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十一屆夏季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英語:The 21st Summer Deaflympics,簡稱2009臺北聽奧)是於2009年9月5日至9月15日在中華民國臺北市舉行的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也是第一屆在亞洲舉行的夏季聽障奧運會,亦為首次聖火於臺灣上空點燃的國際體育賽事。柔道、空手道和跆拳道在本屆起首次成為聽障奧運會比賽項目。
本次運動會與高雄世運並列為2009年臺灣兩大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之一,共有80個國家和地區和近三千名選手參加。大部分的比賽項目是在臺北市進行,部分的項目由臺北縣(今新北市)、桃園縣(今桃園市)與新竹縣分別來承辦。
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在參加2001年意大利羅馬聽奧後,立即表達有意願申辦2009年聽障奧運。而同時爭取申辦本屆聽奧的城市則為奧運發源地希臘雅典。
2002年11月24日起一週,國際聽障體育總會會長約翰·羅菲特訪問台灣,參訪各項比賽場館和聽取簡報,並拜訪當時的總統陳水扁、內政部部長余政憲、教育部次長吳鐵雄、行政院體委會主委林德福、臺北市副市長白秀雄、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黃大洲等人,對於臺北申辦聽奧的情形留下深刻印象。
2003年2月25日,中華台北代表團前往瑞典松茲瓦爾市政廳參與國際聽障體育總會第38屆會員大會,並在當地時間2月28日下午舉辦投票,結果如下:[4]
1 中華民國(台灣)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壓力,被迫使用 中華臺北的名稱參加國際運動賽事,而國際組織,如國際聽障運動總會也因政治因素稱呼中華民國為中華台北,至今兩岸對於主權仍有爭議,請參見海峽兩岸關係。
台北聽奧籌備工作於2005年接過聽奧會旗後展開,所需的軟硬件總經費預估為新台幣46億元,其中興建台北市運動場(田徑場)的硬件經費約為30億元[5],籌備所需經費由台北市政府和行政院體委會共同負擔。主場館台北田徑場已於2009年6月15日竣工,並取得國際田徑聯會的一級認證。[6]除開閉幕及田徑賽外,足球決賽也將在台北田徑場舉行。
依主辦單位的估計,按照2005年澳洲墨爾本聽奧選手與志工的比例2比1,臺北聽奧至少需要培訓3,000位志工。參與志工分為一般志工、外語志工和手語志工,皆須接受120個小時的課程,包括基礎及工作項目培訓與手語訓練等。台北聽奧在本屆共收到超過9,700位志工的報名。[7]
臺北聽奧籌委會規劃2009年8月為「台北聽障奧運藝術月」,邀請知名藝人及藝文團體在臺北小巨蛋舉行大型演出活動,如「原」班人馬演唱會(張惠妹及原住民歌手)、藍人組、雲南映象、明華園等;[8]並舉辦「臺北國際聽障嘉年華」,內容包括各項動、靜態展覽及表演。
本設計係由中文的"北"字加以變化而來,表現出2009年第21屆聽障奧運會在台灣首善之都-台北舉行的視覺感受。其中又區分成兩個部分:左邊是個奔跑中的人;右邊則是耳蝸的形狀。象徵着聽障運動員背負着缺陷,卻仍然奮力不懈的跑出亮麗的人生。整體設計至少傳達以下三個鮮明的意象:一. 以書法的筆刷勾勒出生動有力的線條,傳達了台灣文化活力豐沛的內涵;二. 背負耳蝸的人奮力向前的跑步姿勢,表現出聾人文化堅毅不拔的精神;三. 紅、藍配色象徵國旗,突顯「台灣走出去,國際走進來」的全民期盼。 設計者:柯至原
本屆聽障奧運的口號是「無聲的力量」(英文:「Power in me!」)。
此次聽障奧運會官方以一公一母兩隻臺北樹蛙作為聽障奧運的吉祥物,取名「蛙兒」。在設計上,蛙兒展開雙臂及雙腳,使身體猶如臺北的「北」字展示,一方面象徵台北的歡愉,並傳達2009年聽障奧運的主辦城市是台北市,另一方面歡迎世界各地參與此次聽障奧運的朋友。
2009年6月4日,臺北聽奧籌委會舉辦的「蛙兒」命名比賽最終由「皮司」(Peace)和「樂芙」(Love)獲得採納。[9][10]
本次聽奧依循傳統將舉辦火炬傳遞活動,聖火將於雅典祭壇點燃,之後空運抵達基隆港,8月5日開始傳遞活動,聖火經過臺北市、臺北縣、桃園縣及新竹縣市,開幕當天以巨型線香點燃鞭炮,由鞭炮引燃主火炬,本次也是首次聖火於臺灣上空點燃的國際大型比賽,這次的火炬形式為陽明山海芋造型,呈現臺北特色。
臺北聽奧籌委會邀請臺灣知名舞台劇導演賴聲川擔任藝文總監,負責整個開幕及閉幕禮的設計工作。開幕禮以「Wave」為主題,[12]代表台灣海洋與聲波的波動,並着重強調視覺美感的原創藝術表演。[13]開幕禮預計耗資超過新台幣2億元,動員5,000位表演者及幕後2,000名工作人員。[14]
本屆比賽項目可分為20大項競賽種類,計有15項個人項目和5項團體項目:[15]
本屆聽障奧運預計將在22個比賽場館舉行,大部分場館位於臺北縣市。部分賽事將會在桃園縣及新竹縣舉辦,如游泳、水球在新竹縣體育館游泳池,射擊在桃園縣公西靶場,網球雨備場館在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校區等。[16][17]
本屆夏季聽奧會參賽隊伍為80個國家和地區。參賽人數內的數字為包括運動員和教練等在內的代表團總人數。
資料來源:[18]
排名 | 國家/地區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數 |
---|---|---|---|---|---|
1 | 俄羅斯(RUS) | 29 | 40 | 28 | 97 |
2 | 烏克蘭(UKR) | 19 | 22 | 25 | 66 |
3 | 南韓(KOR) | 14 | 13 | 7 | 34 |
4 | 中國(CHN) | 12 | 9 | 17 | 38 |
5 | 中華台北(TPE) | 11 | 11 | 11 | 33 |
6 | 白俄羅斯(BLR) | 10 | 6 | 7 | 23 |
7 | 美國(USA) | 10 | 5 | 7 | 22 |
8 | 南非(RSA) | 8 | 2 | 2 | 12 |
9 | 日本(JPN) | 5 | 6 | 9 | 20 |
10 | 瑞典(SWE) | 5 | 2 | 3 | 10 |
11 | 土耳其(TUR) | 4 | 6 | 7 | 17 |
12 | 意大利(ITA) | 4 | 5 | 5 | 14 |
13 | 法國(FRA) | 4 | 2 | 6 | 12 |
14 | 愛沙尼亞(EST) | 4 | 2 | 2 | 8 |
15 | 肯雅(KEN) | 4 | 2 | 1 | 7 |
16 | 德國(GER) | 3 | 8 | 12 | 23 |
17 | 伊朗(IRI) | 3 | 5 | 5 | 13 |
18 | 澳洲(AUS) | 3 | 2 | 1 | 6 |
19 | 委內瑞拉(VEN) | 3 | 1 | 2 | 6 |
20 | 立陶宛(LTU) | 2 | 4 | 7 | 13 |
21 | 拉脫維亞(LAT) | 2 | 3 | 0 | 5 |
22 | 匈牙利(HUN) | 2 | 0 | 3 | 5 |
23 | 古巴(CUB) | 2 | 0 | 2 | 4 |
24 | 葡萄牙(POR) | 2 | 0 | 2 | 4 |
25 | 挪威(NOR) | 2 | 0 | 0 | 2 |
26 | 英國(GBR) | 1 | 4 | 5 | 10 |
27 | 波蘭(POL) | 1 | 2 | 1 | 4 |
28 | 保加利亞(BUL) | 1 | 1 | 3 | 5 |
29 | 蒙古國(MGL) | 1 | 0 | 2 | 3 |
30 | 瑞士(SUI) | 1 | 0 | 2 | 3 |
31 | 新西蘭(NZL) | 1 | 0 | 1 | 2 |
32 | 波多黎各(PUR) | 1 | 0 | 1 | 2 |
33 | 克羅地亞(CRO) | 1 | 0 | 0 | 1 |
34 | 芬蘭(FIN) | 1 | 0 | 0 | 1 |
35 | 荷蘭(NED) | 1 | 0 | 0 | 1 |
36 | 希臘(GRE) | 0 | 2 | 3 | 5 |
37 | 加拿大(CAN) | 0 | 2 | 0 | 2 |
38 | 尼日利亞(NGR) | 0 | 2 | 0 | 2 |
39 | 愛爾蘭(IRL) | 0 | 1 | 1 | 2 |
40 | 馬來西亞(MAS) | 0 | 1 | 1 | 2 |
41 | 塞爾維亞(SRB) | 0 | 1 | 1 | 2 |
42 | 捷克(CZE) | 0 | 1 | 0 | 1 |
43 | 西班牙(ESP) | 0 | 1 | 0 | 1 |
44 | 斯洛伐克(SVK) | 0 | 1 | 0 | 1 |
45 | 阿根廷(ARG) | 0 | 0 | 2 | 2 |
46 | 奧地利(AUT) | 0 | 0 | 2 | 2 |
47 | 巴西(BRA) | 0 | 0 | 1 | 1 |
48 | 丹麥(DEN) | 0 | 0 | 1 | 1 |
49 | 中國香港(HKG) | 0 | 0 | 1 | 1 |
50 | 印度(IND) | 0 | 0 | 1 | 1 |
51 | 哈薩克(KAZ) | 0 | 0 | 1 | 1 |
52 | 吉爾吉斯(KGZ) | 0 | 0 | 1 | 1 |
53 | 沙特阿拉伯(KSA) | 0 | 0 | 1 | 1 |
54 | 墨西哥(MEX) | 0 | 0 | 1 | 1 |
55 | 烏茲別克(UZB) | 0 | 0 | 1 | 1 |
總數: | 177 | 175 | 205 | 557 |
以下列表為2009臺北聽奧所有比賽項目的賽程表,更新至2010年2月24日。[19][20]藍色方格代表該項目在當天有比賽進行,黃色方格代表該項目在當天進行決賽階段,方格內的數字代表該項目在當天頒發的金牌數目。
● | 開幕禮 | 比賽 | 決賽 | ● | 閉幕禮 |
2009年9月 | 4日 | 5日 | 6日 | 7日 | 8日 | 9日 | 10日 | 11日 | 12日 | 13日 | 14日 | 15日 | 金牌 總數 |
---|---|---|---|---|---|---|---|---|---|---|---|---|---|
開幕禮 | ● | ||||||||||||
閉幕禮 | ● | ||||||||||||
田徑 | 2 | 9 | 7 | 5 | 9 | 9 | 2 | 43 | |||||
馬拉松 | 2 | 2 | |||||||||||
羽毛球 | 1 | 5 | 6 | ||||||||||
籃球 | 2 | 2 | |||||||||||
沙灘排球 | 2 | 2 | |||||||||||
保齡球 | 2 | 2 | 4 | 2 | 10 | ||||||||
單車 | 1 | 2 | 2 | 1 | 6 | ||||||||
足球 | 1 | 1 | 2 | ||||||||||
手球 | 1 | 1 | |||||||||||
柔道 | 4 | 4 | 4 | 12 | |||||||||
空手道 | 2 | 3 | 5 | ||||||||||
定向越野 | 2 | 2 | 2 | 2 | 8 | ||||||||
射擊 | 1 | 1 | 1 | 1 | 1 | 2 | 1 | 1 | 1 | 10 | |||
游泳 | 6 | 6 | 7 | 7 | 5 | 7 | 38 | ||||||
桌球 | 2 | 1 | 2 | 2 | 7 | ||||||||
跆拳道 | 2 | 2 | 2 | 1 | 7 | ||||||||
網球 | 1 | 2 | 2 | 5 | |||||||||
排球 | 2 | 2 | |||||||||||
水球 | 1 | 1 | |||||||||||
摔角 | 4 | 3 | 4 | 3 | 14 | ||||||||
總計 | 182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