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埔里社(布農語:Qavizan[1]),是曾存在於臺灣中部埔里枇杷城(今南投縣埔里鎮東南部)的原住民聚落,歷史上的文獻記載首見於清乾隆六年(1741年)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埔里社」是漢人的稱呼,「蛤美蘭社」、「哈裏難社」、「蛤里爛社」、「蛤仔難社」等則是當地原住民的稱呼。該社起初為布農族聚落,坐落於埔里盆地內平坦空曠的地方,無天然屏障,由於「郭百年事件」中漢人的大規模焚燒殺戮導致人口驟減,居民後來引進平埔族群,以壯大自身勢力。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