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豬籠草科植物》(The 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是一本由B·H·丹瑟所著的關於荷屬東印度群島極其附近地區熱帶食蟲植物的開創性專著。[2]其於1928年首次刊登於《茂物植物園通報》(Bulletin du Jardin Botanique de Buitenzorg)。[2]2006年4月,查爾斯·克拉克作序,由自然歷史出版社(婆羅洲)再版。[1]
《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豬籠草科植物》 | |
---|---|
作者 | B·H·丹瑟(查爾斯·克拉克作序) |
語言 | 英文 |
主題 | 豬籠草科 |
發行資訊 | |
出版機構 | 自然歷史出版社(婆羅洲) (2006年) |
出版時間 | 1928年 2006年4月 |
媒介 | 精裝 |
頁數 | vi + 206 |
規範控制 | |
ISBN | 983-812-115-0 |
OCLC | 78887282 |
主要內容
丹瑟重點介紹了分佈於荷屬東印度群島、北婆羅洲、西馬來西亞和新幾內亞東部(面積大致等於的物種馬來亞減去菲律賓);偏遠地區的物種僅進行了一般性討論。[2][注 1]
丹瑟共確定了65個物種,其中52給出了詳細描述。[注 1]包括17個新描述的類群:
- 肉瘤豬籠草
N. carunculata,之後被確定為邦蘇豬籠草的一個同物異名[3][4] - 圓盾豬籠草
N. clipeata - 疑惑豬籠草
N. dubia - 鞍型豬籠草
N. ephippiata - 暗色豬籠草
N. fusca - 無刺豬籠草
N. inermis - 卓越豬籠草
N. insignis - 窄唇豬籠草
N. leptochila,之後被確定為剛毛豬籠草的一個同物異名[4][5] - 柔毛豬籠草
N. mollis - 圓錐豬籠草
N. paniculata - 巴布亞豬籠草
N. papuana - 梳狀豬籠草
N. pectinata,之後被確定為裸瓶豬籠草的一個同物異名[3][4] - 有柄豬籠草
N. petiolata[注 1] - 細毛豬籠草
N. pilosa - 顯目豬籠草
N. spectabilis - 東巴豬籠草
N. tobaica - 多摩利豬籠草
N. tomoriana
所有詳細描述的物種都附有許多線條畫。丹瑟還將愛德華豬籠草(N. edwardsiana)歸入長毛豬籠草(N. villosa),掌葉豬籠草(N. hemsleyana)歸入萊佛士豬籠草(N. rafflesiana),及將岔刺豬籠草(N. ramispina)歸入瘦小豬籠草(N. gracillima)[2][6];但這3個物種後來又被恢復了物種地位[4][7]。
在此後關於豬籠草屬的全面修訂中,丹瑟只增加了兩個新種:1935年增加了匙葉豬籠草(N. spathulata)[8]和1940年增加了密花豬籠草(N. densiflora)[9],這兩個物種的描述也發表於《茂物植物園通報》。
所述物種
丹瑟將以下65個類群確定為有效種(雖然部分,如倒披針葉豬籠草僅是暫定)。[2]帶星號的13個類群不屬於專著介紹的地理範圍內,僅進行了一般性的討論。[注 1]
- 翼狀豬籠草
N. alata - 白環豬籠草
N. albomarginata - 蘋果豬籠草
N. ampullaria - 安南豬籠草 *
N. anamensis - 二齒豬籠草
N. bicalcarata - 邦蘇豬籠草
N. bongso - 包希豬籠草
N. boschiana - 豹斑豬籠草
N. burbidgeae - 布凱豬籠草 *
N. burkei - 肉瘤豬籠草
N. carunculata - 圓盾豬籠草
N. clipeata - 狄恩豬籠草 *
N. deaniana - 下延豬籠草
N. decurrens - 滴液豬籠草 *
N. distillatoria - 疑惑豬籠草
N. dubia - 鞍型豬籠草
N. ephippiata - 暗色豬籠草
N. fusca - 傑弗里豬籠草 *
N. geoffrayi - 小豬籠草
N. gracilis - 瘦小豬籠草
N. gracillima - 裸瓶豬籠草
N. gymnamphora - 剛毛豬籠草
N. hirsuta - 虎克豬籠草
N. hookeriana - 無刺豬籠草
N. inermis - 卓越豬籠草
N. insignis - 貢布豬籠草 *
N. kampotiana - 印度豬籠草 *
N. khasiana - 克羅斯豬籠草
N. klossii - 窄唇豬籠草
N. leptochila - 勞氏豬籠草
N. lowii - 麥克法蘭豬籠草
N. macfarlanei - 馬達加斯加豬籠草 *
N. madagascariensis - 大豬籠草
N. maxima - 美林豬籠草
N. merrilliana - 奇異豬籠草
N. mirabilis - 柔毛豬籠草
N. mollis - 忽視豬籠草
N. neglecta - 新幾內亞豬籠草
N. neoguineensis - 諾斯豬籠草
N. northiana - 倒披針葉豬籠草
N. oblanceolata - 圓錐豬籠草
N. paniculata - 巴布亞豬籠草
N. papuana - 梳狀豬籠草
N. pectinata - 伯威爾豬籠草 *
N. pervillei - 有柄豬籠草
N. petiolata - 菲律賓豬籠草 *
N. philippinensis - 細毛豬籠草
N. pilosa - 萊佛士豬籠草
N. rafflesiana - 馬來王豬籠草
N. rajah - 兩眼豬籠草
N. reinwardtiana - 血紅豬籠草
N. sanguinea - 欣佳浪山豬籠草
N. singalana - 顯目豬籠草
N. spectabilis - 窄葉豬籠草
N. stenophylla - 毛蓋豬籠草
N. tentaculata - 高棉豬籠草 *
N. thorelii - 東巴豬籠草
N. tobaica - 多摩利豬籠草
N. tomoriana - 特勒布豬籠草
N. treubiana - 毛果豬籠草
N. trichocarpa - 寶特瓶豬籠草 *
N. truncata - 維奇豬籠草
N. veitchii - 葫蘆豬籠草 *
N. ventricosa - 維耶亞豬籠草
N. vieillardii - 長毛豬籠草
N. villosa
屬下分類
其所有的描述都非常的詳細,並附帶了很多線條畫。丹瑟根據對標本的觀察,將豬籠草屬分為了6個分支,分別為:
- 普通分支
Vulgatae - 山地分支
Montanae - 高貴分支
Nobiles - 皇室分支
Regiae - 卓越分支
Insignes - 小籠分支
Urceolatae
毫無疑問,丹瑟對以往的分類嘗試作出了巨大的改進,並為之後學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如查爾斯·克拉克的《婆羅洲的豬籠草屬植物》和《蘇門答臘島與西馬來西亞的豬籠草》與馬修·傑布和馬丁·奇克的《豬籠草屬(豬籠草科)的框架性修訂》。查爾斯·克拉克關於丹瑟的專著寫道「其仍是豬籠草屬的通用分類法」[3],並對其重要性說明如下:[注 2][5]
“ | 20世紀初的發現都匯集於丹瑟一身,他綜合的闡明了許多在麥克法蘭的專著中尚未解決的問題。雖然他所使用的標本都不是他自己採集的,但丹瑟似乎能非常好的了解該屬的物種,甚至超越了經典分類法。他猜測某些物種之間的親緣關係時,並不僅限於結構特徵,而更多的基於它們的演化過程和生態關係,這是前人所未涉及的。 | ” |
再版
巴里·賴斯在2007年9月的《食蟲植物通訊》上對2006年再版的《荷屬東印群島的豬籠草科植物》進行了評述:[注 3][10]
“ | 擁有該著作的一個高質量副本是非常值得的,這使得你可以很輕鬆的與之後的豬籠草屬專著相互參照。這些線條畫的質量遠高於那些複印的或是網上的版本。
為了給其增光添彩,著名的豬籠草專家查爾斯·克拉克博士領導了這次對於豬籠草歷史的回顧旅程,他為該作品作了15頁的序,討論了丹瑟及他的著作。由於克拉克為這次旅程領航,所以丹瑟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活靈活現。 |
” |
巴里·賴斯指出「其很可惜的遺漏了」丹瑟在1935年和1940年的論文,但她最後表示「新版的丹瑟著作仍是一份寶貴的且值得收藏的食蟲植物著作」。[10]
註釋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