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原子序數為107的化學元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元素週期表中,𨨏是位於d區塊的過渡金屬,為第7週期、第7族的成員。人們對𨨏的化學屬性並不完全瞭解,就目前實驗結果所知,𨨏符合7族中位於錸之下元素的特性。
超重元素[a]的原子核是在兩個不同大小的原子核[b]的聚變中產生的。粗略地說,兩個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越大,兩者就越有可能發生反應。[12]由較重原子核組成的物質會作為靶子,被較輕原子核的粒子束轟擊。兩個原子核只能在距離足夠近的時候,才能聚變成一個原子核。原子核都帶正電荷,會因為靜電排斥力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兩個原子核的距離足夠短時,強核力才能克服這個排斥力並發生聚變。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這種排斥力與粒子束的速度相比變得微不足道。[13]施加到粒子束上以加速它們的能量可以使它們的速度達到光速的十分之一。但是,如果施加太多能量,粒子束可能會分崩離析。[13]
不過,只是靠得足夠近不足以使兩個原子核聚變:當兩個原子核逼近彼此時,它們通常會融為一體約10−20秒,之後再分開(分開後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單一的原子核。[13][14]這是因為在嘗試形成單個原子核的過程中,靜電排斥力會撕開正在形成的原子核。[13]每一對目標和粒子束的特徵在於其截面,即兩個原子核彼此接近時發生聚變的概率。[c]這種聚變是量子效應的結果,其中原子核可通過量子穿隧效應克服靜電排斥力。如果兩個原子核可以在該階段之後保持靠近,則多個核相互作用會導致能量的重新分配和平衡。[13]
兩個原子核聚變產生的原子核處於非常不穩定,[13]被稱為複合原子核的激發態。[16]複合原子核為了達到更穩定的狀態,可能會直接裂變,[17]或是放出一些中子來帶走激發能量。如果激發能量太小,無法放出中子,複合原子核就會放出γ射線來帶走激發能量。這個過程會在原子核碰撞後的10−16秒發生,並創造出更穩定的原子核。[17]原子核只有在10−14秒內不衰變,IUPAC/IUPAP聯合工作小組才會認為它是化學元素。這個值大約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層電子,顯示其化學性質所需的時間。[18][d]
粒子束穿過目標後,會到達下一個腔室——分離室。如果反應產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會存在於這個粒子束中。[20]在分離室中,新的原子核會從其它核種(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應產物)中分離,[e]到達半導體探測器後停止。這時標記撞擊探測器的確切位置、能量和到達時間。[20]這個轉移需要10−6秒的時間,因此原子核需要存在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被檢測到。[23]若衰變發生,衰變的原子核被再次記錄,並測量位置、衰變能量和衰變時間。[20]
原子核的穩定性源自於強核力,但強核力的作用距離很短,隨着原子核越來越大,強核力對最外層的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影響減弱。同時,原子核會被質子之間,範圍不受限制的靜電排斥力撕裂。[24]強核力提供的核結合能以線性增長,而靜電排斥力則以原子序數的平方增長。後者增長更快,對重元素和超重元素而言變得越來越重要。[25][26]超重元素理論預測[27]及實際觀測到[5]的主要衰變方式,即α衰變和自發裂變都是這種排斥引起的。[f]幾乎所有會α衰變的核種都有超過210個核子,[29]而主要通過自發裂變衰變的最輕核種有238個核子。[5]有限位勢壘在這兩種衰變方式中抑制了原子核衰變,但原子核可以隧穿這個勢壘,發生衰變。[25][26]
放射性衰變中常產生α粒子是因為α粒子中的核子平均質量足夠小,足以使α粒子有多餘能量離開原子核。[31]自發裂變則是由靜電排斥力將原子核撕裂而致,會產生各種不同的產物。[26]隨着原子序數增加,自發裂變迅速變得重要:自發裂變的部分半衰期從92號元素鈾到102號元素鍩下降了23個數量級,[32]從90號元素釷到100號元素鐨下降了30個數量級。[33]早期的液滴模型因此表明有約280個核子的原子核的裂變勢壘會消失,因此自發裂變會立即發生。[26][34]之後的核殼層模型表明有大約300個核子的原子核將形成一個穩定島,其中的原子核不易發生自發裂變,而是會發生半衰期更長的α衰變。[26][34]隨後的研究發現預測存在的穩定島可能比原先預期的更遠,還發現長壽命錒系元素和穩定島之間的原子核發生變形,獲得額外的穩定性。[35]對較輕的超重核種[36]以及那些更接近穩定島的核種[32]的實驗發現它們比先前預期的更難發生自發裂變,表明核殼層效應變得重要。[g]
α衰變由發射出去的α粒子記錄,在原子核衰變之前就能確定衰變產物。如果α衰變或連續的α衰變產生了已知的原子核,則可以很容易地確定反應的原始產物。[h]因為連續的α衰變都會在同一個地方發生,所以通過確定衰變發生的位置,可以確定衰變彼此相關。[20]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過它經歷的衰變的特定特徵來識別,例如衰變能量(或更具體地說,發射粒子的動能)。[i]然而,自發裂變會產生各種分裂產物,因此無法從其分裂產物確定原始核種。[j]
嘗試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學家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探測器收集到的信息,即原子核到達探測器的位置、能量、時間以及它衰變的信息。他們分析這些數據並試圖得出結論,確認它確實是由新元素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數據不足以得出創造出來的核種確實是新元素的結論,且對觀察到的現象沒有其它解釋,就可能在解釋數據時出現錯誤。[k]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由彼得·安布魯斯特和哥特佛萊德·明岑貝格為首的團隊於1981年首次確定性地成功合成𨨏元素。它們將鉻-54原子核加速撞擊鉍-209目標,並製造出5個𨨏-262同位素原子:[47]
該德國團隊建議將該元素命名為Nielsbohrium,符號為Ns,以紀念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前蘇聯杜布納聯合核研究所的科學家卻曾經建議把第105號元素(現名為𨧀)命名為Nielsbohrium。德國的團隊希望在紀念波爾的同時,肯定杜布納團隊作為首次提出該冷核聚變反應的一方,從而解決命名爭議。杜布納團隊與德國團隊就此對107號元素的命名達成了共識。[49]
在104至106號元素命名爭議的同時,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使用Unnilseptium(符號為Uns)作為臨時的系統化命名。[50]1994年,IUPAC的一個委員會建議將107號元素命名為Bohrium(現名),而非Nielsbohrium,因為此前並沒有以某科學家的全名為元素取名的先例。[50][51]發現者對此表示反對,並擔心這樣的名稱會和硼(Boron)混淆,特別是兩者的含氧陰離子的國際命名:Bohrate(𨨏酸鹽)和Borate(硼酸鹽)。這個問題交由IUPAC位於丹麥的分支處理,但最終的投票結果仍然決定使用Bohrium。鑒於國際上對104至107號元素名均存在較大分歧,1997年8月27日IUPAC在協商後正式對101至109號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其中Bohrium一名成為了國際承認的107號元素的命名。[50]雖然有關於硼酸鹽和𨨏酸鹽的歧義,IUPAC之後並沒有將𨨏酸鹽改稱。[52]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化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據此於1998年7月8日重新審定、公佈101至109號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首次給出107號元素中文名:「𨨏」(bō,音同「波」)[53],名稱源自IUPAC決定的英文名Bohrium,以紀念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54][55]
同位素 | 半衰期[l] | 衰變方式 | 發現年份 | 發現方法 | |
---|---|---|---|---|---|
數值 | 來源 | ||||
260Bh | 41 ms | [5] | α | 2007年 | 209Bi(52Cr,n)[56] |
261Bh | 12.8 ms | [5] | α | 1986年 | 209Bi(54Cr,2n)[57] |
262Bh | 84 ms | [5] | α | 1981年 | 209Bi(54Cr,n)[47] |
262mBh | 9.5 ms | [5] | α | 1981年 | 209Bi(54Cr,n)[47] |
264Bh | 1.07 s | [5] | α | 1994年 | 272Rg(—,2α)[58] |
265Bh | 1.19 s | [5] | α | 2004年 | 243Am(26Mg,4n)[59] |
266Bh | 10.6 s | [5] | α | 2000年 | 249Bk(22Ne,5n)[60] |
267Bh | 22 s | [5] | α | 2000年 | 249Bk(22Ne,4n)[60] |
270Bh | 2.4 min | [4] | α | 2006年 | 282Nh(—,3α)[61] |
271Bh | 2.9 s | [4] | α | 2003年 | 287Mc(—,4α)[61] |
272Bh | 8.8 s | [4] | α | 2005年 | 288Mc(—,4α)[61] |
274Bh | 57 s | [5] | α | 2009年 | 294Ts(—,5α)[62] |
278Bh[m] | 11.5 min? | [63] | SF | 1998?年 | 290Fl(e−,νe3α)? |
如同其他高原子序的超重元素,𨨏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壽命短暫,非常不穩定。𨨏的一些同位素已在實驗室中成功合成,所用方法有兩種:高速撞擊兩種原子核以產生核聚變,或製造出更高的元素並觀測其衰變產物。目前正式發現了的𨨏同位素有11種,質量數分別為260–262、264–267、270–272、274,其中壽命最長的是𨨏-270,半衰期約61秒,而𨨏-262擁有已知的亞穩態。這些同位素都會經α衰變,然而某些仍未被發現的𨨏同位素理論上會進行自發裂變。[64]
較輕的𨨏同位素一般有較短的半衰期。260Bh、261Bh、262Bh、262mBh和263Bh的半衰期在100毫秒以下。同位素264Bh、265Bh、266Bh和271Bh較為穩定,半衰期在1秒左右,而267Bh和272Bh則有大約10秒的半衰期。質量最高的同位素最為穩定,其中270Bh和274Bh分別有大約61秒和54秒的半衰期。未知的273Bh和275Bh同位素預期將會有更長的半衰期,分別為90分鐘和40分鐘。值得注意的是,在被發現之前,理論預計的274Bh半衰期也長達90分鐘左右,但最終實際只有54秒。[64]
高質子量的260Bh、261Bh和262Bh是直接由冷核聚變產生的,262mBh和264Bh則是在䥑和錀的衰變鏈中被發現的。高中子量的266Bh和267Bh是通過向錒系元素目標進行放射產生的。中子量最高的四個同位素270Bh 、271Bh 、272Bh 和274Bh分別是在282Nh、287Mc和288Mc和294Nh的衰變鏈中發現的。後七個同位素的半衰期在8毫秒至1分鐘不等。[65]
𨨏的唯一一個確定的同核異構體出現在262Bh。直接和成262Bh會產生兩種狀態:基態和一個同核異能態。已證實,基態會經α衰變,放射的α粒子能量為10.08、9.82和9.76 MeV,半衰期為84毫秒。激發態也通過α衰變,放射的α粒子能量為10.37和10.24 MeV,半衰期為9.6毫秒。[47]
𨨏預計是元素週期表中6d系過渡金屬的第四個元素,也是7族元素中最重的一個,位於錳、鍀和錸之下。該族的所有元素都擁有明顯的+7氧化態,其穩定性隨着質量的增加而提升。因此𨨏也預計會有穩定的+7態。鍀同時也有穩定的+4態,而錸擁有穩定的+4和+3態。𨨏也有可能擁有這些較低的氧化態。
該族的重元素會形成具揮發性的七氧化物M2O7,所以𨨏應該會形成具揮發性的Bh2O7。這個氧化物應該會在水中溶解,形成高𨨏酸HBhO4。錸和鍀在其氧化物的鹵化反應後能夠形成鹵氧化物MO3Cl,所以BhO3Cl也可能會在這種反應中產生。該族較重元素的氧化物在氟化反應會產生MO3F和MO2F3,而錸則另外會形成ReOF5和ReF7。因此,𨨏也應會產生這些氟氧化物,從而證實它會延續7族元素的化學特性。
1995年第一次嘗試分離𨨏元素的實驗以失敗告終。[66]
儘管相對論效應頗為重要,不過107號元素仍然是個典型的7族元素,這在2000年得到證實。[67]
2000年,保羅謝爾研究所的團隊利用267Bh原子進行了化學反應。這些𨨏原子是Bk-249和Ne-22離子的融合產物。這些原子在經過熱能化後,與HCl/O2混合物反應,並形成一種具揮發性的氯氧化物。這條反應也同時產生了同族的較輕元素鍀(同位素為108Tc)及錸(同位素為169Re)。測量出來的吸附等溫線明確指出一種揮發性氯氧化物的產生,其特性和氯氧化錸相似。這證實𨨏是一個典型的7族元素。[68]
化學式 | 名稱 |
---|---|
BhO3Cl | 氯氧化𨨏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