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愈(1337年—1378年),原名友德,字伯顏明朝開國名將,淮安路虹縣龍宿里(今安徽泗縣大路口鄉)人,封衛國公,寧河王。

快速預覽 鄧愈, 爵位 ...
鄧愈
Thumb
鄧愈像,取自清代上官周《晚笑堂畫傳》
大明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
爵位衛國公
追贈寧河王
族裔漢族
原名鄧友德
字號伯顏
諡號武順
出生至元三年(1337年)二月十五日
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淮安路虹縣龍宿里
逝世洪武十一年(1378年)十一月九日
中書省鳳陽府壽春縣
墓葬鄧愈墓
親屬鄧鎮(子)
鄧銘(子)
關閉

鄧愈早年投奔朱元璋賜名,任管軍總管,隨朱元璋渡長江,克太平金陵,屢立戰功,升為廣興翼元帥。歷官僉行樞密院事、江西行省參知政事、江西行省右丞、湖廣行省平章、右御史大夫、太子諭德。洪武三年(1370年),鄧愈跟隨徐達遠征甘肅,擊敗北元,招降烏斯藏諸部。洪武十年,病逝於壽春追封為寧河王,諡武順

生平

早年經歷

鄧愈幼時聰敏好學,其父鄧順興,與元軍作戰時陣亡,其兄鄧友隆接掌兵權,不久病故。鄧愈代父兄職率兵與元作戰,驍勇異常,泗州靈璧盱眙等地居民多附之。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率所部萬餘人從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軍總管;期間,朱元璋為他改名「鄧愈」。跟隨朱元璋渡江,攻克太平,擊敗並擒獲陳野先,平定溧陽溧水,次年破集慶鎮江,升廣興翼元帥。出守廣德州,在城下擊敗長槍帥謝國璽,俘其總管武世榮,俘虜士卒千人[1]

至正十七年(1357年),擢樞密院院判,同年七月,為征南將軍,鄧愈移軍鎮守宣州,率領其軍攻取績溪,又與胡大海一起攻克徽州,升為行樞密院判官,駐守徽州[2]。「苗帥楊完者率十萬大軍前來進攻,徽州防守薄弱,鄧愈激勵將士,與胡大海合力進攻,將楊完者軍擊退。進而攻取休寧婺源,俘獲士卒三千,又攻下高河壘。鄧愈與李文忠胡大海進攻建德,途經遂安,擊敗長槍帥余子貞,向北追擊至淳安,又敗其援兵,於是攻克建德。楊完者率軍來攻,鄧愈擊敗並擒獲其將李副樞,降服溪洞三萬軍隊。一月過後,在烏龍鎮再敗楊完者。鄧愈又升為僉行樞密院事[3]

隨後,鄧愈率軍攻取臨安李伯升率軍前來救援,鄧愈在閒林寨將其擊敗。又派遣使者勸降了饒州守將於光,鄧愈於是移軍駐守饒州。饒州在彭蠡湖畔,與陳友諒相鄰,陳友諒軍屢次前來進攻,鄧愈每次都將其擊退。進升為江南行省參政,總領各軍。又攻取浮梁,攻戰於樂平餘干建昌都被攻下[4]

江西作戰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陳友諒撫州守將鄧克明吳宏進攻,便派遣使者假裝投降以作緩兵之計。鄧愈得知此情,率軍夜奔二百里,天明時進入撫州。鄧克明未曾料到,只得獨自騎馬逃走。鄧愈號令嚴明,秋毫無犯,於是平定撫州。鄧克明不得已而降。正逢陳漢丞相胡廷瑞進獻龍興路,朱元璋將它改為洪都府,命鄧愈為江西行省參政,而命降將祝宗康泰率部跟隨鄧愈[5]

祝、康二人奉命跟隨徐達進攻武昌時反叛。戰船停泊女兒港,兩人率軍迅速趕回,乘夜攻破新城門而入。鄧愈倉促之間獲悉兵變,率領數十人騎馬逃走,多次與叛軍遭遇。隨從騎兵幾乎全部死去,鄧愈處境十分困迫。連換三匹戰馬,卻全部倒斃。最後乘上其養子之馬,才得以奪撫州門而出,奔返應天府。不久徐達收復洪都,朱元璋又命鄧愈輔佐朱文正鎮守。次年,陳友諒率領六十萬軍隊進攻洪都。鄧愈分守撫州門,正當要衝。陳友諒親自指揮部隊進攻,城牆損壞達三十餘丈,鄧愈且築且戰。陳軍進攻日益猛烈,鄧愈軍衣不解帶,晝夜防守達三月之久。朱元璋率軍來援,與陳友諒展開鄱陽湖之戰,擊斃陳友諒,城圍得以解除[6]

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命鄧愈率軍進攻江西。鄧克明之弟鄧志清率軍二萬佔據永豐,鄧愈將其擊敗,擒獲其大帥五十餘人。又隨常遇春平定沙坑麻嶺諸寨,進兵攻取吉安,包圍贛州,五個月後將其攻克。鄧愈晉升為江西行省右丞[7]。鄧愈為人簡練而穩重、謹慎而細緻,不憚危苦,治軍嚴格,善於安撫投降、歸附者。他在安福作戰時,軍隊中出現擄掠百姓者。判官潘樞前來謁見,當面指責鄧愈。鄧愈驚起謝罪,急忙下令搶掠百姓者斬,並將軍中部卒所掠百姓子女搜索交出。潘樞於是將他們安置在空屋當中,自己坐在屋外煮粥給他們吃。士卒中有人企圖乘夜劫取,鄧愈便將這些士兵鞭打示眾。潘樞將被掠百姓子女全部護送回家,百姓十分高興[8]

不久,常遇春攻克襄陽,朱元璋命鄧愈為湖廣行省平章鎮守,並說:「你戍守襄陽,應當謹守法度,山寨中前來歸附者,兵民全部仍屬舊籍,小校以下全部命令他們屯種田地,邊耕邊戰。你所戍之地與擴廓帖木兒相鄰,如果你對百姓仁愛有加,在軍中嚴於執法,則擴廓所部將士都將慕義來歸,就如掙脫虎口,投靠慈母一樣。我把你當長城一般地依靠,你要盡力。」鄧愈設立軍府營屯,招徠、安撫歸附者,恩威並重[9]。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建立御史台,鄧愈出任右御史大夫,統領御史台事務[10]

洪武年間

洪武元年(1368年),鄧愈加封太子諭德。掛征戍將軍印,率領軍隊進軍南陽以北。於是攻克唐州,進攻南陽,在瓦店擊敗元軍,向北追擊,直抵城下,攻克南陽,擒獲史國公等二十六人。隨州葉縣舞陽魯山各州縣相繼投降。鄧愈又率軍攻下牛心、光石、洪山諸山寨,均州房州金州商州全部平定。洪武三年(1370年),任征虜左副將軍,協同徐達西征甘肅。王保保駐紮車道峴,鄧愈直抵其堡壘,設立柵欄進行威逼,王保保部潰敗。諭降吐蕃諸酋長,宣慰何鎖南普等都交出印章,請求投降。明軍追擊豫王至西黃河,直抵黑松林,擊斬元軍大將。河州以西朵甘烏思藏各部全部歸附。明軍兵出甘肅西北數千里而返。論功之時,鄧愈被授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封為衛國公,參與軍國要事,年祿三千石,給予世券[11]

洪武四年,明軍伐蜀,朱元璋命鄧愈前往襄陽組織後勤保障。洪武五年,辰州澧州諸少數民族作亂,朱元璋命鄧愈掛征南將軍印,江夏侯周德興、江陰侯吳良為副將軍,率軍征討。鄧愈率楊璟黃彬兵出澧州,攻克十八洞,又捕斬房州反叛者。六年,鄧愈以副將軍身份跟隨徐達巡視西北邊境。十年,吐蕃川藏阻塞道路,搶劫貢使,鄧愈為總兵官,掛征西將軍印,同副將軍沐英前往征討。分兵三路,窮追至崑崙山,俘斬數以萬計,俘獲馬牛羊十餘萬頭,留軍戍守各處要害,然後才班師回朝。鄧愈在歸途中生病,在壽春病逝,終年四十一歲[12]。噩耗傳到南京,朱元璋聞訊大哭,輟朝三日,靈柩運至三山門時,朱元璋親往祭奠。安葬在南京雨花台西安德門裏的西山。追封為寧河王,諡號武順[13]

子女

鄧愈長子鄧鎮,襲衛國公,改封申國公,後因連坐李善長親黨而死。有子鄧銘,官至錦衣衛指揮僉事[14]。一女為朱元璋次子朱樉次妃[15],後因妒忌被責,自縊而死。一女為朱元璋七子朱榑繼妃。

延伸閱讀

[]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出自焦竑國朝獻徵錄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一百二十六》,出自《明史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註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