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声演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范振鈺家在天津做買賣,可謂出身富足,卻酷愛當時被人視為「下九流」的相聲,十幾歲時就已不時逃學去聽相聲;1941年,14歲的范振鈺開始嘗試登台演出,其時范的家人並不贊成他學相聲,惟范仍堅持暗中學藝[2]。
1950年,范振鈺拜馬三立弟子班德貴為師,開始系統學習相聲,出師後,加入天津和平區曲藝團,從此與高英培開始四十年的搭檔表演,專事捧哏。時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政府號召文藝界創作新社會背景的新作品,高、范表演了由王鳴錄創作的反映服務行業工作者工作態度轉變的相聲《還要鞏固》(後更名為《跟誰對着幹》),成為兩人的代表作之一。1958年,兩人赴福建慰問演出,表演兩人創作的《前線日記》和《英雄島》;同年,他們又將經加工整理後的《釣魚》搬上舞台,深受觀眾歡迎。文革中,范振鈺被下放,負責燒鍋爐,到1976年才重返舞台。1979年,范與高英培一起調入全總文工團。[2]1985年,范振鈺被評為「中國十大笑星」。1998年,德雲社剛起步時,范振鈺曾出手相助,和郭德綱搭檔表演。[3]
從師 | 輩分 | 收徒 |
班德貴 | 文 | 趙津生、騰生祥、彭華、於志勇、郭伯良、何世銘、王傳林、叢波、楊俊傑、馬騰翔、劉春山、張德起、高峰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