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太平洋颶風季是東太平洋颶風中心承擔東北太平洋(指赤道以北、西經140°以東的太平洋)熱帶氣旋主要預警責任的最後一個太平洋颶風季。本季於1987年5月15日從東太平洋、6月1日從中太平洋(赤道以北、國際日期變更線到西經140°之間的太平洋)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傳統上這樣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在東北太平洋形成的時間段[1]。
雖然全季有20個天氣系統獲得命名,比往年平均值還高5個,但只有4場風暴直接對陸地構成影響。颶風尤金是1954年後首場在7月登陸墨西哥的太平洋颶風,造成3人死亡,經濟損失達1億4212萬美元,是全季唯一直接造成人員喪生和破壞的熱帶氣旋。熱帶風暴皮拉爾和颶風諾瑪一度接近陸地,其中皮拉爾在南下加利福尼亞州產生創紀錄的降水,颶風諾瑪和颶風拉蒙的殘留則在美國本土產生降雨。除此以外,中北太平洋形成的颶風佩克穿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成為1987年太平洋颱風季的颱風。
季節總結
總體而言,1987年太平洋颶風季繼續保持20世紀80年代東太平洋熱帶天氣活動高於往年平均值的趨勢[2]。全季共形成20場熱帶風暴,其中10場成為颶風,4場達到大型颶風標準[3],都明顯高於往年平均值,而且命名風暴達20場也創下太平洋颶風季的新紀錄[2]。截至2014年,1987年颶風季仍然是有紀錄以來第6活躍的太平洋颶風季,同1994年太平洋颶風季和2009年太平洋颶風季並列[3]。位於國際日期變更線到西經140°之間的太平洋屬中太平洋颶風中心預警責任區,全季共形成兩場獲得命名的風暴,其中一場達到颶風標準,另外還有兩場熱帶風暴從東太平洋進入中太平洋[4]。
從6月上旬熱帶風暴阿德里安形成到11月下旬第二十號熱帶低氣壓消散,全季共計持續171天,所有天氣系統在熱帶風暴強度下持續了924小時,颶風強度下則持續了631小時。往年的長期平均值則分別是161天、875小時和428小時。氣象機構沒有在本季期間派遣颶風獵人偵察機飛入風暴偵察。[5]此外,這還是氣象機構首度針對熱帶氣旋發佈熱帶風暴觀察預警和警告,而不再像往年一樣發佈烈風預警和警告[6]。1987年還是位於紅木城的東太平洋颶風中心承擔東北太平洋熱帶氣旋預警責任的最後一年,該機構自1972年就開始負責這一工作。接下來東太平洋颶風中心併入美國國家颶風中心,新機構從1988年春開始負責東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預警工作。[7]
6月只有1場熱帶風暴發展形成,7月則有6場,前7場風暴中只有颶風希拉里達到大型颶風標準[3]。8月共形成5場命名風暴,其中4場成為颶風,但沒有大型颶風,只有颶風喬瓦的最高強度達到中等二級颶風水平,接近三級颶風標準。9月獲得命名的風暴數量和8月相同,也是5場,[3]其中颶風麥克斯的強度創下太平洋颶風衛星強度估算的新紀錄,衛星圖像表明系統達到四級颶風標準。颶風諾瑪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屬一級颶風,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以南消散。[5]10月一共只形成兩個熱帶氣旋,其中第1個是颶風拉蒙,最高強度屬四級颶風標準[3]。
本季形成的氣旋中對陸地構成影響的很少,只有颶風尤金曾經登陸,並造成3人死亡,經濟損失總額約為1億4200萬美元,其中單15平方英里的水果作物損失數額就達到260萬美元[8][9]。熱帶風暴歐文沿墨西哥海岸移動,在阿卡普爾科附近引發洪災,損失總額約為210萬美元。熱帶風暴皮拉爾和颶風諾瑪的殘留在南下加利福尼亞州產生降水,颶風拉蒙的殘留則在美國西部產生龐大雨量。[5]
颶風季期間,中太平洋的水溫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比正常情況要高1.6°C[10]。太平洋十年濤動到這一年時,水溫也進入偏暖的年份[11],根據現代估計結果,1987年時受太平洋十年濤動影響,相應海域水溫比正常情況要高0.81°C[12]。
風暴
6月7日,阿卡普爾科東南方向約645公里海域有熱帶低氣壓形成,並且很快就增強成熱帶風暴。6月8日,阿德里安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75公里的最高強度,然後開始緩慢減弱。6月9日,氣旋降級成熱帶低氣壓,於當晚消散。這場風暴起初沿墨西哥海岸平行移動,所處洋面遠離陸地,弱化成熱帶低氣壓後再以逆時針環路前進。[3]
7月3日,卡波聖盧卡斯以南約1560公里海域有熱帶低氣壓形成,並於當晚升級成熱帶風暴。系統向西南方向移動並緩慢增強,所處洋面一直遠離陸地。7月5日,比阿特麗斯達到風力時速85公里的最高強度。接下來氣旋開始減弱,於7月6日降級成熱帶低氣壓,最終在次日逐漸消散。[3]
7月5日,墨西哥以南約500公里洋面有熱帶低氣壓形成,而且很快就於次日強化成熱帶風暴。加爾文總體保持向東移動,於7月8日達到強烈熱帶風暴強度後逐漸減弱,於7月9日弱化成熱帶低氣壓,最終於次日在卡波聖盧卡斯西南方向約710公里海域消散。[3]
7月15日,卡波聖盧卡斯以南約1140公里海域有熱帶低氣壓組織形成,並於當天在阿卡普爾科以西約345公里洋面升級成熱帶風暴。多拉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並緩慢增強,於7月17日達到風力時速95公里的最高強度。接下氣旋穩步減弱,於兩天後降級成熱帶低氣壓,最終於7月20日在卡波聖盧卡斯以西約805公里洋面消散。[3]
7月22日,一股熱帶擾動在墨西哥近海發展成熱帶低氣壓。系統起初向西移動,於當天強化成熱帶風暴。[3]7月24日,受上層氣旋影響,尤金轉向北上,並升級成本季首場颶風[13]。7月25日,風暴達到二級颶風強度下限[14],但又因受陸地影響而減弱,以一級颶風強度從曼薩尼約以南登陸。粗糙的地形令颶風減弱,氣旋進入加利福尼亞灣時已降級成熱帶低氣壓,最終於7月26日消散。[13]
7月24日,尤金首度對墨西哥構成威脅,錫瓦塔內霍港停止向小型船隻開放,阿卡普爾科港暫停運作,曼薩尼約港則正式關閉。墨西哥海軍下令總計1520公里地域進入警戒狀態。氣象機構向沿海3個州發佈航海警告,政府還敦促海上船隻隨時保持聯絡。[15]颶風尤金在墨西哥沿海部分地區引發瓢潑大雨,其中以米卻肯州的阿奎拉(Aquila)降雨量最高,達525毫米[13]。氣旋在該國5個州的降雨量刷新此前熱帶氣旋的紀錄[16]。整個墨西哥有超過5000人流離失所[17]。單曼薩尼約就有60餘人無家可歸[18]。風暴造成的破壞主要是四處散落的瓦礫和泥漿,全國有6人受傷,3人遇難[17],其中1名男子被狂風颳倒的棕櫚樹砸死[19]。颶風還摧毀了墨西哥約39平方公里水果作物,損失數額超過260萬美元(1987年美元)[20]。此外,還有8套海濱房屋受到價值12萬美元的破壞[21]。整場風暴造成的損失總額達1億4200萬美元[9]。氣旋過去後,墨西哥海軍、陸軍和地方政府制訂清理計劃,迅速恢復供水和供電,大部分受影響地區的水、電都在數天內恢復[17]。
第九E號於7月24日形成,並且形成位置比其它大部分東太平洋颶風都更偏西面[4]。系統向西移動,於7月25日成為熱帶風暴。7月26日,風暴達到接近颶風標準的最高強度,並於當天穿越西經140°進入中北太平洋。[3]受低壓槽逼近的影響,費爾南達總體向夏威夷群島前進,之後因低壓槽產生的風切變而減弱,於7月28日降級成熱帶低氣壓,最終在3天後消散[4]。
7月26日,有東風波離開巴拿馬海岸,於7月28日在1300公里開外組織成第十E號熱帶低氣壓,再於次日增強成熱帶風暴。由於所處洋面水溫在29°C以上[5],氣旋穩步增強,行進路線基本和墨西哥海岸平行但距離尚遠。協調世界時7月31日下午18點,格雷戈升級成颶風,並於8月1日達到風力時速130公里的最高強度。風暴接下來因行進海域水溫降低而減弱,於8月1日晚在距下加利福尼亞州915公里洋面弱化成熱帶風暴,再於8月2日降級成熱帶低氣壓,最終於次日完全消散。[5][3]格雷戈在颶風尤金過去數周后影響墨西哥,又引發了洪災[8]。
7月30至31日,一股東風波經過中美洲。受向西南方向一直延伸到夏威夷州,東北方向直抵奧克拉荷馬州的廣闊深層高壓脊影響,東風波穩步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UTC7月31日凌晨0點過後,雷暴活動出現顯著增長。UTC7月31日下午18點,卡波聖盧卡斯以南約1245公里海域有熱帶低氣壓形成。[5]氣旋穩步增強,於8月1日達到颶風標準,再於8月2日成為二級颶風。8月3日,希拉里達到三級颶風強度,成為本季首場大型颶風,再於次日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95公里的最高強度。[5][3]風暴接下來開始減弱,於8月5日弱化成一級颶風,之後又再度強化,將二級颶風強度保持到8月6日。希拉里接下來再度開始減弱,到8月7日時已降級成熱帶風暴,之後再弱化成熱帶低氣壓,於8月9日在水溫21°C洋面消散。[5][3]南加利福尼亞州有關部門本期望風暴能令海浪高度大幅上升,為當地舉辦的衝浪比賽決賽創造有利條件,但氣象部門預計浪高只會有小幅提升[22]。
8月3日,曼薩尼約以南超過1610公里洋面有熱帶低氣壓形成,並且很快就增強成熱帶風暴。歐文在距墨西哥海岸線不遠處平行移動,強度反覆波動,於8月6日達到風力時速100公里的最高強度,並在此風速下保持了超過兩天。8月8日,氣旋轉朝接近正西方向前進,逐漸遠離陸地。8月9日,風暴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並且很快便已消散。[3]氣象機構一度預測歐文會對加利福尼亞州產生影響[23]。風暴在墨西哥產生暴風雨,造成210萬美元損失,許多商戶和民宅受損,但沒有人員因此喪生[5]。
8月13日,南下加利福尼亞州東南偏南方向約1760公里海域有熱帶低氣壓形成,並於次日增強成熱帶風暴喬瓦[3]。受北面的高壓脊影響,低氣壓起初向西南偏西方向移動。系統緩慢增強,於UTC8月16日下午達到颶風標準。喬瓦轉向西北偏西並繼續強化,於8月17日達到最高強度,屬二級颶風中等水平。[5]達到最高強度後,風暴轉向西進並緩慢減弱,然後穿過西經140°進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預警責任區[5]。氣旋繼續減弱,到8月20日時已降級成熱帶低氣壓[3],於兩天後在夏威夷島以南21°C洋面消散[5],不過其殘留至少持續到8月24日,飄流到約翰斯頓環礁以南海域[4]。受喬瓦影響,南加利福尼亞州連續數天出現大浪[24]。
8月26日,熱帶輻合帶內的一股擾動天氣組織成第一C號熱帶低氣壓,於12小時後升級為熱帶風暴並獲名「奧卡」(Oka),這個詞在夏威夷語中是「奧斯卡」(Oscar)之意。風暴緩慢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於8月27日達到風力時速95公里的最高強度。次日,附近的低壓槽產生風切變,奧卡也隨之減弱,於8月29日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並在之後消亡。[4]
8月28日,墨西哥曼薩尼約以西約1875公里洋面有熱帶低氣壓形成,於12小時後強化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克努特」(Knut)。氣旋風力時速始終沒有超過65公里,在熱帶風暴標準下保持了1天時間。8月30日,系統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並於當晚消散。氣旋自始至終位於海上,沒有對陸地構成威脅。[3]
利迪婭源於8月28日進入東太平洋的一股擾動天氣,這股擾動在墨西哥海岸線以南的溫暖洋面逐漸組織,於UTC8月29日下午18點發展成第十五號熱帶低氣壓[5]。6小時後,系統在距南下加利福尼亞州約1385公里洋面強化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利迪婭」(Lidia)。氣旋向西北方向前進,行進路線與墨西哥海岸線平行。風暴略朝西側轉向移動了一天,然後又迴轉繼續向西北方向前進,並在UTC9月1日早上6點達到颶風強度。[3]根據德沃夏克分析法得出的數值估算,利迪婭在9月1日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40公里的最高強度[5]。此後不久,氣旋開始減弱,其強度於9月2日降至低於颶風標準[3]。由於水溫較低,風暴迅速弱化[5],於9月3日清晨降級為熱帶低氣壓[3],最終於UTC這天中午12點在水溫24°C的洋面消散[5]。利迪婭的殘留在加利福尼亞州產生降水[27],一名女性被閃電擊傷[28]。
9月8日,一股熱帶擾動離開中美洲進入東太平洋。UTC9月9日中午12點,特萬特佩克灣的溫暖海域上空有熱帶低氣壓形成[5],然後在距卡波聖盧卡斯約1505公里洋面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麥克斯」(Max)[3]。氣旋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並迅速增強,於9月11日達到颶風標準[5]。風暴轉向西北並繼續強化,到9月12日時已達到二級颶風強度,再在數小時後成為本季第2場大型颶風。根據衛星圖像估算,颶風麥克斯於9月12日達到四級颶風標準,再於次日達到風力時速250公里的最高強度,刷新當時經衛星估算的太平洋颶風強度紀錄。[3][29]當時經德沃夏克分析法得出的數值為7.0,比之前東北太平洋任何熱帶氣旋的數值都高[5],直到1990年才被追平[29][30]。
麥克斯在最高強度下保持了創紀錄的24小時,然後經過26 °C等溫線並開始急劇弱化。颶風一度轉向北上,再於9月15日轉朝西面移動,並於當天降級成熱帶風暴。UTC9月16日中午12點,氣旋在卡波聖盧卡斯東北偏北方向約1392公里洋面消散。[3]颶風正如預計的那樣給南加州帶去2.4米高的大浪,不過風暴這時早已過了最高強度期[31]。
9月13日,阿卡普爾科西南方向約550公里海域形成熱帶擾動並向西北方向移動,於9月14日在遠離陸地的海上發展成熱帶低氣壓[5],再於超過24小時後增強成熱帶風暴並獲名「諾瑪」(Norma)。氣旋遠離陸地,移動路線與墨西哥海岸線平行[3]。由於所處洋面水溫超過29 °C,風暴穩步增強。9月17日,諾瑪轉向北上,紅外線圖像顯示系統中出現風眼並保持了12小時,表明氣旋強度在此期間達到颶風最低標準。[3][5]轉向北上後,諾瑪開始朝陸地前進,但因南下加利福尼亞州以西海域閉合低氣壓產生的西南氣流影響而始終遠離海岸。風暴幾乎停止移動,[5]然後略向東側轉向,強度也於9月19日回落到熱帶低氣壓水平,最終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以南僅155公里海域消散,自始至終都沒有登陸[3]。
諾瑪的殘留抵達美國西南部前,氣象機構預計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會出現多雲天氣,附近的沙漠和山區還有可能降下暴雨[32]。氣旋殘留最終於9月22至23日在加利福尼亞州產生降水和雷暴。聖地牙哥國際機場的總計降雨量約為18毫米,檸檬林則有25毫米。惡劣的天氣導致多地停電,還發生多起小型火災,部分道路被淹,一些財物受損[33]。聖地牙哥和橙縣南部有20萬戶家庭和商戶失去供電,不過電力很快就得以恢復[34]。氣旋襲擊的下加利福尼亞州地區人煙稀少,以致造成的破壞或洪災都沒有相關報道[5]。
9月17至19日,一股源自季風槽的熱帶擾動在墨西哥里維埃拉以南的溫暖海域上空移動,於UTC9月20日凌晨0點在向西北方向移動期間發展成第十九E號熱帶低氣壓[5],並於當晚在拉巴斯西南方向約1530公里洋面升級成熱帶風暴[3]。獲命名18小時後,奧蒂斯於9月21日成為颶風[5],然後開始迴轉向西移動並進入爆發性增強期[5],於當天達到二級颶風強度[3]。次日,風暴達到持續風速每小時185公里的最高強度[5]。接下來直至9月24日,氣旋強度在最高強度到二級颶風標準之間反覆波動[3]。受風切變增多,海面溫度降至26°C的共同影響,奧蒂斯開始加速西進並逐漸減弱[5],於9月25日降級成熱帶風暴,次日再退化成熱帶低氣壓,並在之間不久消散[3]。
9月21日,夏威夷西南方向的擾動天氣區發展出足夠的對流和閉合環流,成為第二C號熱帶低氣壓,並且馬上就強化成熱帶風暴而獲名「佩克」(Peke)。氣旋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不遠處向北移動並繼續增強,於9月23日成為颶風,次日又達到二級颶風標準。佩克繼續北上,然後在減弱成一級颶風后不久轉向西南並穿越國際日期變更線。[4]系統再次增強,於9月23日達到風力時速185公里的最高強度,這時已屬颱風。風暴加速向西北方向移動,並開始因受較為乾燥的空氣影響而減弱。10月2日,氣旋迴轉向東南方向移動,最終於10月3日消散。系統殘留繼續飄流了超過3天時間,行動方向很不穩定,起初向東,之後又向西北,再轉向東南並失去蹤影。[35]
佩克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或破壞[4][35],是1967年的颶風莎拉之後首場以颶風強度穿越國際日期變更線的熱帶氣旋[35],也是連續三年中的第三場在國際日期變更線兩側都屬熱帶氣旋的風暴,之前兩場分別是1985年的颱風斯基普[36]和1986年的颱風喬其紗[37]。
9月30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以南約530公里海域有熱帶低氣壓形成。系統向北移動,於10月1日達到最高強度,屬熱帶低氣壓的最低標準,但僅6小時後就回落到熱帶低氣壓水平並於當天消散。氣旋始終沒有登陸,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以南不遠處洋面消散,在熱帶氣旋狀態下只持續了24小時。[3]沒有任何報道表示這一天氣系統有對陸地構成破壞,不過南下加利福尼亞州從UTC9月30日中午12點到10月2日凌晨0點降下暴雨,一處觀測站測得182毫米雨量,創下該站1969年設立以來的新紀錄[5]。
10月3至4日,一片擾動天氣區進入墨西哥中部上空高氣壓以南的太平洋,其組織結構在超過29°C的水溫上空逐漸改善[5],到10月5日時,曼薩尼約西南方向約790公里海域已經發展出熱帶風暴[3]。拉蒙總體保持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5],於10月7日成為颶風,次日達到大型颶風標準。10月9至10日,拉蒙達到風力時速220公里的最高強度[3]。接下來,風暴因受亞熱帶急速氣流的影響轉向西北,並因水溫降低而迅速弱化[5],於10月11日減弱成熱帶風暴,12日又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之後不久就完全消散[3]。
南加利福尼亞州暴雨成災[38],引發街道洪災[39]。有兩人因交通事故喪生[40]。洛杉磯另有3人因交通事故遇難[41]。河濱縣的赫米特也出現暴雨[41],有3人因車禍受傷[42]。降水有助於消除帕洛馬山持續一周,影響面積達6500萬平方米的森林大火[41]。春溪河溢出堤防[43]。拉蒙的熱帶水分還有助於結束鹽湖城持續37天的旱情,這也是該市1964年來持續最久的旱情。全美共有5人因這場風暴遇害,均為道路相關事故引發。[44]
10月27日,有熱帶低氣壓在東太平洋形成並向西北方向移動,然後逐漸迴轉北上。10月28日,氣旋升級成熱帶風暴,風力時速為65公里並保持到次日再回落到熱帶低氣壓水平。塞爾瑪繼續向北迴轉,於10月29日再度增強成持續風速每小時65公里的熱帶風暴,但沒有再出現進一步強化就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並向東北偏北前進,於10月31日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以東約1415公里洋面消散。[3]
6月10日,本季第2個熱帶氣旋形成,其行進距離非常短,也沒有對陸地產生影響,於UTC6月12日中午12點消散[5]。6天後,第3個熱帶低氣壓形成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其最高風力時速達到55公里,於6月20日消散[5]。
7月13日,阿卡普爾科西南方向約1400公里海域發展出第六E號熱帶低氣壓,其最高強度時的持續風速也是每小時55公里,於7月17日消散[5]。
UTC11月24日下午18點,本季最後一個熱帶氣旋在南下加利福尼亞州西南方向約1600公里洋面發展形成,氣旋強度很弱,次日便已消散,給颶風季劃上句點[5]。
風暴名稱
以下列表列出1987年用於為東北太平洋風暴命名的名稱,與1981年的名單基本相同,只是因1985年太平洋颶風季出現需要命名的風暴較多,名單上的名稱幾乎用完的情況,因此奇數年颶風季的名單上新增了以字母X、Y和Z開頭的3個名稱:「希娜」(Xina)、「約克」(York)和「塞爾達」(Zelda)。所有未退役的名稱會在1993年颶風季再度使用。[45]「皮拉爾」(Pilar)和「拉蒙」(Ramon)這兩個名稱都是在1987年首度採用,列表中沒有命名的名稱將以灰色顯示[46][47]。
|
|
|
以下列表列出1987年用於為中北太平洋風暴命名的名稱,全年只使用了「奧卡」(Oka)和「佩克」(Peke)兩個名稱,這也是兩個名稱首次用於為風暴命名[46]。
|
|
|
|
1992年春,世界氣象組織將「克努特」(Knut)從東太平洋風暴名單中退役,今後不會再在東太平洋風暴命名時採用[25][26]。用於取代的新名稱是「肯尼斯」(Kenneth),於1993年首度採用[3]。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