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覺現實主義[1](英語:hallucinatory realism),又譯迷幻現實主義[2],是一個定義文學作品風格或作家寫作風格的術語,從1970年代以來它被批評家廣泛使用。幻覺現實主義和魔幻現實主義有聯繫,不過,幻覺現實主義通常特定為「夢」這種狀態。

1981年,《牛津20世紀藝術大全》(英語: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wentieth Century Art)把幻覺現實主義定義為「精細正確的細節描繪,但這種現實主義並不描述外部現實,因為它用現實手法描述的主題只屬於夢境和幻想。」[3]

1983年,德國法蘭克福歌德大學的林德勒教授(英語:Professor Burkhardt Lindner)在其論文(英語:Halluzinatorischer Realismus)中說:「幻覺現實主義追求的是一種類似夢境的真實」。[4]

沿革

1975年,克萊門斯(英語:Clemens Heselhaus)把幻覺現實主義用來形容安內特·馮·德羅斯特-徽爾斯霍夫的詩歌,[5] 儘管它是整體描述詩歌集的術語,不是捕捉令人驚奇詩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伊利沙伯·柯瑞美(英語:Professor Elisabeth Krimmer)稱讚幻覺現實主義,「過渡到夢幻世界更影人注目,因為它前面是一個詳細描述的自然環境」。[6]

法蘭克福歌德大學林德勒教授在其論文討論道:「幻覺現實主義:彼得·魏斯的《抵抗的美學》、《筆記本》,以及藝術的死區」(新德國批判,1983年)(英語:New German Critique, 1983),[4] 關於彼得·魏斯,林德勒談到其劇作《流亡的托洛斯基》:「只在有限方面具有紀實性,相較於戲劇形式而言,毋寧說更適合以一種幾乎幻覺的景象呈現。幻覺現實主義這樣的藝術處理方法試圖達到似夢般的真實性。」[4]

幻覺現實主義這個詞也出現在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詞用來形容中國作家莫言的獲獎原因,[7] 這個詞被用在四種語言的官方新聞稿(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8] 然而,在最初的瑞典語官方版本中使用的瑞典語是「幻覺般的敏銳」(瑞典語:hallucinatorisk skärpa;英語:hallucinatory sharpness),[9] 並且使用瑞典語和英語宣佈頒獎詞。

幻覺現實主義也被延伸到電影繪畫等藝術領域使用,[10] 如德國作家彼得·魏斯的作品、[11] 法國畫家湯米·溫格爾的圖畫、[12] 意大利導演皮埃爾·保羅·帕索里尼的電影《馬太福音》、[13] 澳大利亞小說家彼得·凱里的小說《我虛假的生活》、[10] 凱文·貝克的小說《陋巷風雲》。[14]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