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晶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藍晶石(英語:Kyanite)是一種典型的藍色含鋁矽酸鹽礦物,存在於富含鋁的變質偉晶岩和沉積岩中。變質岩中的藍晶石通常表明壓力高於4千巴。它通常能在石英中發現。儘管在較低的壓力和低溫下可能穩定,但水的活性通常足夠高,以至於可被其他水合矽酸鋁(如白雲母、葉蠟石或高嶺石)取代。
藍晶石 | |
---|---|
![]() | |
基本資料 | |
類別 | 島矽酸鹽礦物 |
化學式 | Al2SiO5 |
IMA記號 | Ky[1] |
施特龍茨分類 | 9.AF.15 |
晶體分類 | 平行雙面(1) (H-M記號相同) |
晶體空間群 | P1 |
晶胞 | a = 7.1262(12) Å b = 7.852(10) Å c = 5.5724(10) Å α = 89.99(2)°, β = 101.11(2)° γ = 106.03(1)°; Z = 4 |
性質 | |
顏色 | 藍色、白色,少見綠色、灰色、黃色、粉色、橙色和黑色 |
晶體慣態 | 柱狀;纖維狀;刀刃狀 |
晶系 | 三斜 |
雙晶 | {100}層狀 |
解理 | [100]完全 [010]不完全 |
斷口 | 參差狀 |
韌性/脆性 | 脆 |
莫氏硬度 | 4.5-5(平行於軸) 6.5-7(垂直於軸) |
光澤 | 玻璃光澤 |
條痕 | 白色 |
透明性 | 透明到半透明 |
比重 | 3.53 - 3.65(測量);3.67(計算) |
光學性質 | 雙軸 (-) |
折射率 | nα = 1.712 - 1.718 nβ = 1.720 - 1.725 nγ = 1.727 - 1.734 |
多色性 | 三色,無色-淡藍色-藍色 |
2V夾角 | 78°-83° |
參考文獻 | [2][3][4] |
藍晶石是矽酸鋁系列的成員,其中還包括多晶型紅柱石和多晶型矽線石。藍晶石具有很強的各向異性,其硬度取決於其晶體學方向。對於藍晶石來說,這種各向異性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識別特徵。
溫度高於1100 °C的藍晶石通過以下反應分解為莫來石和熔凝石英:
3(Al2O3·SiO2) → 3Al2O3·2SiO2 + SiO2
這種轉變導致了膨脹。[5]
它的名稱與青色的起源相同,源自古希臘語κύανος。通常以kyanos或kuanos的形式翻譯成英文,意為「深藍色」。
識別
藍晶石的細長的柱狀晶體通常是礦物及其顏色(標本為藍色時)的良好提示。伴生礦物也非常有用,尤其是多晶型十字石。識別藍晶石最有用的特徵是各向異性。如果懷疑樣品是藍晶石,識別的關鍵是在垂直軸上具有兩個截然不同的硬度。平行於{001}的硬度為5.5,平行於{100}的硬度為7。[2][3]
發現

藍晶石出現在片麻岩、片岩、偉晶岩和石英礦脈中,主要是由泥質岩的高壓區域變質引起的。 [7]它以碎屑的形式出現在沉積岩中。它的出現與十字石、紅柱石、矽線石、滑石、角閃石、直閃石、莫來石和剛玉有關。 [2]
用途
藍晶石主要用於耐火材料和陶瓷產品,包括陶瓷水暖和餐具。也用於電子產品、絕緣體和磨料。 藍晶石已被用作半寶石,它可能會顯示出貓眼效應,儘管由於它的各向異性和完美切割而受到限制。顏色品種包括最近從坦桑尼亞發現的橙色藍晶石。 [9]橙色是由於結構中含有少量錳(Mn3+)所致。 [10] 藍晶石是用於評估岩石變質的溫度、深度和壓力的一種指標礦物。
參考資料
拓展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