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立(1914年10月1日—2003年2月11日),原名馬桂福,中國相聲第五代演員,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大師,被譽為「相聲泰斗」。回族,出生於北京,祖籍甘肅永昌,從小生活在天津,直至去世。在父兄的薰陶下,打下「說」、「學」、「逗」、「唱」的深厚功底。初中畢業後,因家境不好,輟學說相聲。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1年11月21日) |
馬三立 | ||||
---|---|---|---|---|
曲藝家 | ||||
本名 | 馬桂福 | |||
暱稱 | 老祖、老爺子、相聲泰斗 |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
民族 | 回族 | |||
籍貫 | 甘肅省永昌縣 | |||
出生 | ||||
逝世 | 2003年2月11日 | (88歲)|||
職業 | 相聲演員 | |||
語言 | 天津話 、普通話 | |||
教育程度 | 初中 | |||
母校 | 天津匯文中學 | |||
兒女 | 兒子:馬志明 | |||
父母 | 父親:馬德祿 母親:恩萃卿 | |||
親屬 | 兄:馬桂元 | |||
代表作品 | 《夸住宅》、《地理圖》、 《吃元宵》、《文章會》、 《開粥廠》、《黃鶴樓》、 《買猴》、《十點鐘開始》、 《似曾相識的人》、《家傳秘方》、 《賣掛票》 | |||
活躍年代 | 1930年-2000年 | |||
|
生平
1930年,馬三立開始登台演出,拜周德山為師。馬三立學藝進步很快,視野也日漸開闊。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形成了內緊外松、有條不紊、表演細膩、含蓄雋永的風格。馬三立藝術功底紮實,有口皆碑,擅演「貫口」和文哏段子,如《開粥廠》、《夸住宅》、《地理圖》、《吃元宵》、《文章會》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馬三立先後與耿寶林、劉奎珍、侯一塵、張慶森搭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積極編演新相聲。1952年,馬三立主動申請參加赴朝慰問團。回國後加入天津廣播曲藝團,致力於相聲的整舊創新,後來轉到天津市曲藝團。1957年,馬三立被錯劃定為「右派分子」遭到迫害。1961年春,馬三立回到天津市曲藝團工作,與趙佩茹搭檔在天樂戲院演出,首場演出的是《黃鶴樓》。1992年,中國曲藝家協會、天津市曲藝家協會、甘肅省曲藝家協會在天津聯合舉辦馬三立從藝65周年慶祝活動。2001年12月8日,馬三立大師在天津舉行告別演出,正式隱退,結束了八十年的從藝生涯。
2003年2月11日6時45分,在天津市逝世,享壽88歲。
家庭
出生於曲藝世家:自幼讀書,曾就讀於天津匯文中學,祖父馬誠方,是著名的評書藝人;父親馬德祿,是「相聲八德」之一,又是相聲前輩恩緒的寵徒和門婿;母親恩萃卿,曾學唱京韻大鼓;兄馬桂元。其子馬志明也是著名相聲演員。
主要作品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