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鋅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菱鋅礦(英語:Smithsonite)是碳酸鋅(ZnCO3)的礦物形式。在歷史上,人們意識到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礦物之前,已將菱鋅礦與異極礦相鑑別。這兩種礦物在外觀上非常相似,並且兩者都使用了爐甘石一詞,從而導致一些混淆。這種獨特的礦物菱鋅礦於1832年由François Sulpice Beudant命名,以紀念1802年首次發現該礦物的英國化學家和礦物學家詹姆斯·史密森(c.1765–1829)。[3][5]
菱鋅礦 | |
---|---|
![]() | |
基本資料 | |
類別 | 碳酸鹽礦物 |
化學式 | ZnCO3 |
IMA記號 | Smt[1] |
施特龍茨分類 | 5.AB.05 |
戴納礦物分類 | 14.1.1.6 |
晶體分類 | 複三方偏三角面晶族 (3m) H-M記號: (32/m) |
晶體空間群 | R3c |
晶胞 | a = 4.6526(7) c = 15.0257(22) [Å]; Z = 6 |
性質 | |
分子量 | 125.39 g·mol−1 |
顏色 | 白色、灰色、黃色、綠色至蘋果綠色、藍色、粉色、紫色、藍灰色和棕色 |
晶體慣態 | 晶體不常見,通常為葡萄狀、腎形、球晶;鍾乳狀,土質,緊湊塊狀 |
晶系 | 三方晶系 |
解理 | [1011]完全解理 |
斷口 | 參差狀斷口,亞貝殼狀斷口 |
韌性/脆性 | 脆性 |
莫氏硬度 | 4.5 |
光澤 | 玻璃光澤、珍珠光澤 |
條痕 | 白色 |
透明性 | 半透明 |
比重 | 4.4 - 4.5 |
光學性質 | 單軸 (-) |
折射率 | nω = 1.842 - 1.850 nε = 1.619 - 1.623 |
雙折射 | δ = 0.223 - 0.227 |
發光性 | 在紫外線下可能發出淡綠色或淡藍色熒光 |
參考文獻 | [2][3][4] |
菱鋅礦作為次生礦物出現在含鋅礦床的風化或氧化帶中。它有時作為替代體出現在碳酸鹽岩中,因此可能構成鋅礦石。它通常與異極礦、矽鋅礦、水鋅礦、白鉛礦、孔雀石、藍銅礦、綠銅鋅礦和鉛礬一起出現。它形成了兩個有限的固溶體系列,其中錳的替代產生菱錳礦,而鐵的替代則產生菱鐵礦。[4]
畫廊
-
菱鎂礦晶體。來自墨西哥杜蘭戈Mun. de Mapimi馬皮米Ojuela礦
-
基質上的粉紅色鈷菱鋅礦晶體
-
蘋果綠色的菱鋅礦晶體。第二代土狀菱鋅礦沉積在較大的生長區之間的裂縫中。
-
略帶粉紅色的鈷菱鋅礦晶體,Tsumeb,6.8 x 4.6 x 3.7 cm
-
來自新墨西哥州凱利礦的藍色菱鋅礦
參見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