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以阿戰爭,也稱蘇彝士運河危機[1]蘇彝士運河戰爭西奈戰役卡代什行動,也稱為第二次以阿戰爭,是一次於1956年發生在埃及的國際武裝衝突,當時埃及與英國法國以色列的軍隊爆發戰爭。英、法、以三國的結盟是一種利益的結合:英法兩國對蘇彝士運河有着貿易利益,而以色列則需要打開運河,以讓以色列船隻得以通航。

快速預覽 第二次以阿戰爭, 日期 ...
第二次以阿戰爭
以阿衝突的一部分

在第二次以阿戰爭期間被摧毀的埃及坦克
日期1956年10月29日-11月7日
地點
西奈半島加薩走廊及週遭地區
結果

英法以聯軍軍事勝利,埃及政治勝利

  • 等老牌殖民帝國殖民體系受到毀滅性重創,徹底喪失世界性影響力
  • 英國首相安東尼·艾登辭職下台
  • 非殖民化浪潮大幅加快
  • 美國完全穩固西方霸權地位,與蘇聯成為全球東方霸權並尊
  • 埃及受到戰略性軍事失利,但奪回蘇彝士運河制權
  • 間接惡化中東局勢
參戰方
 以色列
法國 法國
 英國
 埃及
外交與政治支援
 美國
 蘇聯
指揮官與領導者

以色列 大衛·本-古理安
摩西·達揚
阿薩夫·西姆霍尼英語Asaf Simhoni
海姆·巴爾-列夫英語Haim Bar-Lev
亞伯拉罕·約夫英語Avraham Yoffe
以色列·陶英語Israel Tal
阿里埃勒·沙龍
烏里·本·阿里英語Uri Ben-Ari
法國 勒內·科蒂
法國 居伊·摩勒
法國 皮埃爾·巴爾若英語Pierre Barjot
法國 博弗爾英語André Beaufre
英國 安東尼·艾登
英國 傑拉德·鄧普勒
英國 查爾斯·凱特麗英語Charles Keightley
英國 休·史多克威爾英語Hugh Stockwell

英國 曼利·勞倫斯·鮑爾英語Manley Laurence Power

埃及 納薩
阿卜杜勒·哈基姆·阿梅爾
薩阿德丁·穆塔瓦利上校
薩米亞薩
賈法爾·阿卜杜勒
薩拉赫丁·莫蓋伊上將
拉烏夫·馬福茲·扎基上校
美國 艾森豪威爾

蘇聯 赫魯曉夫
兵力
229,000人
400台坦克
470架飛機
航空母艦7艘
戰艦1艘
巡洋艦1艘
驅逐艦18艘
150,000人
500台坦克
250架飛機
傷亡與損失
226人陣亡
1,030人受傷
4人被俘
20架飛機遭擊落
1,650人陣亡
5,000人受傷
6,200人失蹤及被俘
215架飛機遭擊落
125輛坦克遭摧毀
關閉

蘇彝士運河危機讓英國的帝國殖民體系也遭到毀滅性打擊,經濟也步入近乎毀滅狀態。美國完全從英國手上取得霸主的地位。而英國則從全球性超級大國衰落為地區性中等大國,同時終結了西方的殖民體系。世界正式從三強鼎立變美兩強對抗。

favicon
1 sources

起源

埃及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它的蘇彝士運河曾由英國和法國共同管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該運河的戰略意義重大,一旦控制蘇彝士運河就可以控制整個東地中海中東地區,戰爭中英軍控制了該運河。1947年英國軍隊從運河撤兵,次年以色列國宣告成立,旋即爆發第一次以阿戰爭,以色列獲得勝利。

1952年,埃及軍隊的軍官們發動政變,推翻了法魯克國王的君主政權。新政府拋棄了舊政府親西方的政策,實行阿拉伯民族主義政策,這導致了西方國家和以色列開始因蘇彝士運河而與埃及發生爭端。

1956年,以色列和埃及的矛盾升級,由迦瑪爾·阿卜杜爾·納薩總統領導的埃及政府於是關閉了阿卡巴灣,阻止以色列船隻使用蘇彝士運河。

另一方面,實行阿拉伯民族主義的納賽爾政府與西方國家漸行漸遠,公開反對英國在中東建立的軍事組織巴格達公約,並與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陣營發展親密關係。1956年,因為埃及政府和蘇聯的社會主義陣營開展貿易(埃及新的軍事領導人決定進行軍事現代化,西方國家拒絕出售,於是埃及決定通過捷克斯洛伐克間接向蘇聯購買軍火)這引起美國方面的不滿,遂於1956年7月19日宣佈停止向埃及提供援助修建阿斯旺水壩

1956年7月26日,納塞爾宣佈將蘇彝士運河收歸國有,通過運河的收入來獨自修建阿斯旺水壩。由於蘇彝士運河是歐洲國家到東方貿易的重要航道,而且英國企業和銀行擁有蘇彝士運河公司41%的股份,法國擁有52%的股份,但是此公司註冊為埃及公司。此舉等同把英國在此運河所擁有將近一半的資產給剝奪,納塞爾的決定引起英法兩國的極度不滿。

在埃及國有化蘇彝士運河後,英法開始準備軍事介入,並利用以色列為翹板。以色列後來提議加入英法的軍事介入。其主要原因是納薩的阿拉伯民族主義的一項主要宗旨就是消滅以色列。這使得以色列非常擔憂。10月份,英國、法國和以色列在巴黎郊外的塞弗爾舉行了秘密會議並在10月24日達成秘密的三方協定。這次會議的詳情直到多年之後才被曝光,而且會議的詳悉記錄已經被銷毀。會議的三方制訂了周密的重奪蘇彝士運河的計劃:首先由以色列向西奈半島發動襲擊,然後英法兩國介入,要求雙方軍隊在蘇彝士運河兩岸停火,之後再由兩國軍隊進駐蘇彝士運河區,從而達到接管蘇彝士運河的目的。

爆發

Thumb
第二次中東戰爭示意圖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不宣而戰,幾個小時後英法出於運河航運安全發表了最後通牒,(要求兩國立即停火,並從運河兩岸各向後撤退10公里),以色列表面接受停火卻繼續入侵,兩天後佔領了加薩地帶和整個西奈半島,並迅速向運河區挺進。但納塞爾總統拒絕英法的停火提議,從而為英法兩國入侵埃及,奪取蘇彝士運河並推翻納塞爾政權提供了藉口。10月31日,英法兩國調動了100多艘艦艇,200餘架飛機從塞浦路斯馬耳他起飛,對埃及進行轟炸並摧毀埃及的空軍力量。兩國調動的飛機數量多到要臨時啟用一個已經沒有保養的機場。

11月5日,英軍第三空降營的1,000多名傘兵在塞得港登陸,第42和第40皇家海軍陸戰隊的2.2萬名軍隊則佔領了海灘,從而佔領了運河部分地區,塞得港遭到巨大損害。在西奈的埃及主力軍隊不得不後撤保衛運河。 英法的主要目的是奪下運河,但是遭到了埃及軍隊和城市居民的強烈抵抗,並在街頭進行了激烈的巷戰。

米特拉山口戰鬥

1956年10月29日下午5時,由沙龍上校指揮的以色列第202傘兵旅,在西奈半島中部米特拉山口空降,同時,該旅主力3000人與米特拉山口的傘兵會合,進軍運河。

阿布奧格拉戰鬥

以軍為實現「中部突破」戰術,以第38特遣隊突襲阿布奧格拉。

外交反應

英法以三國的行動遭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指責。作為三國盟友的美國也不滿這次秘密行動,他們將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義的再次體現。

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直接致電英國首相艾登施壓。經濟上,美國政府故意拋售英鎊,導致英鎊匯率浮動並貶值15%,同時否決英國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申請,亦停止向英國的經濟援助。

10月30日,蘇彝士運河的問題被遞交到安理會進行討論,但是英法使用一票否決權,以防止美國和蘇聯通過安理會決議對其軍事行動進行譴責。 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也提交議案要求英法立即撤軍,遭到英法兩國否決後又敦促聯合國大會召開緊急會議,正式通過決議要求停止戰爭並從埃及撤除所有外國軍隊。並建議建立臨時聯合國軍進入埃及。但是英法並沒有立即停止。

另一方面,忙於匈牙利事件蘇聯也插手蘇彝士運河危機,甚至警告英法兩國,必要時蘇聯將動用核武器(雖然北約的情報顯示蘇聯當時根本沒有能夠直接從本土襲擊巴黎倫敦的導彈)。

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決支持埃及收回蘇彝士運河。在危機爆發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以2000萬瑞士法郎的現匯援助埃及政府,中國紅十字會捐贈了10萬元人民幣的醫藥物資。[2]

favicon
1 sources

停火與撤兵

1956年11月5日,蘇聯向三國發送外交照會和最後通牒:如果不停止侵略行為,無法保證巴黎與倫敦的安全,可能使用「火箭武器」(暗示為核武)。[3] 蘇聯並從以色列撤回了蘇聯大使,並向美國提議聯合軍事行動阻止其繼續侵略。 美蘇兩國的介入動機各不相同:其一,美國希望能夠拉攏一批剛剛從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統治底下獨立出來的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避免他們倒向蘇聯社會主義陣營,其二,英法的軍事行動事先並沒有通知美國和其他北約盟友,英法沒有履行自己的責任,因此美國認為自己沒有責任幫助英法,其三,英法的行為是舊時殖民主義野心的體現。其四,三國的侵略行為,給了蘇聯勢力進入這一地區的藉口,蘇聯之前的勢力非常微弱;而蘇聯則能通過插手蘇彝士運河危機淡化國際社會對其出兵匈牙利的關注。

美國後來通過外交途徑譴責英法的侵略行為,並威脅後者盡快解決衝突,否則停止向其供應原油。[4] 11月6日,在強大的國際壓力下英法兩國被迫接受停火決議。11月7日,在埃及停火。以色列也在11月8日同意撤出西奈半島。但是在1957年3月以色列才撤出西奈半島和加薩希伯來語נסיגת צה"ל מסיני ומעזה (1956–1957)

favicon
1 sources

影響

蘇彝士運河危機直接導致時任英國首相安東尼·艾登名望受損並在1957年1月辭職下台,並促使之後的麥克米倫政府加快非殖民化進程,英國的帝國殖民體系也遭到毀滅性打擊,此後英國政府也無力再阻止其他殖民地脫離英國統治,英法兩國也徹底喪失對蘇彝士運河的掌控。

蘇彝士運河危機不但導致了一個政府的垮台,更象徵了美國完全從英國手上正式拿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而英國則從全球性大國衰落為地區性國家。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成為真正主宰中東乃至全世界的力量。美國的立場由阻止以英法陣營逐漸改變為支持以色列,而蘇聯則支持阿拉伯世界。這種格局一直持續到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

對之後在1958年成為法國總統戴高樂來說,美國並不是一個可靠的盟友,只有拉攏歐洲其他國家才可能與美國和蘇聯抗衡,形成第三股平衡力量。此外蘇聯的核攻擊威脅也讓法國下定決心研發自己的核武器,而法國亦因此決定全面放棄殖民地,加快非殖民化進程。

埃及總統納塞爾來說,雖然埃及在軍事戰略上徹底失敗了,但在政治上卻獲得勝利,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對抗以色列的主要力量,並是泛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根據地。

此次危機也間接加劇了巴拿馬運河的主權爭議。

此次危機導致1957年1月,美國提出艾森豪主義,即對有經濟困難的、有可能轉向社會主義陣營阿拉伯國家進行援助。美國因此可以對這一地區提供經濟以及軍事援助。同年3月,美國國會撥款20億美元於這一項目,主要用於對抗社會主義在這一地區的擴張。大多數阿拉伯國家對其持反對態度(尤其是埃及和敘利亞)[5]

註釋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