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戰間期德國與蘇聯關係指自布列斯特和約簽訂至蘇德戰爭爆發期間雙邊關係史。1918年3月3日,由德國主導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簽署,此條約結束了德國與蘇俄(蘇聯前身)的戰爭狀態。[1]幾個月後,德國駐莫斯科大使威廉·馮·米爾巴赫被俄羅斯左翼社會革命黨人槍殺,左翼社會革命黨人試圖藉此重啟俄羅斯與德國之間的戰爭。1918年11月6日,阿道夫·約夫領導的整個蘇聯大使館因為他們積極支持德國革命而被驅逐出德國。卡爾·拉狄克還於1919年在魏瑪德國非法支持共產主義顛覆活動。
此條目目前正依照其他維基百科上的內容進行翻譯。 (2022年3月10日) |
從一開始,兩個國家都試圖為推翻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所建立起的新秩序而努力。戰後德國在繁重的賠款下苦苦掙扎,並被《凡爾賽條約》的集體責任條款刺痛,是一個飽受戰後政治動亂困擾的戰敗國。這場戰爭和俄國內戰使德國和蘇聯都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這令他們在戰間期的關係迅速升溫。[2][3]同時,他們關係的動態是由缺乏信任和各自政府擔心其夥伴擺脫外交孤立而轉向法國第三共和國(當時被認為擁有歐洲最大的軍事力量)和其盟友波蘭第二共和國形成的。1933年,阿道夫·希特拉上台後,兩國的經濟關係聯繫逐漸減少;然而,兩國的關係在20世紀30年代末再升溫,1939年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和雙邊貿易協定使兩國關係達到頂峰。
關於二戰爆發的起因,很少有問題比約瑟夫·斯大林領導下的蘇聯和在納粹黨奪取德國政權至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期間對納粹德國的外交政策問題更有爭議性和意識形態色彩。[4]關於蘇聯對德國如此的外交政策存在各種相互競爭和相互矛盾的論點,包括蘇聯尋求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發起一場互相殘殺的大戰爭藉此削弱資本主義國家;[5]或是蘇聯奉行純粹的防禦政策;[6]蘇聯試圖避免捲入戰爭等,而這又有蘇聯領導人認為蘇聯當時沒有進行戰略行動的軍事能力的因素。[7]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魏瑪德國與蘇俄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一戰後期,布爾什維克為尋求政權生存被迫與德國和談。布爾什維克在面對德國的軍事推進的巨大威脅下,列寧和托洛茨基被迫簽訂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約》。[8] 和約將俄羅斯西部的大片領土割讓給德意志帝國。1918年11月11日,德國人與協約國簽署停戰協議,結束一戰西線戰事。德國崩潰後,英國、法國和日本軍隊介入俄羅斯內戰。[9]
起初,蘇聯領袖希望德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作為其「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然而,德國革命最終被右翼的自由軍團鎮壓。隨後,布爾什維克捲入了1919-20年與波蘭的戰爭之中。由於波蘭是德國的「老敵人」,而且新生的蘇維埃俄國也在國際上被廣泛孤立,因此,蘇維埃政府開始尋求與德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也因此在外交政策上,對德國採取了更少的敵對性外交政策。在外交事務人民委員格奧爾基·契切林和蘇聯大使尼古拉·克里斯廷斯基的領導下,這一外交路線得到持續的推行。在談判中起作用的其他蘇聯代表有卡爾·拉狄克、列昂尼德·克拉辛、克里斯蒂安·拉科夫斯基、維克多·科普和阿道夫·阿布拉莫維奇·越飛。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