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治亞號潛艇 (SSGN-729),屬於俄亥俄級核潛艇序列,是美國海軍中第二艘以佐治亞州之名命名的軍艦。

快速預覽 歷史, 美國 ...
Thumb
佐治亞號潛艇
歷史
United States Navy ensign美國
艦名出處 佐治亞州
下訂日 1976年2月20日
建造者 通用動力電船公司
鋪設龍骨 1979年4月7日
下水日期 1982年11月6日
入役日期 1984年2月11日
母港 佐治亞州的金斯灣海軍基地
格言 Wisdom, Justice, Moderation
結局 及至2009年仍在服役中
船徽 Thumb
技術數據
排水量
  • 水上排水:約16,765噸
  • 潛航排水:約18,750噸
船長 170.69米(560英尺)
型寬 12.8米(42英尺)
吃水 11.5米(38英尺)
動力來源 1具S8G核反應堆
船速 20節以上(37公里/小時以上)
乘員 13名軍官,140名船員
武器裝備
  • 4具21英寸魚雷發射管
  • 22組共154枚戰斧巡航導彈。
關閉

1976年2月20日,位於康涅狄格州格羅頓的通用動力下屬公司電船公司獲得建造該潛艇的合同;1979年4月7日,建造方開始鋪設龍骨。1982年11月6日,希拉米·M·沃特金斯夫人主持了該潛艇的下水儀式;該潛艇於1984年2月11日作為彈道導彈核潛艇正式服役,A·W·庫爾斯特和M·P·格雷分別被任命為「藍色」和「金色」代號輪值船員組的指揮官。該潛艇後被改裝為巡航導彈核潛艇,其上攜帶的導彈改為精確制導的巡航導彈。

1984年3月至4月,佐治亞號潛艇進行了它的首次試航;1986年4月7日,它在東區試驗場試射了一枚「三叉戟」Ⅰ型導彈。[1]1984年11月,佐治亞號潛艇抵達其母港——華盛頓州班戈海軍潛艇基地。1985年1月,該潛艇開始了其第一次的戰略威懾巡邏。1983年9月至1986年5月,它隸屬於14.7.1特遣部隊;期間曾榮獲「功勳團隊獎章」。另外,該潛艇因其於1986年2月至1986年8月間的潛艇行動而在此榮獲「功勳團隊獎章」。

1986年3月22日,在中途島附近海域,美國海軍塞克塔號潛艇 (YTM-417)在完成與佐治亞號潛艇之間的人員轉移活動後不久,由於失去動力而撞向了佐治亞號潛艇。塞克塔號潛艇其後沉沒,其上的10名艇員獲救,但另有2名溺水身亡。佐治亞號未受到損壞。[2]

2001年,該潛艇上的「金色」代號輪值船員組獲頒戰鬥效力獎章。

2003年10月30日,佐治亞號潛艇在完成其第65次也是最後一次戰略威懾巡邏後返航。

2003年11月7日,佐治亞號潛艇進入班戈海軍潛艇基地的船塢中,其上的三叉戟導彈被盡數卸下。該潛艇的每個發射管被打開之後,工作人員即往其中放下懸梯,一名艇員進入管道之中,使用起重設備將導彈吊起。此過程進展順利,但在處理第16號發射管時發生了事故——操作人員在爬出管道之後未將懸梯抽出,遂在導彈吊起的過程中,懸梯將其鼻錐處劃出了一道9英寸(229毫米)的裂口。所幸未出現放射性物質的泄露。因為該事故,導彈處理小組中的三名軍官接受了軍事法庭的審判。太平洋地區的戰略武器設施也被立即關停並接受了海軍部的檢查,在檢查中海軍部發現了重大的問題。太平洋地區戰略武器設施的指揮官——基思·萊爾斯海軍上校於12月19日被解除職務;其後其副手菲利普·積遜海軍中校、武器官馬歇爾·米利特海軍中校和士官長主任史蒂芬·佩裏海軍中校也相繼被解職。2004年1月9日,在新的指揮官到任之後,太平洋地區戰略武器設施得以重新開啟,並通過了新一輪的檢查。佐治亞號潛艇的船員圍在該風波中受到影響。

2005年3月,佐治亞號潛艇進入了諾福克海軍造船廠,開始進行計劃中的燃料加裝。同時也開始了改裝為巡航導彈核潛艇的工作。[3][4]2008年2月,改裝工作完成。[5]3月28日,佐治亞號潛艇駛回其新母港——佐治亞州的金斯灣海軍基地,[6]佐治亞州州長桑尼·普度為其主持了一個歡迎儀式。[7]

大眾文化中的佐治亞號潛艇

  • 湯姆·克蘭西的小說《獵殺紅色十月號》曾提及佐治亞號潛艇。
  • 在1996年的電影《獨立日》中出現了佐治亞號潛艇,但是與該潛艇相關的電影膠片卻是來自於電影《赤色風暴》。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