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公裘[1](越南語:Trương Công Cừu,1917年1月1日—2022年3月8日[2][3]),越南奠磐人,越南共和國教授、政治人物。
張公裘生於1917年,[2]廣南省青橘村人,[4][5]西山朝尚書張公禧後人。[6]
張公裘是一位天主教徒。1952年,他與高文論神父一起參與了巴黎越南堂區的創立。[2]
張公裘是西貢師範大學的創辦者之一和首任系長,教授哲學和法國文學兩門科目。[2][4][7]
越南第一共和國時期,張公裘擔任文化和社會事務部長。[8][9]1963年8月,外交部長武文牡因佛教徒危機請求辭職,總統吳廷琰拒絕了他的辭呈,但是允許他休假三個月,前往印度朝聖,並讓張公裘代理外交部長一職。[1][10]
越南第二共和國時期,張公裘出任越南人社革命黨主席,該黨在當時被普遍認爲是吳廷琰時期勤勞人位革命黨的後繼者,黨組織由原勤勞黨的黨員領導。[11]1973年,張公裘違法逃往法國,據報道是爲幫助其17歲的兒子逃脫越南共和國軍的徵兵體制。[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