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蛔蟲學名Ascaris lumbricoides)中文全名為似蚓蛔線蟲,是一種常見的腸道寄生蟲,也作「蚘蟲[1],屬於線蟲動物門,最長可達35 cm[2]。蛔蟲會導蛔蟲病,屬於被輕忽的熱帶疾病英語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的一種。據估計,全球大約有六分之一的人口受到蛔蟲及其他圓蟲類感染寄生[3]。蛔蟲病的分佈範圍廣布全球,特別是熱帶與亞熱帶。

快速預覽 蛔蟲, 科學分類 ...
蛔蟲
Thumb
成年雌性蛔蟲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線蟲動物門 Nematoda
綱: 色矛綱 Chromadorea
目: 小桿目 Rhabditida
科: 蛔蟲科 Ascarididae
屬: 蛔屬 Ascaris
種:
蛔蟲 A. lumbricoides
二名法
Ascaris lumbricoides
Linnaeus, 1758
關閉

特徵

蛔蟲的身體為灰白色長圓柱狀,長約15—35厘米,形似蚯蚓。尾部向腹面彎曲,有交合刺兩枚;雌蟲稍長而粗,圓錐形尾部不彎曲。

習性

Thumb
顯微鏡下觀察的蛔蟲受精卵

蛔蟲寄生小腸中,吸取人腹內的營養物質,靠攝取腸內半消化的食物生存。因此,感染蛔蟲易造成兒童營養不良。蛔蟲成蟲在人小腸內產,蟲卵隨糞便排出人體外。當蟲卵存在於中或附着於水果蔬菜等上而從人進入時,對人來說便是感染上蛔蟲了。從小腸到體外,再從人口進入,這就是蛔蟲此物種的生存循環過程。

註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