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忠(1921年2月19日—2009年1月11日),男,河南輝縣人,中國魚類學家,中國海洋魚類淡水魚類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3][4]

Quick Facts 李思忠, 出生 ...
李思忠
Thumb
攝於1950年代
出生(1921-02-19)1921年2月19日
 中國河南省輝縣
逝世2009年1月11日(2009歲—01—11)(87歲)
 中國北京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知名於
頭銜中國魚類學會副理事長 (1989年-1993年)
學歷
經歷
學術背景
學術導師張春霖
學術工作
學科魚類學魚類演化英語Evolution of fish動物地理學魚類區系水產資源調查
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著名作品
Close

生平

1937年至1940年就讀於河南省立汲縣師範學校;因戰事該校曾在黃河南岸的禹縣南陽等地漂泊。畢業後,考入經濟部農本局福生莊業務人員訓練班[註 2];而後曾在韓城等地擔任福生莊基層工作人員。1942年進入蘭州西北師範學院博物系學習。1946年畢業後相繼任職於開封黎明中學、河北灤縣師範學校。1947年暑後應好友柏楊之邀去瀋陽,時值國立長白師範學院國共內戰由吉林南遷至瀋陽,在該校教授脊椎動物學[5]。1948年夏長白師範學院繼續南遷至北平時,考入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併兼任師大助教[5][6],師從中國魚類學研究先驅張春霖教授。1950年5月畢業,最初任職於楊鍾健領導的中國科學院編譯局(科學出版社前身);1950年10月中國科學院動物標本整理委員會動物研究所前身)於北京西郊公園成立,由陳楨出面被調至該委員會,全職負責原靜生生物調查所國立北平研究院動物學研究所動物標本的整理、整合 [7][5][1][註 1],並參與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自1950年代初開始的籌建。[8]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室、動物研究所相繼成立後,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曾任中國魚類學會維基數據所列Q114929159[註 3]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副理事長,北京市水產局漁業顧問團顧問兼副團長、北京市水產學會理事,《中國動物志》、《動物學報》、《動物分類學報維基數據所列ISSN 1000-0739》、《中華大典·生物學典·動物分典》維基數據所列Q116229646編委等。[9][10]1992年10月,由於「為發展我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獲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及證書。

著有學術論文至少60餘篇(及科普雜文約40篇)[9][11],涵蓋中國魚類分類區系、魚類地理分佈、魚種人工移殖[12]等廣泛的領域,為中國現代魚類學的發展[4][3]、魚類中文名詞審定[註 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及知識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1951年受當時河北省水產局局長楊扶青之邀,參與了河北沿海魚類和漁業的調查;其後與業師張春霖等在1952年發起、參與了中國最早的海魚普查[3][註 5],為《黃渤海魚類調查報告》維基數據所列Q119953094(1955年出版 [14])、《南海魚類志》維基數據所列Q119984669(1962年[註 6])、《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維基數據所列Q118534227(1979年 [15][16])及《中國魚類系統檢索》維基數據所列Q118501772(1987年 [17])等中國現代水產基礎科學及魚類分類研究里程碑著作的主要作者之一。 曾主編《新疆魚類志》維基數據所列Q119984445(1979年)。[18][19] 由他主寫的《中國動物志:硬骨魚綱 鰈形目》維基數據所列Q105404712中國動物志魚類系列最早出版的一卷。 2007年起曾負責《中華大典》魚類部分的編寫。[10]

1957年反右運動之後曾長期蒙受不白之冤[註 7][20]。他一生中幾個最為重要的工作(包括若干魚類新種的發現[註 8] 及有關中國淡水魚類動物地理的代表性專著《中國淡水魚類的分佈區劃維基數據所列Q105405042[4][21][註 9])是在逆境中完成的。作家柏楊1948年11月離開瀋陽路經北平時曾暫住師範大學研究生宿舍李思忠處[22][23][6][5];1988年10月重返大陸時與李思忠在北京見面,回台後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文,記述了兩位同鄉、好友分別近四十年後的重逢[24]

部分獲獎著作、學術見解及科普寫作

作者親身參加的對中國水域魚類系統調查,足跡南至西沙群島海域[註 5][15],北至新疆北部[註 9]。這些野外調查,以及他對靜生生物調查所及國立北平研究院動物標本的整理、整合[1][2],為其後學術生涯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中國淡水魚類的分佈區劃

其《中國淡水魚類的分佈區劃》(1981年)[註 9]是迄今最為詳盡分析中國淡水魚類區系組成及分佈特點的專著[21][4][28],首次將中國依淡水魚類自然分佈英語Species distribution劃為5區(北冰洋黑龍江水系的北方區、華西區、寧蒙區、華東區和華南區)、21亞區;以自然環境和地史變化闡明各處魚類特徵及異同,有很多創新性的貢獻,1986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獎。此書及相關論文中他認為中國淡水魚類種群動物地理南北分區大致應以廣義南嶺(南嶺山脈武夷山脈仙霞嶺天台山,即胡煥庸線以東長江水系珠江等南方沿海水系的分水嶺)為界,其南大致為東洋區(對應中國境內的華南區);此觀點接近華萊士森為三英語Tamezo Mori所提出的東洋界古北界在中國境內的分界,而有別於通常所認為劃分中國陸棲動物英語Terrestrial animal南北兩大區系的秦嶺-淮河線[7][29][30][31][32] 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劃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淡水生態區域英語Ecoregion#Freshwater時,引用了該書內容作為參考。[19] 此書被認為是1949年以後中國學者魚類學代表作之一。[33][4] 他根據淡水魚類習性及分佈特點最早提出在新疆賽里木湖冰斗湖)人工引入冷水性魚類、在北京郊區引進銀魚或利用山溪養殖虹鮭等建議,自1980年代開始實施以來均獲得成功。[12][9]

他與孫儒泳及姚鴻震[註 10]三人1989年共同在《工商時報》上提出建議,通過結合農林產品種植與海魚蝦、半鹹水魚或淡水魚養殖綜合治理鹽鹼地。過去三十多年間發表的學術資料與養殖實踐[34]顯示他們的建議具有相當可行性及發展潛力。水產養殖近年已被中國農業農村部推薦為改造利用鹽鹼地的一種成功模式。[35]

中國動物志

鰈形目魚類的起源、演化及分佈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等五篇論文獲1991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三等獎[36]。 專著《中國動物志, 硬骨魚綱: 鰈形目維基數據所列Q105404712》為《中國動物志 硬骨魚綱》系列最早(1995年)出版的一卷,199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在此捲動物志和鰈形目魚類骨骼、形態比較研究基礎上,作者提出鰈形目魚類及其各科為單系群的判斷,並認為鰜科是鰈形目演化過程中最原始的一科[37][註 11]。 專著《中國動物志, 硬骨魚綱: 銀漢魚目 鱂形目 頜針魚目 蛇䲁目 鱈形目維基數據所列Q105404943》由合作者張春光維基數據所列Chun-Guang Zhang[註 12] 整理修改於2011年出版。[11] 《中國動物志》相關卷冊的編寫、出版,被認為在中國動物學研究發展的歷史上具重要意義。[8]

黃河魚類志

遺著《黃河魚類志維基數據所列Q24087826》於2015年11月在台灣出版,系統描述了黃河流域170多種土著魚類,從動物地理的角度探討了黃河魚類區系的組成,並收錄作者魚類學論文、序言、述評、科普雜文、回憶等共50餘篇 [7][註 13];此書修訂版由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於2017年底在大陸出版。[29] 李思忠於六十多年前開始的對黃河魚類[錨點失效]的系統調查[註 14]以及何志輝1980年代主持的黃河水系漁業資源調查,為研究半個多世紀來黃河魚類生物多樣性變化及人類活動對水生生態的深遠影響、相關環境與生態保護措施的效果評估提供了難得的歷史資料和參考。[40][41]

依據黃河魚類種群的分佈特點、黃河流域地質歷史及自然地標,他認為甘肅與寧夏之交、青藏高原東北緣與衛寧平原分界的黑山峽維基數據所列Q120755528[註 1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出口可作為黃河幹流上游與中游的分界;壺口瀑布可作為黃河中游與下游的分界[註 16]。黃河上游流經青藏高原山嶺之間、高寒沼澤草原及其東北緣,屬中國淡水魚類地理分佈華西區的青藏高原亞區及隴西亞區;中游呈「」形河套貫穿寧蒙高原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對應寧蒙高原區的河套亞區;下游流經汾渭盆地、晉豫峽谷等低海拔谷地及華北平原地區,為華東江河平原的河海亞區。[7][29]

現代魚類知識的系統普及

1950年代初曾與其導師張春霖先生以及朱元鼎先生共同編寫、審定了《脊椎動物名稱》維基數據所列Q97461220一書內有關魚類的中文名詞[註 4][13][42];1980年代曾參與寫作、審改《中國大百科全書》魚類(特別是其中鰈形目鱈形目金眼鯛目鯉形目)條目[43];1990年代與解玉浩維基數據所列Q114798181孟慶聞等共同主持了《中國脊椎動物大全維基數據所列Q116186813》(2000年)魚類部分的編寫。 加拿大學者的魚類系統分類學名著《世界魚類》(第二版)在他及合作者的努力下被譯成中文,由台灣水產出版社出版(1994年)。曾在《中國青年報》、《科學大眾》維基數據所列Q116223789《生物學通報》維基數據所列Q116221905《中國科技術語》維基數據所列Q15760961等報刊雜誌發表數十篇科普文章。[44][7]

俄羅斯魚類學家П.Ю. 施米德特英語Peter Schmidt (zoologist)的科普著作《魚類的洄游》維基數據所列Q118408859曾由李思忠翻譯成中文,於1958年出版。在他半個多世紀科學生涯中,他曾著文系統地介紹過洄游性魚類如七鰓鰻[45]鮭魚[46]鱘魚[47]香魚[48]河魨[註 17]松江鱸[註 17]日本鰻鱺[註 17]花鰻鱺[49]窄體舌鰨[註 18]等。[註 19] 在他看來,魚類為了延續後代或回歸故鄉而克服千難險阻的洄游,是在生物學層次上對生命意義的一種詮釋。

對古文獻魚類記載的發掘和傳承

李思忠認為中華民族喜愛魚類有兩個含義:一是很早就發展了漁獵和養殖,喜吃食用魚;二是喜愛與魚相關的習俗及文化活動英語Human uses of fish,例如在中國古文獻中有大量以魚命名的人物及有關魚類的觀察。[50] 他重視研究中國古代作品對魚類的記載,藉以考察人類活動(如引種移殖、開鑿運河[51]等)產生影響之前土著魚類的自然地理分佈。[52][42][53] 他與方芳英語Fang Fang Kullander[註 2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合寫的有關四大家魚天然分佈的論文,在從事歷史生物地理學水產養殖水生態保護等領域的學者中被較廣泛引用。[54][51]

作為《中華大典·生物學典·動物分典》維基數據所列Q116229646編委,他在去世前近兩年時間內查閱了有文字記錄以來的大量中國古代文獻資料(包括《詩經》、《爾雅》、《說文解字》、《本草綱目》、《閩中海錯疏》等),按照現代分類體系對古籍里有關軟骨魚綱及硬骨魚綱魚類的記載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整合、分析、考察。該書魚類部分在他離世後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同事張世義維基數據所列Q28149264先生[註 21]完成。[10]

發現或命名的魚類新種、亞種

主要學術著作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