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陰符經》,簡稱《陰符經》,後人依託黃帝所作,成書年代不詳,唐代始通行於世[1],言行事暗合天道,切應盜機,則能功成事遂。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四百餘字分作三章,另有三百餘字本,各傳本字數有所增減,分章或不分章者皆有。
《陰符經》歷代注家解經要旨不一,或以為兵家權謀之書,或解以道家之言,宋元道士多以內丹功法注經,文人則以儒家性理之說釋之[2][3]。作為道教的一部重要道經,《陰符經》迄清代已逾百家註解,其重要性不下於《道德經》和《南華真經》[4][5][6]。
題解
黃帝為中國傳說帝王,史記列五帝之首,道教奉為得道仙真。郡齋讀書志稱黃帝受《陰符經》來由不一,「或曰受之廣成子,或曰受之玄女,或曰黃帝與風后、玉女論陰陽六甲,退而自著其事」。蹇昌辰《黃帝陰符經解·序》則言明為西王母降於王屋山,遣九天玄女授予黃帝。
陰符,為暗合,內外契合之意。《黃帝陰符經疏》李荃釋題:「陰,暗也。符,合也。天機暗合於行事之機,故曰陰符」。《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陶宏景注「陰符者,私志於內,物應於外。若合符契,故曰陰符」。兵書六韜提及太公望有陰符,凡八等之語,指主將祕聞,用於陰通言語,不泄中外相知之八種兵符。
李荃《黃帝陰符經疏·序》自稱得《陰符經》於嵩山虎口岩石壁,驪山老母為其解說要旨:「黃帝陰符三百言...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國安人之法,下有強兵戰勝之術」。
內容
天地陰陽運行變化,與人事之間有相生相盜之關係,聖人當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掌握天人暗合之機,使行為舉動合乎天道,切應自然,則治國養生皆得其宜,可以長久[2]。
註解書目
- 唐·伊尹等七家《黃帝陰符經集注》(《四庫全書》刪伊尹之名而標為六家注[7])
- 唐·張果《黃帝陰符經注》
- 唐·李筌《黃帝陰符經疏》(或說非李筌所注,實為袁淑真《黃帝陰符經集解》[8])
- 南宋·夏元鼎《黃帝陰符經講義》
- 南宋·朱熹《黃帝陰符經注解 》(題為崆峒道士鄒訢,或說實為蔡元定所作)
- 金·劉處玄《黃帝陰符經注》
- 宋元之際·俞琰《黃帝陰符經註》
- 元末明初·王道淵《黃帝陰符經夾頌解注》
- 清·張清夜(自牧道人)《陰符發秘》
- 《陰符天機經》(《雲笈七籤》卷十五收,又載於《正統道藏》太清部)
- 《陰符經三皇玉訣》,題「軒轅黃帝」製
- 任法融《黃帝陰符經釋義》,1992年,三秦出版社
- 蕭登福《黃帝陰符經今註今譯》,1996年,文津出版社
考據
關於作者,舊題黃帝撰,今日學者大多認為是後人偽托,三說如下:
關於成書年代,暫時無法取得比較統一的意見:
- 東晉王羲之曾書寫《陰符經》,並為之石刻[9]。貞觀六年(632年),褚遂良奉敕書寫《陰符經》五十卷,以草書撰成,自題為,「起居郎臣諸遂良奉敕書」。永徽五年(654年),褚遂良又奉旨書一百二十本,這次以小楷撰成[10]。
- 唐代蹇昌辰根據《黃帝間玄女兵法》、《玄女法》寫有《陰符經事跡》,說「……西王母再遣九天玄女授帝秘訣一十九條,《陰符經》三百餘言。至於金丹玉篆之文,寶符飛崖之術,入火履水之法無不備焉。」
- 朱熹在《陰符經考異序》中說:「伊川程子(即程頤)曰:『《陰符經》何時書,非商未即周未。
- 邵子(邵雍)曰:『《陰符經》,七國時(即戰國時代)書也。』」
- 明代呂坤曾 經說:「《陰符經》…其言洞察精微,極天人之蘊奧,黃帝得之以御世,老氏得之以養生,兵家釋之以制理,術家得之以成變化而行鬼神,縱橫家得之以股掌人群, 低昂時變。」他又說:「自有《陰符經》以來,注者不啻百家,要不出三見:曰儒、曰道、曰撣(佛也),倚其一,則三見皆邊也。夫玄金在熔,萬物可鑄;謂稱錘 是鐵則可,謂鐵是稱錘則不可。是書也,譬之江河之水,惟人所挹;其捐也,惟人所用。」
- 梁啓超說:《陰符經》「置之戰國之未,與《易·繫辭》、《老子》同時可耳,蓋其思想與二書相近也。」[11]
評價
唐朝時,陸龜蒙、皮日休作《讀陰符經詩》,讚譽陰符經「備識天地意,獻詞犯乾坤」「口含造化斧,鑿破機關門」「不測似陰陽,難名若神鬼。得以升高天,失之沉厚地」。
宋元開始,道教視《陰符經》為道士必讀之經,常與《道德經》並稱。
張伯端作《悟真篇》,就說「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滿五千。今古上仙無限數,盡從此處達真詮」,並引《陰符經》盜機之理解說內丹,如「先且觀天明五賊,次須察地以安民。民安國富方求戰,戰罷方能見聖君...三才相盜食其時,此是神仙道德機。萬化既安諸慮息,百骸俱理證無為」。
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說自己:「理透《陰符》三百字,搜通《道德》五千言」[12],其弟子馬丹陽亦說:「學道人不須廣看經書……若河上公注《道德經》、金陵子注《陰符經》,二者時看亦不妨」[13]。丘長春的高足尹志平認為:「道人雖未能廣學,《陰符》、《道德》、《清靜》三經,又豈可不學」[14]。
當時儒士亦對《陰符經》有所稱道,認為《陰符經》窺天道,有至理。程頤說:「《老子》言甚雜,如《陰符經》卻不雜,然皆窺測天道之未盡者也」[15],元代大儒劉因教其弟子讀《陰符經》,他說:「史既治,則讀諸子者,莊、列、 陰符四書者,皆出一律,雖云道家者流,其間有至理存」[16]。
但也有儒士對《陰符經》多所批評。黃庭堅評《陰符經》詭譎不經。黃震則批《陰符經》四處掇拾,而無所定見,他說:「後世有偽為道書者,曰《常清靜經》;有偽為佛書者,曰《般若經》;千變萬化,皆不出反常一語,初非異事,乃雷同語耳。言用兵而不能明其所以用兵,言修煉而不明其所以修煉,所言鬼神而不能明其所以鬼神。蓋異端之士,掇拾異說,而本無所定見者,豈此其所以為陰符歟?」[17]。
明代哲學家呂坤說《陰符經》「洞造化精微,極天人蘊奧,契性命歸指。帝王得之以御世,老氏得之以養身,兵家得之以制勝,術數家得之以成變化而行鬼神,縱橫家得之以股掌人群,低昂時變。是書也,譬江河之水,惟人所挹。其挹也,惟人所用」,指《陰符經》有如江河之水,各家皆能用之[18]。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