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5中國古代的,前身為監察區兗州刺史部。早期轄境主要包括今山東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東北部,東晉十六國時期轄境變動頻繁,北魏時轄境逐漸縮小,北朝後期以後轄境僅限於今山東省濟寧市一帶。

Quick Facts 兗州, 人口 ...
兗州
東漢明朝
188年-606年

619年-742年

758年-1118年

1137年-1385年
人口 
• 282年
83300戶[1]
• 549年
88032戶,266791口[2]
• 639年
9366戶,15428口[3]
• 1102年
71777戶,217734口[4]
• 1207年
50099戶[5]
歷史
歷史 
• 成立
188年
• 廢除
1385年
前身
繼承
兗州刺史部
魯郡
魯郡
襲慶府
魯郡
魯郡
襲慶府
兗州府
今屬於 中國山東省河南省
Close

沿革

漢魏西晉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兗州刺史部地處今山東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東北部。但此時的兗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後,州成為正式的一級行政區域。兗州山陽郡昌邑縣(今山東省鉅野縣東南),領五郡三國:陳留郡東郡東平國任城國泰山郡濟北國山陽郡濟陰郡初平三年(192年),兗州徙治濟陰郡鄄城縣(今山東省鄄城縣北)。後又徙治東郡廩丘縣(今山東省鄆城縣西北)[6]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改山陽郡高平國咸寧三年(277年),改東郡為濮陽國太康十年(289年),復濮陽國東郡永康元年(300年),分陳留國置濟陽國建始元年(301年),改東郡為濮陽國[7]光熙元年(306年),分濮陽郡置東燕國。至永嘉中(307年-313年),兗州領四郡六國:陳留國濟陽郡濮陽郡東燕郡東平國(公國)、任城國泰山郡濟北國(侯國)、高平國(公國)、濟陰國建興三年(315年),濮陽、東燕二郡陷於石勒[8]

東晉十六國

東晉永昌元年(322年),陳留、泰山二郡陷於後趙太寧三年(325年),兗州全境陷於後趙,遂於徐州廣陵郡僑置兗州

後趙時,兗州徙治濮陽郡鄄城縣(今山東省鄄城縣北)。建武元年(335年),割陳留、東燕二郡置洛州。至此,兗州領七郡:濟陽郡濮陽郡東平郡泰山郡濟北郡高平郡濟陰郡冉魏永興二年(351年),兗州大部陷於東晉

前燕元璽二年(353年),佔領後趙司州陽平郡,置兗州,治館陶(今河北省館陶縣)。元璽四年(355年),佔領東晉兗州之濟北郡。光壽元年(357年),陽平郡還屬司州,兗州徙治濟北郡盧縣(今山東省平陰縣西)。光壽二年(358年),佔領後趙兗州之濮陽郡與東晉兗州之東平、任城、泰山(部分)三郡。光壽三年(359年),佔領後趙東燕郡與東晉陳留、濟陽、濟陰、梁四郡,屬兗州。建熙元年(360年),兗州徙治梁郡睢陽縣蠡臺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西南)。建熙七年(366年),佔領東晉高平、魯、泰山(部分)三郡,屬兗州。至此,兗州領十二郡:梁郡陳留郡濟陽郡濮陽郡東燕郡東平郡泰山郡濟北郡高平郡濟陰郡任城郡魯郡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佔領前燕兗州,徙治陳留郡小黃縣倉垣城(今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北),割梁郡屬南兗州,併任城郡入高平郡。建元十五年(379年),兗州徙治高平郡湖陸縣(今山東省魚臺縣東南)。至此,兗州領十郡:陳留郡濟陽郡濮陽郡東燕郡東平郡泰山郡濟北郡高平郡濟陰郡魯郡

東晉太元九年(384年),收復兗州。太元十一年(386年),泰山郡陷於翟魏。太元十二年(387年),陳留、東燕、濟陰、高平四郡陷於翟魏;濟北郡陷於後燕,改屬青州。太元十五年(390年),收復泰山、高平二郡。太元十九年(394年),濮陽、東平、泰山、高平、魯五郡陷於後燕,改屬徐州

後燕建興七年(392年),佔領翟魏東燕、陳留、濟陰、滎陽四郡,置兗豫二州,治東燕郡白馬縣滑臺城(今河南省滑縣東)。

東晉隆安二年(398年),佔領後燕徐州之魯、泰山、高平、東平四郡,兗州之陳留、濟陰二郡,青州之濟北郡,屬兗州。

南燕二年(399年),佔領東晉兗州之泰山、東平、濟北三郡,以泰山郡置兗州,治梁父縣(今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東南),以東平、濟北二郡置并州

後秦弘始元年(399年),佔領東晉兗州之陳留郡,仍置兗州,治小黃縣倉垣城(今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北)。[8]

南北朝

北魏皇始三年(398年),佔領後燕濮陽郡天興二年(399年),佔領南燕東燕郡,改為東郡。遂以二郡置兗州,治東郡白馬縣滑臺城(今河南省滑縣東)。

東晉義熙五年(409年),佔領南燕兗州之泰山郡。義熙六年(410年),佔領南燕并州之東平、濟北二郡,屬兗州。義熙十二年(416年),佔領後秦兗州之陳留郡與北魏兗州之東郡、濮陽二郡。至此,以兗州舊土置北兗州,仍治滑臺城,領九郡:東郡陳留郡濮陽郡魯郡泰山郡高平郡東平郡濟北郡濟陰郡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僑置的兗州為南兗州,北兗州為兗州。永初三年(422年),兗州陷於北魏元嘉七年(430年),收復兗州濟水以東諸郡。後僑置陽平郡,後省。元嘉十三年(436年),兗州徙治魯郡鄒縣鄒山(今山東省鄒縣東南)。元嘉三十年(453年),兗州徙治魯郡魯縣瑕丘城(今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西北)。此後,瑕丘一直為兗州治所。大明元年(457年),復置陽平郡。至此,兗州領六郡:魯郡泰山郡高平郡東平郡濟北郡陽平郡泰始四年(468年),兗州全境陷於北魏

北魏泰常七年(422年),佔領南朝宋兗州,仍治滑臺。泰常八年(423年),割東平、濟北二郡置濟州神䴥三年(430年),兗州濟水以東陷於南朝宋。至此,兗州領四郡:東郡陳留郡濮陽郡濟陰郡皇興元年(467年)後,為區別於東兗州,又稱兗州為西兗州太和十一年(487年),割濮陽郡屬濟州。太和十八年(494年),併陳留郡入東郡,割東郡屬司州,割濟陰郡屬東兗州。

北魏皇興元年(467年),佔領南朝宋兗州大部,改為東兗州,改陽平郡為東陽平郡,以東兗州之濟北郡併入濟州濟北郡。皇興二年(468年),佔領兗州全境。皇興三年(469年),分泰山郡東泰山郡太和十八年(494年),改東兗州為兗州,割西兗州之濟陰郡屬兗州。神龜元年(518年),分高平郡復置任城郡。孝昌三年(527年),割濟陰郡屬西兗州永安二年(529年),割東泰山郡屬北徐州。至此,兗州領六郡:魯郡泰山郡高平郡任城郡東平郡東陽平郡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併魯、任城二郡為任城郡,泰山、東平、東陽平三郡為東平郡。至此,兗州領三郡:任城郡東平郡高平郡[8]

隋朝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兗州三郡領縣直屬於州,併岱山縣奉高縣。至此,兗州領十二縣:魯、汶陽、鄒、樂平、平原(故任城郡所領)、任城、高平(故高平郡所領)、梁父、嬴、博、奉高、須昌(故東平郡所領)。

開皇四年(584年),改魯縣汶陽縣。開皇六年(586年),改奉高縣岱山縣。開皇十年(590年),割須昌縣屬鄆州。開皇十三年(593年),分鄒、汶陽、平原三縣置瑕丘縣,瑕丘城由汶陽縣移屬瑕丘縣。開皇十六年(596年),改汶陽縣曲阜縣樂平縣平陸縣平原縣龔丘縣博縣汶陽縣;分嬴縣牟城縣,汶陽縣置泗水縣;割汶陽、岱山二縣置泰州。至此,兗州領十一縣:瑕丘、鄒、曲阜、泗水、平陸、龔丘、任城、高平、梁父、嬴、牟城。

大業二年(606年),改兗州為魯州,併牟城縣入嬴縣,併高平縣入鄒縣;廢泰州為博城縣,屬魯州。大業三年(607年),改魯州為魯郡[9]

永平元年(617年),改魯郡為兗州。至此,兗州領十縣:瑕丘、鄒、曲阜、泗水、平陸、龔丘、任城、梁父、嬴、博城。永平二年(618年),兗州陷於宇文化及之許,復為魯郡。

唐朝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佔領魯郡,改為兗州,不久即陷於竇夏,次年又陷於。武德四年(621年),再次佔領兗州。武德五年(622年),兗州治所瑕丘陷於,故置行兗州於鄆州,割梁父、嬴、博城三縣置東泰州。武德六年(623年),佔領瑕丘,兗州隸鄆州總管府。至此,兗州領七縣:瑕丘、鄒、曲阜、泗水、平陸、龔丘、任城。

貞觀元年(627年),兗州直隸於河南道;廢東泰州為博城縣,屬兗州;併曲阜縣入瑕丘縣。貞觀八年(634年),復置曲阜縣。貞觀十四年(640年),置兗州都督府,治兗州。貞觀十七年(643年),廢戴州,金鄉、方與二縣改屬兗州。乾封元年(666年),改博城縣乾封縣總章元年(668年),復乾封縣為博城縣。至此,兗州領十縣:瑕丘、鄒、曲阜、泗水、平陸、龔丘、任城、博城、金鄉、方與。

武周長安四年(704年),分博城縣萊蕪縣

唐朝神龍元年(705年),改博城縣乾封縣天寶元年(742年),改兗州為魯郡平陸縣中都縣聖武元年(756年),改魯郡為兗州。自此,兗州隸於北海節度使等使。唐朝至德元載(756年),復為魯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兗州。至此,兗州領十一縣:瑕丘、鄒、曲阜、泗水、中都、龔丘、任城、乾封、萊蕪、金鄉、方與。

上元元年(760年),割萊蕪縣屬淄州寶應元年(762年),改方與縣魚臺縣貞元四年(788年),萊蕪縣還屬兗州。貞元十四年(798年),割中都縣屬鄆州元和十四年(819年),中都縣還屬兗州。至此,兗州領十一縣:瑕丘、鄒、曲阜、泗水、中都、龔丘、任城、乾封、萊蕪、金鄉、魚臺。元和十五年(820年)後,兗州為兗海節度使泰寧軍節度使等使治所。[10]

五代北宋

後唐同光二年(924年)前後,割金鄉、魚臺二縣屬單州後周廣順二年(952年),罷泰寧軍節度使,降兗州為防禦州,割任城、中都二縣屬濟州顯德元年(954年),升萊蕪監廣利軍。顯德六年(959年),廢廣利軍為萊蕪監。至此,兗州領七縣:瑕丘、乾封、泗水、龔丘、曲阜、萊蕪、鄒。[11]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復兗州為節度州[12]開寶元年(968年),置京東路,兗州隸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乾封縣奉符縣。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曲阜縣仙源縣熙寧五年(1072年),併鄒縣入仙源縣。熙寧七年(1074年),分京東路為兩路,兗州隸京東西路元豐七年(1084年),復置鄒縣。大觀四年(1110年),改瑕丘縣瑕縣龔丘縣龔縣。至此,兗州領七縣一監:瑕、奉符、泗水、龔、仙源、萊蕪、鄒、萊蕪監政和八年(1118年),升兗州為襲慶府[13]

金元明

金朝天會六年(1128年),佔領襲慶府。天會八年(1130年),賜予劉齊。天會十五年(1137年)廢齊後佔領襲慶府,降為兗州,仍為節度州,隸山東西路,並以泰安軍為泰寧軍節度使支郡。至此,兗州領四縣:嵫陽(舊名瑕)、曲阜(舊名仙源)、泗水、龔。大定十九年(1179年),改節鎮泰寧軍為泰定軍,仍治兗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龔縣寧陽縣。至此,兗州領四縣:嵫陽、曲阜、泗水、寧陽。[14]

大蒙古國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佔領兗州,降為普通州,隸濟州蒙哥汗二年(1252年),升兗州為節度州,隸東平路至元二年(1265年),併泗水縣曲阜縣寧陽縣嵫陽縣。至元三年(1266年),復置泗水縣。至元五年(1268年),復降兗州為普通州,隸濟州。至元八年(1271年),升濟州為濟寧府,兗州仍隸之。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濟寧府為濟寧路,兗州仍隸之。大德元年(1297年),復置寧陽縣。至此,兗州仍領四縣:嵫陽、曲阜、泗水、寧陽。[15]

吳元年(1367年),佔領濟寧路,改為濟寧府,兗州仍隸之。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省兗州附郭嵫陽縣入州。至此,兗州領三縣:曲阜、泗水、寧陽。洪武十八年(1385年),濟寧府徙治兗州,改為兗州府,遂廢兗州。[16]

轄縣

More information 隋代行政區劃變遷, 區劃 ...
Close
More information 兗州轄縣(583年—1385年) ...
兗州轄縣(583年—1385年)
583年 高平縣任城縣魯縣汶陽縣鄒縣平原縣樂平縣博平縣奉高縣梁父縣須昌縣嬴縣(廢除岱山縣
584年 高平縣任城縣魯縣(改為汶陽縣)、鄒縣平原縣樂平縣博平縣奉高縣梁父縣須昌縣嬴縣(廢除汶陽縣
586年 高平縣任城縣汶陽縣鄒縣平原縣樂平縣博平縣奉高縣(改為岱山縣)、梁父縣須昌縣嬴縣
593年 高平縣任城縣汶陽縣鄒縣平原縣樂平縣博平縣岱山縣梁父縣須昌縣嬴縣(增瑕丘縣為州治)
596年 瑕丘縣高平縣任城縣汶陽縣(改為曲阜縣)、鄒縣平原縣(改為龔丘縣)、樂平縣(改為平陸縣)、梁父縣嬴縣須昌縣改屬鄆州博平縣岱山縣改屬泰州,增設泗水縣牟城縣
606年 瑕丘縣任城縣曲阜縣鄒縣龔丘縣平陸縣梁父縣嬴縣泗水縣(廢除高平縣牟城縣博城縣來屬)
622年 瑕丘縣任城縣曲阜縣鄒縣龔丘縣平陸縣泗水縣梁父縣嬴縣博城縣改屬東泰州
627年 瑕丘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平陸縣泗水縣(廢除曲阜縣博城縣來屬)
634年 瑕丘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平陸縣泗水縣博城縣(增設曲阜縣
643年 瑕丘縣曲阜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平陸縣泗水縣博城縣金鄉縣方與縣來屬)
666年 瑕丘縣曲阜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平陸縣泗水縣博城縣(改為乾封縣)、金鄉縣方與縣
668年 瑕丘縣曲阜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平陸縣泗水縣乾封縣(改為博城縣)、金鄉縣方與縣
704年 瑕丘縣曲阜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平陸縣泗水縣博城縣金鄉縣方與縣(增設萊蕪縣
705年 瑕丘縣曲阜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平陸縣泗水縣博城縣(改為乾封縣)、金鄉縣方與縣萊蕪縣
742年 瑕丘縣曲阜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平陸縣(改為中都縣)、泗水縣乾封縣金鄉縣方與縣萊蕪縣
760年 瑕丘縣曲阜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平陸縣泗水縣乾封縣金鄉縣方與縣萊蕪縣改屬淄州
762年 瑕丘縣曲阜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中都縣泗水縣乾封縣金鄉縣方與縣(改為魚臺縣
788年 瑕丘縣曲阜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中都縣泗水縣乾封縣金鄉縣魚臺縣萊蕪縣來屬)
798年 瑕丘縣曲阜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泗水縣乾封縣金鄉縣魚臺縣萊蕪縣中都縣改屬鄆州
819年 瑕丘縣曲阜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泗水縣乾封縣金鄉縣(廢除萊蕪縣魚臺縣改屬徐州
820年 瑕丘縣曲阜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泗水縣乾封縣金鄉縣魚臺縣來屬)
827年 瑕丘縣曲阜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泗水縣乾封縣金鄉縣魚臺縣(增設萊蕪縣
839年 瑕丘縣曲阜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泗水縣乾封縣金鄉縣魚臺縣萊蕪縣中都縣來屬)
924年 瑕丘縣曲阜縣任城縣鄒縣龔丘縣泗水縣乾封縣萊蕪縣中都縣金鄉縣魚臺縣改屬單州
952年 瑕丘縣曲阜縣鄒縣龔丘縣泗水縣乾封縣萊蕪縣任城縣中都縣改屬濟州
954年 瑕丘縣曲阜縣鄒縣龔丘縣泗水縣乾封縣萊蕪縣(增設廣利軍
959年 瑕丘縣曲阜縣鄒縣龔丘縣泗水縣乾封縣萊蕪縣廣利軍(改為萊蕪監
1008年 瑕丘縣曲阜縣鄒縣龔丘縣泗水縣乾封縣(改為奉符縣)、萊蕪縣萊蕪監
1012年 瑕丘縣曲阜縣(改為仙源縣)、鄒縣龔丘縣泗水縣奉符縣萊蕪縣萊蕪監
1072年 瑕丘縣仙源縣龔丘縣泗水縣奉符縣萊蕪縣萊蕪監(廢除鄒縣
1084年 瑕丘縣仙源縣龔丘縣泗水縣奉符縣萊蕪縣萊蕪監(增設鄒縣
1110年 瑕丘縣(改為瑕縣)、仙源縣鄒縣龔丘縣(改為龔縣)、泗水縣奉符縣萊蕪縣萊蕪監
1129年 瑕縣(改為嵫陽縣)、仙源縣(改為曲阜縣)、鄒縣龔縣泗水縣奉符縣萊蕪縣萊蕪監
1131年 嵫陽縣曲阜縣龔縣泗水縣奉符縣萊蕪縣萊蕪監改設泰安軍鄒縣改屬滕陽軍
1189年 嵫陽縣曲阜縣龔縣(改為寧陽縣)、泗水縣
1265年 嵫陽縣曲阜縣泗水縣(廢除寧陽縣
1297年 嵫陽縣曲阜縣泗水縣(增設寧陽縣
1368年 嵫陽縣(廢除州的附郭縣)、曲阜縣寧陽縣泗水縣
1369年 曲阜縣寧陽縣泗水縣鄒縣來屬)
1385年 曲阜縣寧陽縣泗水縣鄒縣(改濟寧府為兗州府,兗州屬縣併入)
Close

長官

東漢兗州牧(192年-204年)
東漢兗州刺史(204年-220年)
曹魏兗州刺史(220年-265年)
晉朝兗州刺史(265年-307年)
晉朝兗州牧(307年-309年)
晉朝兗州刺史(309年-325年)
  • 袁孚(309年-310年)[33]
  • 楊瑁(311年)[31]
  • 田徽(王浚署,311年-313年)[34][33]
  • 焦求(劉琨署,311年-313年)
  • 李述(荀藩署,311年-?)[35]
  • 郗鑒(司馬睿署,鎮鄒山、合肥,?-322年)[36]
  • 劉演(劉琨署,鎮廩丘,313年-320年)[37]
  • 劉遐(鎮彭城,322年-324年)[28]
  • 檀贇(鎮鄒山,?-325年)[38]
後趙兗州牧(350年)
後趙兗州刺史(351年)
  • 劉啟(351年)
冉魏兗州刺史(351年)
  • 魏統(351年)
前燕兗州刺史(352年-360年)
  • 李歷(352年-?)
  • 孫元(353年-?)[40]
前燕兗州牧(360年-370年)
前秦兗州刺史(370年-384年)
後燕兗州刺史(387年-399年)
南燕兗州刺史(399年-409年)
後秦兗州刺史(399年-416年)
北魏兗州刺史(401年-416年)
東晉北兗州刺史(416年-420年)
劉宋兗州刺史(420年-468年)
北魏兗州刺史(422年-494年)
北魏東兗州刺史(467年-494年)
北魏兗州刺史(494年-534年)
東魏兗州刺史(534年-550年)
北齊兗州刺史(550年-577年)
北周兗州刺史(577年-581年)
隋朝兗州刺史(581年-606年)
  • 趙仲卿(開皇中)
  • 孫萬安
  • 鄒達
  • 趙弘謇
  • 楊休
  • 宋延期[111]
唐朝兗州刺史(619年-742年)
  • 徐圓朗(619年—622年)
  • 李寬(貞觀年間)
  • 李元懿(633年)
  • 李靈夔(640年)
  • 李元裕(665年之前)
  • 李賢(665年)
  • 李元軌(666年)
  • 李慎(高宗時)
  • 竇懷哲(高宗時)
  • 李德穎(高宗時)
  • 宇文有意(武則天時)
  • 劉如璿(701年)
  • 於知微(中宗時)
  • 盧齊卿(景龍年間)
  • 獨孤仁政(710年)
  • 宋璟(711年)
  • 崔日用(711年)
  • 陽嶠(712年)
  • 喬侃(開元初年)
  • 蘇詵(715年)
  • 韋元珪(718年—721年)
  • 陳憲(722年)
  • 韋元琰(開元年間)
  • 崔球(開元年間)
  • 蘇倜(開元年間)
  • 鄭溥(開元年間)
  • 崔瑤(開元末年)
  • 柳絳(開元末年)
唐朝兗州刺史(758年-907年)
五代-宋初兗州刺史(907年-976年)
宋朝知兗州軍州事(976年-1118年)
金朝泰寧軍節度使兼兗州管內觀察使(1137年-1179年)
金朝泰定軍節度使兼兗州管內觀察使(1179年-1220年)
大蒙古國泰定軍節度使兼兗州管內觀察使(1252年-1268年)
元朝兗州知州(1268年-1367年)
明朝兗州知州(1367年-1385年)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