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兩安德洛尼卡戰爭,也稱1321-1328年拜占庭內戰,是拜占庭皇帝安德洛尼卡二世與其孫安德洛尼卡三世之間為爭奪帝國控制權而發生的一系列衝突,最終以安德洛尼卡三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成為唯一皇帝告終。
兩安德洛尼卡戰爭 | |||||||
---|---|---|---|---|---|---|---|
拜占庭內戰(英語:List of Byzantine Civil Wars)的一部分 | |||||||
1307年兩安德洛尼卡內戰爆發前的拜占庭帝國及周邊國家 | |||||||
| |||||||
參戰方 | |||||||
安德洛尼卡二世 塞爾維亞王國 |
安德洛尼卡三世 保加利亞第二帝國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安德洛尼卡二世 敘爾吉安尼斯·巴列奧略(英語:Syrgiannes Palaiologos)[a] |
安德洛尼卡三世 約翰六世 狄奧多爾·辛納德諾斯(英語:Theodore Synadenos) 敘爾吉安尼斯·巴列奧略(英語:Syrgiannes Palaiologos)[a] | ||||||
兵力 | |||||||
未知 |
未知
| ||||||
傷亡與損失 | |||||||
第一次衝突(1321): 未知 第二次衝突(1322): 輕微損失 第三次衝突(1327–28): 可能較為慘重 | 未知,但可能相對輕微 | ||||||
|
1321年的和平協議並未能持續多久,因為兩安德洛尼卡實際上都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並且在安德洛尼卡三世的派系內部,敘爾吉安尼斯和大家內官(英語:Megas domestikos)約翰六世之間產生了矛盾。敘爾吉安尼斯認為他對新皇帝的支持沒有獲得足夠的回報,而且對約翰六世受到的偏愛感到不滿。此外,還有傳聞稱安德洛尼卡三世曾試圖勾引敘爾吉安尼斯的妻子[6][7]。結果1321年12月,敘爾吉安尼斯轉而支持老皇帝並逃往君士坦丁堡。他被授予大都督職銜後說服安德洛尼卡二世重啟戰爭[3][8][9]。在君士坦丁堡地區的幾座城市落入小安德洛尼卡手中後,1322年7月17日於塞林帕夏(英語:Selimpaşa)雙方達成另一項和約[10],恢復了先前的分治狀態。這份祖孫間的協議讓敘爾吉安尼斯陷入了尷尬境地,他之後開始密謀刺殺安德洛尼卡二世以奪取皇位。然而陰謀遭到挫敗,敘爾吉安尼斯被判處終身監禁[8][11][12]。
1325年2月2日,安德洛尼卡三世被其祖父正式加冕為共治皇帝。儘管這場衝突中幾乎沒有發生戰鬥,但其卻對帝國產生了重大影響:大量被徵召的農民隨軍調動致使農業產量下降,商業貿易也基本中斷 [13]。
1327年2月,安德洛尼卡三世與其祖父安德洛尼卡二世間發生了新的衝突,但這一次巴爾幹國家也捲入了拜占庭內戰。塞爾維亞國王斯特凡·德尚斯基站隊安德洛尼卡二世,而安德洛尼卡三世則根據《切爾諾門條約(英語:Treaty of Chernomen)》與保加利亞皇帝米哈伊爾·希什曼結盟。為了爭奪馬其頓領土,雙方展開了激戰,安德洛尼卡三世獲勝後這些領土連同塞薩洛尼基都落入了他的手中。1328年1月,安德洛尼卡三世和他的指揮官約翰進入塞薩洛尼基城。在馬其頓取得大勝後,安德洛尼卡三世決定揮師攻佔首都。同年5月小安德洛尼卡進入君堡,其祖父被迫退位[14],拜占庭帝國結束事實上的分裂狀態。兩年後老皇帝被送往修道院,並於1332年2月13日在那裏去世[15]。
安德洛尼卡三世在位(1328-1341)期間,帝國的行政事務被交給約翰六世處理,皇帝自己則掌管軍隊。內戰使帝國精疲力竭,貨幣價值下降,但新政府卻更為關注法律和庭審。1326年,奧爾汗一世趁拜占庭內戰攻克安納托利亞半島上的布爾薩並定都於此[16],帝國東部邊境的壓力進一步增大。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