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在本能寺(日語:敵は本能寺にありてきはほんのうじにあり)是基於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明智光秀本能寺之變時據稱所說的話演變而來的慣用句

明智光秀奉主君織田信長之命,從丹波龜山城出發,原本應前往備中支援與毛利家交戰中的羽柴秀吉。然而,他宣稱真正的敵人是正暫住在本能寺的織田信長,於是軍隊轉向東進,直奔京都的本能寺。據傳這句話是在此時說出的,但同時代的史料中並未留下光秀說過這句話的記錄,後世認為這句話是後人虛構的。然而,作為明智光秀表明決心的經典場景,這句話經常出現在許多小說、電影、電視劇等虛構作品中。

由此引申為一個慣用句,表示真正的目的另有所圖,還衍生出了「敵本主義」這一縮略語,用來形容隱藏真實目的的行動[1]

相關記載

  • 據稱成書於寬永18年(1641年)的林羅山《織田信長譜》中,記載大江山日語大江山相關事件時提到:「光秀曰:敵在本能寺。於是眾始知其有叛心」[2]
  • 元祿年間(1688年—1704年)編撰的軍記物明智軍記》中記載,明智光秀稱「敵在四條本能寺、二條城」。
  • 文政9年(1826年)完成的賴山陽日本外史》則記述,明智光秀在渡過桂川時說:「吾敵在本能寺矣」。正是由於賴山陽的這段記述,這句話才廣為人知[3]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