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曾少時學習鄭玄註解的《周禮》、《左氏春秋》,以教授經學為業,趙郡三次徵辟他擔任功曹,李曾都沒有就任,門人弟子勸他,李曾說:「功曹的職務,雖然是鄉里徵選的最高等次,還是郡吏罷了。侍奉他人,怎麼容易。」州刺史徵召李曾擔任州主簿,李曾到任月余,感嘆的說:「梁竦說過:『州郡之職,讓人空自勞苦。』不能奉行大道,是我自身的憂慮。」李曾於是回家繼續講學。魏道武帝拓跋珪時期,李曾被徵召擔任博士,外任趙郡太守,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劫匪盜賊逃竄。魏明元帝拓跋嗣嘉獎了李曾。并州的丁零人長期危害太行山以東地區,得知李曾能讓百姓為之盡力,畏懼不敢進入趙郡境內。賊寇在常山郡境內得到一隻死鹿,說是得於趙郡,賊寇首領責備他,下令將鹿送回原處。鄰郡為此做歌謠說:「假冒趙郡的鹿,仍勝過常山的粟。」李曾就是受到如此畏懼。李曾去世後,朝廷贈予平南將軍、荊州刺史、柏仁子,諡號懿[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