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開儒(1935年9月—),男,廣西桂林市興安縣高尚鎮堡里村人[1],曾任職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深圳市羅湖區文聯,作家。由他作詞,印青譜曲的歌曲《走進新時代》(知名演唱者:張也)已成為中國大陸傳唱甚廣的知名歌曲;另一首由其作詞的《春天的故事》(知名演唱者:董文華)也被廣為傳唱。
生平
1935年,蔣開儒生於廣西興安縣,父親是黃埔軍校四期學員,姐夫是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師長[2]。1949年,蔣開儒並未隨姐姐、姐夫去台灣,而是留在廣西,在桂林中山中學讀到初中二年級後於1951年2月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一兵團軍政幹部學校[3][4]。
1955年,蔣開儒在部隊田徑運動會僅有的五個項目(跳高、跳遠、投彈、標槍、鉛球)均獲冠軍,隨後從連隊文化教員調到團司令部擔任體育主任[2]。1958年,由於反右擴大化,蔣開儒被發配到黑龍江薩爾圖放養奶牛,半年後到穆稜縣擔任體委主任,此後獲得牡丹江市標槍冠軍,但因政審不合格,無緣參加省田徑運動會[4][5]。在穆稜的蔣開儒從此開始從事文學寫作,1959年10月被調到穆稜縣文化館當創作員,文化大革命初期一度被批鬥為「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大毒草」,但此後他仍以穆稜縣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名義進行寫作[5]。
中國決定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蔣開儒在香港的表妹於1979年2月邀請蔣開儒當年4月赴港探親,與在台灣居住的姐姐和在美國居住的姑媽見面,蔣開儒遂向組織遞交了赴港探親申請報告,申請最終獲批,蔣開儒於1979年4月抵港,但其姐姐延至1979年5月12日抵港[4],蔣開儒在香港的50天內寫了38首關於親情的詩[5],5月27日離港,回到穆稜後升職為穆稜縣文化館館長,後任穆稜縣文化局副局長、縣文聯主席、縣政協副主席[4],在穆稜創作的《喊一聲北大荒》於1988年在全國首屆歌詞大賽中獲二等獎(當時一等獎空缺)[2]。
1992年初,蔣開儒從穆稜縣政協副主席一職退居二線。同年3月,講述鄧小平南巡的長篇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公開發布,57歲的蔣開儒當年5月隻身乘火車前往深圳,並前往深圳當地的藍天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應聘創作員,隨後先後給《深圳商報》和《深圳特區報》投稿,均獲發表,後又撰寫一篇雜文《市場·文化·主旋律》並投稿至《人民日報》,半個月後成功發表[2]。其後,在深圳體會到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果的蔣開儒在路過深圳二線關時,將二線關的鐵絲網視為「鄧小平在深圳畫的圈」,開始着手創作《春天的故事》,12月16日完成詞作,次日投稿至《深圳特區報》[2],1993年1月7日以詩歌的形式在《深圳特區報》副刊發表[5],蔣開儒隨後將詩作交給作曲家王佑貴譜曲,但王佑貴認為無從下筆;1994年,得知廣東省將舉辦青春歌曲創作大賽的蔣開儒再次找到王佑貴為《春天的故事》譜曲,並得到了時任東深供水局副局長葉旭全的協助,《春天的故事》1994年3月由業餘歌手首唱,但並未流傳開來,1994年冬在一次軍民聯歡晚會首次公演。
1996年,蔣開儒應深圳市羅湖區邀請,開始為香港回歸撰寫共計10首的組歌,前9首很快便告完成,但第10首長期缺少靈感。1997年鄧小平逝世後,蔣開儒一度擔心「小平都走了,《春天的故事》還能唱多久」。1997年5月29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發表的五二九講話明確了「一定要高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偉大旗幟」,這也打消了蔣開儒的疑慮,組歌第10首得以開始創作[6],但最初完稿時的題目為《中國有幸》,後在中央電視台領導建議下修改歌詞,並改稱《走進新時代》,蔣開儒隨後被羅湖區文聯聘用[5]。1998年,蔣開儒夫婦將戶口遷往深圳。
關聯條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