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Quality AuthenticatedMQA)是一種有損音頻壓縮格式,用於將高質量的音頻傳輸到智能手機或音頻設備上[1]。這項技術由Meridian Audio在2014年推出,現在由MQA Ltd.擁有和授權[2]。MQA是一個專有系統,使用時需要支付授權費用。

faviconfavicon
2 sources

歷史

MQA的新聞發佈會於2014年12月在倫敦舉行[3],隨後該公司於2015年1月在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上舉辦了一個演示室[4]。最初提供MQA解碼的硬件製造商是Pioneer、Onkyo和Mytek[5]。2016年5月,華納音樂集團與MQA簽署了長期授權協議[6][7]

RIAA在2016年5月宣佈,MPEG-4 SLS和MQA有資格在其產品上使用Hi-Res MUSIC標誌[8],儘管後者的標誌是用於無損音頻記錄[9]。到2017年,音樂發行公司華納音樂集團環球音樂集團索尼音樂和Merlin Network已經同意將他們的一些錄音製作成MQA格式[7]蝦米音樂在2019年7月開始通過其SVIP服務提供MQA流媒體,然而該音樂服務於2021年2月終止[10]

2018年3月,發佈MQA Live編碼器盒,其目的是使用MQA壓縮算法對現場音樂會進行流媒體播放[11]

2021年4月,互聯網電台Radio Paradise開始在其頻道上提供MQA[12]

2021年5月,蘋果音樂流媒體服務宣佈了無損音頻服務,這被稱為MQA的「喪鐘」[13]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11 sources

編解碼器

MQA編碼是有損[14][15],它將高頻段相對較少的能量分層壓縮成數據流,利用專有的抖動技術嵌入到低頻段中,允許明顯降低採樣率,從而減少文件大小。

經過一系列這樣的「摺紙」操作[16][17],原始音頻的抖動和整形版本,連同修飾流(原始流和修改流之間的壓縮差異),作為一個單一的24位流分發,其中最重要的比特被PCM音頻佔用,與非MQA播放設備兼容。根據不同的實現方式,可能只有13位被保留給PCM音頻,低階位被沒有MQA解碼器的設備渲染成噪音[18]

與標準格式的另一個區別是採樣過程。音頻流被採樣並與一個三角函數進行卷積,然後在播放過程中進行內插。所採用的技術,包括以有限的創新率對信號進行採樣,是由一些研究人員在前十年開發的,包括Pier Luigi Dragotti等人[19]

MQA編碼的音頻可以包含FLACALACCD-DA等文件格式;因此,它可以在有或沒有MQA解碼器的系統上播放。在後者的情況下,所產生的音頻包含高頻噪聲,佔據了三個最不重要的比特,因此在非MQA設備上的播放有效地限制在13比特。儘管這樣,MQA聲稱質量高於「正常」的48/16,因為有新的採樣和卷積過程[20]

除了MQA沒有詳細解釋的採樣和卷積方法外,其編碼過程與XRCD和HDCD中使用的類似。

然而,與MP3WMA等其他有損壓縮格式不同,MQA的有損編碼方法類似於aptXLDACWavPack混合有損編碼,它使用時域ADPCM和比特率降低,而不是基於心理聲學模型的感知編碼。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7 sources

評價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17 sources

正面評價

The Absolute Sound的編輯Robert Harley在2016年3月表示,MQA「將永遠改變我們和未來幾代人考慮數字音頻的方式」[21]

Stereophile的編輯John Atkinson在2014年12月對MQA的推出作了如下表述:「在近40年的音頻媒體活動中,我很少有機會感覺到我是在一個新世界的誕生現場[22]。」

在2L唱片公司2015年宣佈推出MQA重製的鋼琴唱片時,公司老闆Morten Lindberg說:「我和Bob一起花了很多時間聽原版唱片,不斷被MQA帶來的難以置信的空間感和清晰度所驚訝」,相比之下,早期數碼技術最初用於錄音的缺點和不足[23]

大西洋唱片公司宣佈將銷售使用MQA格式的唱片時,行政總裁Craig Kallman在2016年5月表示:「MQA使高解像度的音樂可以輕鬆地流媒體或下載到任何設備。樂迷們聽到後會喜歡上它,WMG很高興能與MQA合作,在將高清晰度音樂帶給全球消費者方面邁出下一步」[24]。同樣,當環球音樂集團在2017年2月宣佈他們將以MQA格式銷售歌曲時,公司高管Michael Nash說:「與MQA合作,我們正在與一個合作夥伴合作,其技術是流媒體高清晰度音頻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而且不會要求樂迷為了方便而犧牲音質」[25]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5 sources

負面評價

歌手兼音樂家Neil Young對MQA格式表示反感,說母帶在編碼為MQA時被「降級和操縱」,因此他在發現Tidal服務上的曲目未經他的許可被編碼為MQA後,他從Tidal刪除了他的音樂,批評華納音樂集團將母帶不比CD質量好的音樂編碼為MQA。他還把這種格式定性為收取版權費的一種方式[26]

在網絡論壇,如Audiophile Style論壇[27]和音頻雜誌網站的評論中,已經有一些批評意見,一些作曲家在某些方面表示了關注。在超過80個詳細的問題中,其中一些表達了這些擔憂,這些被提交給Audiophile Style論壇的編輯,隨後MQA的創造者Bob Stuart在一篇問答文章中詳細解答[28]。Audiophile Style論壇的編輯隨後更新了這篇文章,並聲明「Bob Stuart的大部分回答都被揭穿了,MQA技術現在被認為對唱片公司和MQA有限公司以外的人沒有任何好處」[28]

音頻產品製造商Schiit Audio宣佈,它將不支持MQA,原因之一是對「……支持MQA意味着將整個錄音行業交給一個外部標準組織」的理解[29]

在一篇題為"MQA is Bad for Music. Here's Why"[30]的博客中,高保真音響製造商Linn Products批評了MQA的許可要求,聲稱MQA是「……試圖控制並從供應鏈的每個部分提取收入,而不僅僅是控制他們擁有權利的內容[30]。」在討論了藝術家和消費者的幾個缺點之後,Linn總結說,作為一個消費者,你將「……為同樣的音樂支付更高的價格,你也將為你的高保真系統支付更多的費用[30]。」

在對在線出版物Positive Feedback的採訪中,工程師Andreas Koch對MQA提出了批評,因為它的算法和壓縮有損失,同時還有許可要求;他還說,這樣的格式 「不能解決目前世界上的任何問題」[31]。Koch參與了超級音頻CD的創建,直接流數字編解碼器的開發,並且是音頻產品製造商Playback Designs的聯合創始人。

音頻設備評論網站GoldenSound通過使用在Tidal上發佈的作者創作的音軌來研究MQA[32]。通過分析MQA轉換前後的曲目,發現用MQA編碼的文件改變了文件中封裝的聲音[33]。GoldenSound推斷,這種編碼方法表明MQA一直在提供毫無根據的信息,說明他們的編碼和格式是如何工作的。在與MQA聯繫要求澄清這些問題後不久,這些文件被從Tidal刪除。MQA表示,所提供的文件不是抖動的,而是被截斷的16位文件(意味着它們原來的比特率較高),導致了編碼中的問題[34]。GoldenSound對此提出異議,說他們已經測試了該音軌的抖動和非抖動。GoldenSound還報告了音頻指紋驗證技術的無效性[32][35][36],Neil Young和FredericV也遇到過這種情況[37]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12 sources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