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煥鏞

中国植物学家(1890—1971)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焕镛

陳煥鏞(1890年7月12日—1971年1月18日),文農韶鍾廣東新會(今江門市蓬江區潮連島)人,生於香港,中國植物學家。

快速預覽 陳煥鏞, 性別 ...
陳煥鏞
Thumb
性別
出生1890年7月12日
 英屬香港
逝世1971年1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廣州市
職業植物學家
經歷
代表作
  • 《中國經濟樹木》、《中國植物圖譜》(共5卷)、《海南植物志》(第一、二卷)、《中國植物志》(第二卷、第十一卷)
關閉

生平

早年喪父。1909年赴美國求學。1913~1919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得林學碩士學位。

1919年回國後,受哈佛大學的委託,赴海南島五指山採集植物[1]。從1920年開始陳煥鏞先後在金陵大學國立東南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廣西大學任教授[2]。他在國立中山大學和廣西大學分別創立了農林植物研究所和經濟植物研究所,同時兼任兩所所長。1933年,陳煥鏞與錢崇澍胡先驌等共同創立了中國植物學會

1954年中國科學院接收了中山大學植物研究所和廣西大學經濟植物研究所,並分別改名為華南植物研究所和華南植物研究所廣西分所,陳煥鏞繼續擔任兩所所長。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3]。1955年6月被聘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後為生物學部)學部委員。1956年陳煥鏞等創立了華南植物園和鼎湖山樹木園(今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者都隸屬於華南植物研究所[4][5]

家庭

父親為清朝駐古巴總領事陳藹亭,母親為西班牙裔古巴人。

學術貢獻

陳煥鏞是中國近代植物分類學的奠基人,一生發表科學論著40篇(部)以上,植物新屬10個,新種100個以上[1]。其中包括他與匡可任共同定名的銀杉屬,轟動植物學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次發現的松杉類植物的特有種[6]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