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伊望(1888年4月20日—1947年3月18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將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參與蘭印作戰、菲律賓戰役,其後亦主要駐守東南亞地區。1942年,高橋調回日本本土,出任吳鎮守府司令,並一直於該職服役至1944年退役為止。
出身
高橋伊望出身於福島縣,是家中次子,父親高橋修齋是當地一名醫生。高橋的家族信奉東正教,其名字其實是其聖名「約翰」的中文音譯。
軍旅生涯
高橋在當地的相馬中學畢業後入讀海軍兵學校,並於1908年畢業,成為第36屆畢業生。高橋的成績在同年191名畢業生中排名第10。同期著名畢業生有南雲忠一及澤本賴雄。
畢業後的高橋派往宗谷號防護巡洋艦和須磨號防護巡洋艦服役。1910年,高橋獲升任中尉,並轉到淺間號裝甲巡洋艦繼續服役。其後再轉到子日號驅逐艦及敷島號戰艦服役。1914年,高橋升任大尉。他在利根號裝甲巡洋艦及扶桑號戰艦服役後,便進入海軍大學進修,並於1919年畢業。
自海軍大學畢業後,高橋升任少佐,並上任石見號戰艦炮術長。1923年8月至1925年8月,高橋出任駐英國海軍武官,期間再升中佐。返國後出任多摩號輕巡洋艦副艦長,其後於1929年就任天龍號輕巡洋艦艦長,並於同年加入出席倫敦海軍軍備會議(最終締結倫敦海軍條約)的代表團。會議完結後晉升大佐。
升任大佐的高橋首先出任海軍省副官,其後於1932年出任愛宕號重巡洋艦艦長,1933年調任霧島號戰艦艦長。1935年升任少將,並擔任軍令部第二部長。此時高橋高調支持南進論,即日本應南進奪取新畿內亞、婆羅洲及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西里伯斯島,並視之為日本的戰略利益圈。1939年升任中將,並出任馬公要港部司令。
1941年,高橋出任第三艦隊司令。當時第三艦隊屬於支那地區艦隊的一部分,主要負責駐地台灣附近海域。
1942年初,第三艦隊分拆為東部隊和中央部隊,東部隊負責進攻西里伯斯島的萬鴉老、肯達里及望加錫,並支援日軍在班達海的兩棲攻擊行動,而中央部隊則負責進攻荷屬婆羅洲。在爪哇島戰役時,高橋伊望擔任艦隊總指揮,支援登陸作戰。旗下有多個部隊,分別是「直接支援部隊」(由西村祥治少將指揮)、「第二驅逐戰隊」(由田中賴三少將指揮)、「第一基地戰隊」及「第二基地戰隊」(由栗田健男少將指揮)、「第三驅逐戰隊」(由原忠一少將指揮)及「第一航空戰隊」。同年三月,高橋出任新設的第二南遣艦隊司令,一個月後兼任新設的西南地區艦隊總司令。
1942年11月,高橋調回日本本土,出任吳鎮守府司令,並一直於該職服役至1944年轉為後備為止。
生平簡表
- 1888年(明治21年)4月20日-出生
- 1908年(明治41年)-畢業自海軍兵學校
- 1920年(大正9年)12月1日-任 海軍少佐
- 1923年(大正12年)8月-任 駐英國海軍武官
- 1924年(大正13年)12月1日-任 海軍中佐
- 1926年(大正15年)2月20日-多摩號輕巡洋艦副艦長
- 1929年(昭和4年)
- 1930年(昭和5年)12月1日-海軍省副官
- 1932年(昭和7年)12月1日-愛宕號重巡洋艦艦長
- 1933年(昭和8年)11月15日-霧島號戰艦艦長
- 1935年(昭和10年)
- 1937年(昭和12年)11月15日-聯合艦隊參謀長兼第一艦隊參謀長
- 1939年(昭和14年)11月15日-任 海軍中將、馬公要港部司令
- 1941年(昭和16年)4月10日-第三艦隊司令
- 1942年(昭和17年)
- 3月10日-第二南遣艦隊司令
- 4月10日-兼任 西南地區艦隊司令
- 11月10日-吳鎮守府司令
- 1944年(昭和18年)12月20日-後備役
- 1947年(昭和21年)3月18日-逝世
相關條目
- 大日本帝國海軍軍人列表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