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素養(英語:Media Literacy)是指在各種環境中以適合自己的目的和需求的方式取用(access)、分析(analyze)、評估(evaluate)及製造(create)媒體資訊的能力,又稱為「媒體識讀」、「媒介素養」。「媒體素養教育」或「媒體教育」有別於培養媒體從業人員的媒體專業教育,教育對象主體是全體公民。教育目標為使全民具備自主思辨能力與產生資訊的能力,從而以批判性角度去解讀各種媒體資訊、假新聞。
此條目需要更新。 (2019年6月14日) |
目標
使人成為人為媒介消息的純熟創作者和新聞的生產者,促進人們對每種媒介的特長和局限的理解,並且擁有創造獨立媒體的能力,而不是僅限於對觀點的理解與接收。媒體素養是一個龐大的概念。隨着訪問量對於媒介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人們通過接受媒體素養教育,很大程度上獲得了辨別真偽的能力(特別是在商務和公共關係方面),並且能夠辨別大眾傳播媒體中媒介消息的生產者看法的真偽。
國際
- 至少在20世紀30年代,英國已經開始發展媒體素養方面的教育。20世紀60年代,媒體素養研究領域出現了重大的範式轉變,不再試圖揭示流行文化的巨大危害,而是着眼於研究在流行文化的影響已成為既成事實的前提下,如何進行媒體素養的教育。20世紀70年代,英國(英格蘭地區)向14-19歲的青少年開設電影與媒體研究課程,該課程快速發展,以至於每年有超過十萬名學生(約佔全體學生的5%)參與課程學習;1990年,英格蘭的課標將有關媒體的教育納入英語語言教育當中,並作出了一些限制要求。蘇格蘭地區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制定媒體教育政策。
- 20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西部人羅賓·昆和巴里·邁克馬漢為媒體素養教育撰寫了一些啟蒙教科書。在澳大利亞很多州,媒體是藝術學習領域的五大要素之一,被包含於各個發展階段的基礎知識與反饋內容中。一些州提供媒體素養課程作為高年級選修課。媒體教育得到了澳大利亞媒體教師協會的支持。隨着澳大利亞新課標的出台,學校開始將媒體教育作為藝術課程的一部分,將媒體素養作為教育學生如何總結媒體主題,分析媒體內容和構建傳播媒體的手段。
- 在1978年安大略媒體素養協會的成立使得媒體素養正式作為一個學科出現之前,媒體素養的傳授指導往往是少數教師和研究者的專利。加拿大交流學者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首倡媒體素養教育。加拿大是北美洲第一個在學校課程中要求媒體素養的國家,每個省都有強制性的媒體教育課程。
- 臺灣由富邦文教基金會在2002年接受教育部委託,企編《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並於同年由教育部公佈。台灣公共電視兒童媒體素養教育節目《別小看我》在此之前就已開播。台灣學生於2017學年開始學習媒體素養課程,該課程旨於培養學生辨別評估宣傳來源的可靠性,並提供新聞學培訓。[1]
- 日本文部科學省於2001年在中小學與高中設立「綜合教育」科目,也納入了媒體素養教育。
- 香港自1997年教育改革時開始推動媒體素養教育,由非營利性的教育協會或基金會等民間組織擔任媒體教育的運動核心,負責發展教材、培訓教師以及遊說政府教育部門。而自2005年推行的英語新課程及2007年推行的中文新課程,亦納入了媒體素養教育。
參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