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若·憍陳如巴利語Añña Koṇḍañña梵語Ajñāta Kauṇḍinya),又稱阿若憍陳如阿若拘鄰憍陳那阿若憍憐居鄰居倫。佛教鹿野園的五比丘之一,是釋迦牟尼僧團第一位證阿羅漢果的僧侶,為僧團中最長老,常居上座,有「聖首」之稱。

名稱

全名阿若·憍陳如[1]

憍陳如是他的姓,為婆羅門的姓氏之一,又稱憍陳那[2]、憍憐、拘鄰,意譯為火器,為釋迦牟尼母族的親戚,為摩耶夫人的弟弟(亦為佛的舅舅)。漢地古代譯師,如竺法護,認為可意譯為初知、已知、了教、了本際、知本際,在唐代後,這種譯法被認為是誤譯,可能由於把他的姓氏(梵語Kauṇḍinya)當成了音近的本際梵語koṭi[3][4]

阿若是他在證得阿羅漢果後才冠上的名字,aññasi 的意思是他明白了。[5]阿若是名詞añña的音譯,其意思是證得究竟智,故譯為初解、勝解、勝智、終智。他在五人之中最早開悟,得證阿羅漢,因此被稱為阿若[6][7]

生平

憍陳如是婆羅門種性,住在現時的印度比哈爾地區。是公元前六世紀人士,比佛陀出生早。在釋迦太子剛出生後不久,迦毗羅衛國淨飯王邀請全國的知名占星學者八人到來,參加傳統的命名大典。他們仔細觀察太子的相貎特徵,其中七人都伸出兩個手指,表示有兩個可能性:成為轉輪聖王佛陀。但他們之中最年輕及最有智慧的一位,即憍陳如只伸出一個手指,因為他注意到太子額前的頭髮向右曲着,故肯定地向大眾斷言,太子必然出家成佛。[8] 當太子出家後,他被國王派去跟隨悉達多沙門修道的五位隨從之一,待到喬達摩沙門放棄極度的苦行後,他們以為喬達摩沙門退了道心而離開。當喬達摩沙門在菩提樹下悟道,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成為人間佛陀釋迦牟尼佛後,親自去鹿野苑找到這五位昔日的賢友,將自己證悟的四聖諦八正道向他們進行了解釋,聽到佛初轉法輪後,他們五位歸依了佛陀,成為最早的五比丘,組成了佛教最初的僧團。阿若憍陳如聽佛說《無我相經》後,[9]馬上證得阿羅漢果,成為佛教僧團中的第一位阿羅漢。

本事

有《本生經》故事說他的過去生有一世是殺佛過去生忍辱仙人歌利王

大方便佛報恩經·孝養品》故事說久遠前有個7歲的須闍提小太子,因宮中叛亂隨父母逃出,路上乾糧吃盡了,眾人就快餓死,須闍提割肉給王父王母吃,並勸他們離開自己逃去鄰國,在等死之際,須闍提將善業回向給父母和眾生,大地為之震動,帝釋天見此就來考驗他,須闍提此時說出了名言「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於無上道」,並且決意道如果沒有妄語則身體恢復如初,隨即果真恢復如初。帝釋天於是讚嘆須闍提,並請求須闍提得道後先渡自己;帝釋天即憍陳如的前世,須闍提即釋迦牟尼佛的前世,王父王母即釋迦牟尼佛的父母。[10]

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