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坡高架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克拉塞洞鐵路橋(泰語:สะพานถ้ำกระแซ,羅馬化:S̄aphān t̄ĥả krasæ)又稱旺坡高架橋(英語:Wang Pho Viaduct 或 Wampo Viaduct),是一條沿着奎內河懸崖的木造高架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由日軍的盟軍戰俘建造,為泰緬鐵路的一部份。由於高架橋附架有另一條較細的另外一條橋樑,由此有時亦稱為雙高架橋(Double Viaduct)[1]。時至今日,橋樑仍然被使用,並且可以到達旺坡站[2]。
歷史
1939年,大日本帝國已計劃建設一條連接泰國和緬甸的鐵路,最終在1942年9月16日動工[3]。建造期間遇到了巨大的懸崖,於是決定沿着此奎內河懸崖修建一條木造高架橋[4]。
鐵路由盟軍戰俘負責修建,日軍把戰俘運送至當地興建,戰俘需要步行至建築地點[5]。1943年3月[6],700名英國、600名澳洲、450名荷蘭戰俘和100名泰國勞工被分派到建造這橋樑。他們被分成兩更,每更約1,000人日以繼夜地工作。在首次爆破工程中,部份懸崖倒下使許多戰俘喪生[4],此外陡峭的懸崖亦使不少工人失足致死[7]。在潮濕季節,地面變得濕軟,使人們難以站立[8]。
旺坡高架橋最終在1943年4月完工,歷時17天修建[4]。經過不斷強化和修護,高架橋時至今日仍然使用[9],並成為一個旅遊景點[10]。1944年12月,戰俘回到建築營地興建一條連接旺坡和土瓦的道路[6],道路寬3米,直線距離110公里,於1945年6月5日完工[1]。
克拉塞洞穴(Krasae Cave)位於高架橋沿線,由戰俘們修建,後來變成了一座佛教寺廟並開放給旅客[11]。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