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視(英語:diplopia,double vision)是把一個物體看成兩個的視功能障礙。[1]
當用兩眼同時視物時,雖然在視網膜上形成的物像只是二維空間的平面像,但由於兩眼球的位置不同,左右稍為分開,看物體時的角度略有不同,因此物體投射到視網膜上的物像及其在視網膜上的位置也略有不同,物像的這種微細形態差別和位置差別稱為視差。
兩眼視網膜上具有視差的物像傳到大腦視皮質中樞,經過綜合後,就產生一個對周圍環境有高、寬、深三維空間的立體像,這種視覺稱為雙眼視覺或雙眼單視。
雙眼視覺僅存在於人類和高級脊椎動物,使其能更準確地判斷周圍環境中物體的位置、方向、距離、大小和形狀。尤其在人類,它使眼和手的動作更為協調,更有利於勞動生產和工作學習。
雙眼單視障礙的人,即使每一眼的視力都正常,也缺乏立體感,稱為立體盲。立體盲的人不能從事精細工作(如裝配和使用精密儀器)及充當駕駛員、運動員等。
雙眼單視的條件
雙眼注視能力:兩眼必須能注視一個目標,不論此目標如何變更方位和距離,都能協調地追蹤此目標,使目標的物像始終投射在兩眼的黃斑部。
正常視網膜對應點:以黃斑部中心凹為標誌,兩眼視網膜部位相同的各點,稱之為視網膜對應點。換言之,如把兩眼視網膜沿水平方向移動,以中心凹為重合點重疊起來,那麼兩眼的每一視網膜對應點恰好相吻合。若兩眼同時看目標,物像必須同時投射在兩眼視網膜對應點上,才能在視中樞融合成單一的物像。
兩眼形成的物像必須相同或相似:這包括物像形狀、大小、顏色、清晰度、亮度等,而且兩眼視力必須相等或近似,物像相同或相似是視皮質中樞融合作用的基礎。視網膜上物像不同可由屈光質疾病或配戴屈光度相差過多的矯正鏡片引起。
兩眼視野重疊範圍必須夠大:使注視的目標在兩眼重疊的視野範圍內。人和高級脊椎動物的兩眼都位於頭部的前方,兩眼視野大部重疊,就會產生雙眼單視。
正常的融合力:融合力是視皮質中樞把視網膜對應點傳來的物像信息綜合成單一物像的能力,是後天獲得的高級神經功能。缺乏融合力不僅不能形成雙眼視覺,而且不能協調兩眼眼球位置,有可能引起斜視。
雙眼單視的優點
提高視力:由於雙眼分辨兩點的最小視角小於單眼,因此雙眼同時看視力表的視力必然高於任何一眼的正常視力。而且一眼視力稍減退時,能被另一眼的正常視力彌補,以致在日常生活中並不覺察。
擴大視野:人的兩眼視野大部重疊,但在顳側一25~30的新月區並不重疊,因此雙眼視野較單眼視野為大。此外,還可相互彌補生理盲點的缺陷。
有立體感:雙眼視覺能比較準確地分辨周圍環境物體的方向、位置和距離。單用一眼時對物體距離的判斷是依據物體結構圖和個人生活經驗等,例如物體的部分掩蓋、物像大小、清晰與模糊、明亮與陰暗、色調鮮明與濃淡等。
雙眼複視
雙眼複視有生理性的,有斜視引起的,還有因眼球位置改變產生的。診斷材料可用鉛筆或手指,病人可單眼戴紅玻璃鏡片,或兩眼分別戴紅、綠玻璃鏡片。眼球運動檢查和複像檢查可以確診哪條或哪些眼外肌麻痺。
診斷及治療
要了解複視的原因,詳盡的眼科檢查極為重要,視情況所需,部份病人亦要接受腦神經系統測試。假若醫生懷疑眼腔或神經系統出問題,會建議病人接受電腦斷層掃描或磁共振成像以便提供進一步參考。就個別情況而論,如格雷夫斯眼病[2][3]及重症肌無力,病人亦有需要進行抽血檢驗。此外,斜視度檢查[4][5]可以協助測量眼睛運動的角度及範圍,有助找出病因及觀察患者的進展。
一旦知道複視的病因,便可以對症下藥。屈光不正 (refractive error) 可以透過配戴適當度數的眼鏡改善,至於白內障及晶狀體異位等則需透過手術治療。如果發現複視由糖尿病、高血壓或甲狀腺眼疾引起,必須配合內科醫生的藥物治療來嚴格控制血糖、血壓及甲狀腺指數。不過正常的指數不等於「複視」會痊癒,因為部份由糖尿病、高血壓、腦神經受損或甲狀腺眼疾引發複視的患者,即使在適當的藥物治療下仍無法痊癒,屆時仍可能需要接受其他眼科治療如手術等。又假若「複視」由腦神經系統的問題所致,譬如腦血管瘤、重症肌無力[6]等,則需要盡早轉介腦外科及腦科作進一步檢查和治療。[7]
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