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勢寮保安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沿革
《鳳山縣采訪冊》:「一在北勢寮莊(港東),縣東南六十里,屋二間(額『保安宮』),乾隆五十年楊光興董建。」
乾隆五十年(1785年),北勢寮庄民楊光興募捐,建屋二間提供給保安宮作開基本壇(今中寮村第四鄰陳源雄碾米廠舊址),並把自家供奉的保生大帝神像獻給眾信徒作為庄神。同治六年(1867年),此廟自開基本壇遷建於清潮營將王開俊勘察之地。因廟建於雙叉路口正中央,耆老傳言其位於剪刀路口,鎮守村中不祥之地;亦說法為當時遷廟地址皆為墓地,配合於該地鎮陰。光緒三年(1877年),地方士紳敬獻「神靈赫奕」牌匾一面。光緒五年(1879年),都司吳卲猷恭獻「福庇無疆」牌匾一面。[2]
1927年,庄中士紳及信徒計議改建,因經費不足,籌備委員會要求信眾加三成捐獻。次年農曆三月下旬,北勢寮漁獲豐收,使建廟工程得以順利,信眾認為是神明保佑,謂:「保生大帝加三成興[a]」。1929年,此廟改建竣工。[2]
改建時廟方以當時熱門的對場作方式,由漳州派匠師陳己同設計前殿、泉州派匠師鄭振成作後殿[4]。黃龜理也參與主殿及前殿木雕花飾,該廟具有黃龜理少數保存完整的廟雕作品[5][6][1]。
2000年代左右,枋寮鄉公所計劃拓寬廟前的保生路,廟面臨拆遷,因此廟方在原廟址後方5公尺處興建新廟[5],於2001年動工[6]。2004年左右,廟方以新台幣一億多元整建廟宇,其中有700萬購買金箔裝飾新廟[7],2005年11月底安座啟用[6]。
2006年8月21日,此舊廟成為屏東縣縣定古蹟[2]。2009年4月9日,為保存黃龜理木雕花飾作品[1],廟方號召群眾用繩索將舊廟移至新廟後方空地保存,候任文建會副主委吳錦發、時任文化局局長徐春芬、立委潘孟安、及縣議員盧文信、黃明榮等地方代表參與,遷移由嘉義縣朴子市的宏鳴樓房遷移、升高工程行負責[6]。首日人力移動3公尺,後續移動工程由機械代勞[5]。之前的類似案例有二結王公廟[8]。
送白鶴祭典
全臺有超過三百多間主祀保生大帝的廟宇,皆會在農曆三月十五慶祝保生大帝誕辰,惟有此廟會在農曆五月初二,也就是保生大帝飛昇得道紀念日,有稱為「送白鶴」的儀式[9]。傳說保生大帝是被白鶴載往天上成仙,因此枋寮民眾遂紙紮白鶴作紀念,此儀式不僅為全台唯一,在整個華人信仰圈也相當罕見[10]。
廟方在祭典前以純白宣紙、竹條及木條支架等,紙紮成一隻白鶴[9],過去原本廟方自製,後來委託藝術家打造[11]。自2015年廟方開放祈福卡供遊客祈福,同白鶴燒化[10]。
農曆五月初二日當上午,廟方將神像登轎安座,再將白鶴移至廟埕的車上,與信眾步行至北勢寮率芒溪附近海邊,面向福建白礁慈濟宮祖廟方向祭拜後,再引火焚燒,完成儀式[9]。
2015年9月18日,此祭典以「枋寮北勢寮保安宮放白鶴[b]」之名登錄為民俗及有關文物[13]。同年,屏縣文化處在祭典前邀請學者專家在此廟舉辦文史講座與文化導覽[9]。廟方董事長沈枝忠於2016年表示該祭典已有上百年歷史,也吸引其它祭祀保生大帝的廟宇如高雄鼓山亭、大樹保安宮等廟宇前來取經[11]。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