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鉻榴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钙铬榴石

鈣鉻榴石(英語:Uvarovite[1]是一種含鉻石榴石族的物種,化學式Ca3Cr2Si3O12。1832年由Germain Henri Hess發現,以俄羅斯政治家和業餘礦物收藏家Sergei Semenovitch Uvarov(1765年-1855年)伯爵的名字命名[2]。鈣鉻榴石與其他含鈣的石榴石、包括鈣鐵榴石鈣鋁榴石等一起被歸類為鈣石榴石組[3],是石榴石組稀有的礦物之一[4]

快速預覽 鈣鉻榴石, 基本資料 ...
鈣鉻榴石
基本資料
類別島矽酸鹽礦物
化學式Ca3Cr2Si3O12
晶體分類六八面體晶類
晶體空間群Ia3d
晶胞a = 11.99 Å; Z = 8
性質
顏色深綠色至鮮綠色
晶體慣態晶體菱形,集合體呈細粒、粗粒、緻密塊狀
晶系立方晶系
解理無解理
斷口不平坦狀至貝殼狀斷口
莫氏硬度6.5–7.5
光澤玻璃光澤
條痕白色
透明性透明至半透明
比重3.77 - 3.81
光學性質均質
折射率n = 1.865
關閉

產狀

鈣鉻榴石與鈣鋁榴石鈣鐵榴石形成固溶體系列,通常產於超基性岩中,與鉻鐵礦共生,亦產於矽卡岩中,含有鉻鐵礦蛇紋岩的熱液蝕變出來,也產於由白雲岩石和鉻鐵礦反應產生的矽卡岩變質石灰岩[5][4]

伴生礦物包括鉻鐵礦黝簾石透輝石橄欖石白雲石透閃石石英斜長石綠簾石綠泥石方解石鉻鐵礦輝石[6].

特性

錳鉛榴石-鈣鋁榴石系列礦物在低壓下可在高達1410 °C的溫度保持穩定的狀態[7]

產地

錳鉛榴石分佈很廣,最重要的產地是芬蘭奧托昆普(現已關閉)的銅礦,大多數博物館標本都是從那裏收集的[8]。在 Outokumpu 地區的錳鉛榴石產於屬於富矽酸鹽相,與火山活動造成的銅-鈷-鋅硫化物礦床有關,並含異常高的鉻含量[9]

美國的錳鉛榴石主要在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以及東部的賓夕法尼亞州的蘭開斯特縣。其他美洲產地還有古巴東部[10]

歐洲產地除了奧托昆普遺址以外,還有挪威羅羅斯,芬蘭皮特卡蘭塔,意大利瓦爾馬倫科,西班牙維納斯克,土耳其,以及俄羅斯的Biserk和Sarany[8]。 在南非德蘭士瓦的Bushveld火成岩複合體[11] 和博茨瓦納的Vumba片岩帶 [12] 都發現了鈣鉻榴石。 亞洲的台灣[13]日本[14]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南部的鉻鐵礦礦床)都有發現過鈣鉻榴石[15]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