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弗雷德·布萊洛克(英語:Alfred Blalock,1899年4月5日—1964年9月15日[1][2]),美國外科醫生,其在休克方面的研究影響深遠,同時他還是布萊洛克-托馬斯-陶西格分流術的發明人之一。布萊洛克-托馬斯-陶西格分流術由布萊洛克與小兒心臟疾病專家海倫·陶西格和外科手術技師維維恩·托馬斯共同發明,能有效緩解法洛四聯症導致的藍嬰綜合症[3]這一手術的發明開創了心臟外科的全新時代。[4]

Quick Facts 阿爾弗雷德·布萊洛克Alfred Blalock, 出生 ...
阿爾弗雷德·布萊洛克
Alfred Blalock
Thumb
攝於1922年左右
出生1899年4月5日
 美國佐治亞州卡洛登
逝世1964年9月15日(1964歲—09—15)(65歲)
 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
母校佐治亞大學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
醫療生涯
行業外科醫生
機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范德堡大學醫院英語Vanderbilt University Hospital
研究內容青紫嬰兒休克
著名榮譽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 (1954)
蓋爾德納國際獎 (1959)
Close

早年生活和事業早期

阿爾弗雷德·布萊洛克在1899年出生於美國佐治亞州門羅縣卡洛登。他的母親是瑪莎·(戴維斯)·布萊洛克,父親喬治·澤多克·布萊洛克是一位商人。[1][2]14歲時,布萊洛克進入佐治亞大學的預科學校佐治亞軍事學院學習,之後進入了佐治亞大學。1918年,19歲的布萊洛克從大學畢業,獲得了文學士學位並進入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學習。在醫學院期間,他與室友廷斯利·哈里森英語Tinsley Harrison結下深厚友誼,兩位醫生之後也成為了一生的摯友。1922年,布萊洛克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醫學士學位。[1][2][5][6]布萊洛克敬仰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創始人、美國外科學先驅威廉·史都華·豪斯泰德,於是在畢業後給他寫信,希望在他手下實習,卻沒能如願。但布萊洛克仍然留在巴爾的摩,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泌尿外科完成三年的實習,之後成為普通外科的助理住院醫師,卻未能獲得工作續約,於是他又在耳鼻喉科完成了校外實習。[5][7]

醫學事業

范德堡大學

1925年7月,在廷斯利·哈里森的幫助下,布萊洛克來到了田納西州納什維爾范德堡大學新成立的范德堡大學醫院英語Vanderbilt University Hospital和他一同工作。布萊洛克在醫院首位外科教授、外科主任巴尼·布魯克斯英語Barney Brooks手下工作,是他的第一個住院醫師主管。同時他還在大學擔任教職,積極參與醫學生的教學工作,並負責主管外科實驗室。在此期間,布萊洛克曾罹患肺結核,被迫到阿第倫達克山脈和歐洲休養了兩年時間。[6][7][8]1928年,布萊洛克休養歸來,在繼續接受治療的同時投身實驗室工作。他在此時已經成為教學專家,樂於接收學生進入實驗室並與學生合作。1930年,布萊洛克僱用了維維恩·托馬斯作助手協助他完成實驗室的工作,這也是兩人之後三十多年合作的開始。[7]1938年,布萊洛克成為了外科學教授。[6]

在范德堡大學期間,布萊洛克對出血性休克和創傷性休克的類型和治療方法展開了研究。通過在狗身上做實驗,他發現休克是由於失血導致的,並倡導使用血漿或全血治療休克。這項研究成果僅在之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已經拯救了數以萬計的生命。[5][8]他在休克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徹底改變了人們對創傷性休克的認知。布萊洛克的研究還表明,休克所造成的損傷在充分的康復治療作用下是可以被逆轉的。[7]

約翰·霍普金斯醫院

Thumb
布萊洛克-托馬斯-陶西格分流術示意圖,左圖(A)為布萊洛克、陶西格和托馬斯發明的手術方法,右圖(B)為後人改良的方法
Thumb
布萊洛克與陶西格合作發表的論文

1941年,41歲的布萊洛克受邀前往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擔任外科主任,並要求維維恩·托馬斯和他一同前往。[7][8]他把自己在范德堡大學的研究團隊都帶到了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繼續自己的實驗研究,同時依然關心醫學生和住院醫師的教育。[7]在此期間,布萊洛克與托馬斯二人合作開發出通過手術治療主動脈縮窄英語coarctation of the aorta的方法,但實驗並沒有完全成功。[7]之後,布萊洛克遇到了小兒心臟病學專家海倫·陶西格,陶西格向他介紹了「青紫嬰兒」的問題。這是由一種先天性的心臟畸形,即法洛四聯症導致的現象,會導致嬰兒血液中含氧量偏低。[9]1944年,布萊洛克、陶西格二人與托馬斯共同發明了一種手術,通過將鎖骨下動脈肺動脈相吻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供氧狀況,緩解法洛四聯症的症狀。在經過多次動物實驗之後,1944年11月29日,布萊洛克、陶西格二人在托馬斯的協助下首次在15個月大的患兒艾琳·薩克森(Eileen Saxon)身上成功實施了這種手術。這種手術也以兩人的名字命名為「布萊洛克-陶西格分流術」。維維恩·托馬斯身為黑人,起初貢獻並未獲得學界承認,直至2022年這一手術才更名為「布萊洛克-托馬斯-陶西格分流術」。[7][6][4][10]

這一手術拯救了在醫學史上有着重要的影響。在此之前,在心臟附近實施手術一直被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外科禁區」,這一手術的成功發明也因此成為了現代心臟外科學的開端。[7][4][3]在布萊洛克退休之前,已經有超過2,000個患兒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接受了這種手術,在全球範圍內則有超過15,000個患兒的生命被這一手術拯救。[4]

發明布萊洛克-托馬斯-陶西格分流術之後,布萊洛克聲名鵲起。他隨後也開始到世界各地向其他醫生介紹這種手術,同時繼續投身醫學事業,進行手術,出版文章,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他投身醫學生的教育,還在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建立了兒童外科部門。[7]1964年,布萊洛克從約翰·霍普金斯醫院退休。兩個半月後的9月15日,他便因轉移性輸尿管尿路上皮癌病逝。[6][11]

其他事業

布萊洛克一生發表了200多篇文章,其中100餘篇是在40歲之前發表;他還出版了學術專著《外科護理原理:休克與其他問題》(Principles of Surgical Care: Shock and Other Problems)。[5][6]1938年到1942年間,布萊洛克曾舉辦過42次榮譽講座。他獲得了耶魯大學都靈大學羅徹斯特大學等全球9所大學的榮譽學位,同時還是全美乃至全世界43個醫學會的成員。[6]

個人生活

布萊洛克於1930年與瑪麗·錢伯斯·歐布萊恩(Mary Chambers O'Bryan)結婚,二人育有三個孩子。1958年,歐布萊恩逝世。第二年,布萊洛克與愛麗絲·沃特斯(Alice Waters)成為了夫妻,直到他於1964年逝世為止。[6][7]

布萊洛克熱愛體育和戶外運動,曾與哈里森二人在1920年代搭檔獲得納什維爾的網球雙打冠軍。他還熱衷高爾夫球釣魚划船[6][7]

獲獎和紀念

1951年,布萊洛克與羅伯特·愛德華·格羅斯英語Robert Edward Gross海倫·陶西格一同憑藉「在心血管外科手術和相關知識領域獲得的傑出成就」獲得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12]1959年,布萊洛克還獲得了首屆蓋爾德納國際獎,以表彰他「發明了治療先天性心臟損傷的手術,就此開創了心外科手術的全新時代」。[13]他獲得過的獎項還包括意大利費爾特里內利醫學獎英語Feltrinelli Prize美國醫學會傑出服務獎(the Distinguished Service Award of the A.M.A.)等多個美國甚至國際醫學獎項。[6]

1964年,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建院75周年之際,醫院以布萊洛克的名字將臨床科學大樓命名為「布萊洛克樓」,以示對他的紀念。[3][6]

相關影視作品

2003年,美國公共電視網的系列紀錄片欄目《美國印象英語American Experience》中播出了紀錄片《心之夥伴》(Partners of the Heart),介紹了布萊洛克與維維恩·托馬斯在范德堡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合作。這部紀錄片由安德莉亞·卡琳英語Andrea Kalin導演,卡琳和露·波特(Lou Potter)共同編劇。[14][15]影片之後獲得了美國歷史學家組織頒發的2004年埃里克·巴諾英語Erik Barnouw最佳歷史紀錄片獎。[16]

2004年,美國HBO製作播出了文獻紀錄片天賜良醫》講述了布萊洛克與托馬斯之間的合作經歷。片中布萊洛克由艾倫·瑞克曼飾演,托馬斯則由摩斯·戴夫英語Mos Def飾演。影片由約瑟夫·薩金特英語Joseph Sargent導演,羅伯特·考特英語Robert W. Cort製作,獲得包括「最佳電視電影」在內的三項黃金時段艾美獎和其他多個影視獎項。[17]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