khoo |
L | L | |
M | M | |
N | N | |
Ng | Ng | Ng Eng Teng |
O | O | Lim Han Hoe |
Oo | U | Khaw Boon Wan |
Ow | O | Hoon Thien How |
P | P | Toa Payoh |
Q | K | Quek Leng Chan |
S | S | Tan Kim Seng |
T | T | Yew Tee |
Th | Th | Hoon Thien How |
W | U | Lee Seng Wee |
Y | I | John Yap |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